APP下载

基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2-06-24李晓虎

大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

李晓虎

[摘 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高等教育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高校必须建立面向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改革道路。文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指南,指出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等教育的自身属性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强化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4-0043-04

马克思曾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1]此处所说的“物质的力量”泛指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所谓“彻底的理论”是指通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物质力量—掌握群众—彻底的理论—抓住本质”阐述的内在逻辑,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而且是指导行动的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及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彻底的理论”。因此,高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指南,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物质的力量”,这也是高等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同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脑”,保障思政教育更加贴近时代内涵,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样做自然就抓住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提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的科学论断,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继承和发扬,也明确了高校的思政教育新内涵。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具体载体,必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根本实践,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既要体现学科的自然属性又要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社会属性。但部分高校在教学中存在对高等教育根本任务认识模糊、课程思政建设浮于表面、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心理诉求和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等问题。因此,重新审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是立德树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各高校开始重新修订教学改革方案,突出高校的课程思政教育责任,贯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党的教育方针。但部分高校未能完全理解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未运用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导致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具体问题归纳如下。

(一)教学理念僵硬,思政教育设置边缘化

目前部分高校的教学目标强调了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理论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未明确划分两种属性的主次地位,思政教育内容含糊不清,不少教师仍秉承“重专业技术而轻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传统教学理念。课程建设突出专业技术教育,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导地位,这种教学理念造成部分高校针对思政教育采用“达标式”考核,仅通过几个表面指标要求,将课程思政内容机械地加入教学中,并未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教学体系。同时,部分高校结合学生就业等实际情况优先考虑专业技术教育,加大技术实践环节,压缩思政教育课程的课时。部分高校实行单学期跨专业合并班级授课的方式,配置课时量仅有28~32学时,教学内容体系庞大,学生人数过多,从而增加了课堂教学难度,教师也没有精力尝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这种边缘化的设置造成教师不愿意主动进行教学创新,甚至无法保证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导向问题

马克思倡导“哲学批判的理论成果交由实践检验”[1],那么思政教育效果应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交由社会实践来检验。根据有关机构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在五大城市群高度集中,其总毕业生规模占到全量的48.6%,其中长三角和京津冀的重点人才集中度最高,重点高校毕业生规模占区域内总规模的19.7%和15.2%,而全国平均值仅为7.1%。从专业热度上看,计算机、医疗、金融等收入高的专业热度长期霸居榜首,而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基础类学科却鲜有人问津。另外,国外留学的热度不减。这也充分反映了大学生普遍以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为就业导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求贤若渴和东部发达地区人才过剩造成的“内卷”形成鲜明对比,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导向的模糊加剧了人才分布的不平衡,加大了市场需求缺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是全局性要求,其实现需要各行各业人才甚至几代人的默默付出。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很难全方位、一步式跨越消除,因此这种人才不均衡也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当代合格的大学生要有将个人发展置于国家利益之下的思想觉悟,要勇于担当,而不是漠视逃避、逐利追求享受,这也是党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方针。

(三)教师自身认识问题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教师和学生作为对象性存在物,分别通过“教”与“学”与对方发生感性的、对象性关系来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力量,因此“教”和“学”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师若把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单一归咎于学生,就明显违背了辩证思维规律,也脱离了教学实践。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和“学”的主体,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时代发展,“学”的诉求已经发生变化,“教”的内容却未进行相应的补充调整,如何能体现二者的统一性?此外,教师“教”的效果需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反映,这也是教师“学”的过程;学生“学”的内容则需要教师通过“教”来传授,这也促进了“教”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但部分高校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建设是由教师单一主导的,只设立 “教师—学生”单向教学传输模式即可,教学内容则是以教师意志为主体,这有悖于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导致教师和学生两个独立主体变成从属主体,“教”和“学”辩证统一的关系被割裂,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完全忽视了“学”的辩证属性,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演化成教师意志的单向灌输过程,同时学生缺乏逆向教学内容反馈,完全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如此,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思政教育效果當然不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出发,明确提出了高校必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赋予“学”更多的时代内容,这就要求“教”必须与时俱进。但由教师主导的课程思政建设,一般会追求教学成本最小化,教师习惯于用自己最熟悉的教学内容,这样会产生惯性教学思维,加剧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脱节,因此转变教师自身认识势在必行。

二、针对问题的原因分析

文章针对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内生属性,分析归纳问题背后的原因。

(一)思想理论学习不扎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指南。部分高校教师的思想理论学习不扎实,并未领悟到理论精髓,他们虽然认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但也认为“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首先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术能力,其次才是思想素质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从属地位,他們并没有领悟“社会主义”作为“接班人”前置定语的核心本质。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引导下,一些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以专业技术内容为绝对主导,坚持“专业至上”的教学理念,对思政教学内容则是敷衍应付,甚至不予体现;主要教学目标仅定位于完成专业技术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则被边缘化。而目前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变动频繁,学生管理、课程设置和授课教师被团总支、教务处和教研室分属管理,导致横向协调困难,课程思政建设动力不足。在部分高校中,教师强调授课任务,学生看重结课学分,教务处参照课程规划,造成教师很少针对具体的思政教育特色,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这使课程思政教学演变成“口号式”演讲,犹如马克思说的“实践政治派”,似乎教师在课堂上喊几句空洞的理论,学生就能自然理解理论精髓。这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融入课堂教学氛围中,造成课程思政教学寡然无味。正如前面所说,我们没有抓住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无法理解彻底的理论,而没有彻底的理论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指南就很难形成好的教学理念,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正因为部分高校教师思想理论学习不扎实,没有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才产生了教学理念僵化,课程思政教育设置边缘化的问题。

(二)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

现阶段,社会对高校的反馈多以毕业生就业、薪酬、专业技术影响等市场化行为为主要指标,受此影响,高校为短期内提升排名,扩大社会影响力,采用的考核机制也以相应指标为主,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这种考核机制的驱动下,结合东部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大、就业岗位多的现状,高校为提高就业率鼓励学生向东部大城市集中,从而造成人才分布不均衡。在社会竞争中,相对于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术的优势更容易体现,为此一些高校从学生个人未来发展和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的角度考虑,更容易偏向专业技术教育考核。另外,受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属性的制约,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在短期内很难完全被量化和体现,大部分需要通过国家建设成果的宏观层面和个体未来的工作生活状态来体现,这已经超出了高等教育的范畴。高校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要彻底解决现存问题绝非易事。受客观环境的制约,短期内高校考核机制的改革成本较大且须独自承担,这使部分高校出现了畏难情绪。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已经提出了要求,高等教育被赋予新的历史内涵。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这种内生动力要求高校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深入。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汇聚成支持国家建设的原动力,滚滚向前,保障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历史功绩不可估量。恰如恩格斯“历史合力”[1]理论所说,这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本质的保障。因此,高校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才能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三)未理解思政教育本质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更好地完成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当前应着眼于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时代内容,这就要求“教”必须与时俱进,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内在的驱使和外在的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部分高校教师并未理解这一点,故而选择被动式参与。

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理顺“教”和“学”的辩证统一关系。部分高校教师缺乏针对思政教育本质和师生辩证统一关系认识不足,对学生的教学定位模糊,使学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未能发挥应有的反馈督导作用。在教学中学生被忽视,极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的对立,一些学生会产生抵触教学内容的潜意识,习惯于怀疑和反对教师的授课内容,这样情况下的教学氛围可想而知。由于部分高校教师忽视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督导与反馈,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会急于寻找一个新的领域来“主张”自己的思想意志,彰显自我独立意识,而市场经济的各种消极影响就极易成为学生自我认知异化的一个出口。一些学生认为配合教师教学是为了考试和修学分,考试和修学分则是为了毕业和求职,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赚钱,这种由教育产生的认知异化反过来又强化“市场经济至上”的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非经济属性被无限放大,严重制约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三、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所说:“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1]前面指出了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那么现在就应“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提出具体建议。

(一)强化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是立德树人。这就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地位,而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教师对相同问题加以不同的引导,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各种不良思想及诱惑掺杂其中,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因此,高校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仅是其历史责任,还是其义不容辞的义务,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历史意义。同时,鉴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内生意志的主导性强,对外来思想的屏蔽意识也较强,在心理上具有“弹簧”属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须引入“柔性”教学理念。教师应通过课程思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充分感受社会主旋律的正能量,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润物细无声般渗透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奠定思想政治基础,这也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

(二)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根本教育方针,这也明确了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时代的发展向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想要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须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就要求高校摆脱注重短期社会经济影响的片面考核机制,建立兼顾长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科学考核机制。考核机制要抓住高等教育的本质,打破时空界限,跳出教育管理范畴,延长考核周期。同时,考核机制应注重定性与定量的转换验证,强调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将单纯一元化数值解析调整为多元化类比解析,加大学生、高校和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力度,使高校考核机制既能呈现专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属性,又能突出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

客观实践变化日新月异,研究对象瞬息万变,因此高校在设置具体考核指标时,要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督导反馈作用,注重思政教育效果长期性和短期性的辩证统一,加强权数配比,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与创新成果在职称、薪酬及科研等方面要客观地全面反映,充分利用考核机制创新,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可对毕业生建立长期跟踪机制,现在的教师、将来的企业和未来的社会可对学生思政教育效果进行多轮次、多角度的反馈沟通,使考核机制更科学、更全面地反映教学成果。

(三)探索创新教学方式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分析了“人的解放”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辩证统一关系[1],阐明了人性解放的基础核心地位。高校课程思政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教学中须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学生的自由意识得到尊重,让学生获得天性解放,然后教师再根据反馈加以引导。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时,要注重个体意识保护,细化教学单位,引入讨论式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依据学生个体差异组建若干个学习小组。这种教学组织有两个好处,一是小组人数偏少,个体思想更容易被其他成员记忆,学生容易获得心理满足,若人数过多,个体则容易被群体湮没和忽视;二是小组成员进行差异化选择,思想意识更容易得到彼此的认同,这样可减少个体差异化壁垒影响,营造轻松的群体氛围,学生则更容易获得天性解放,释放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在获取学生的真实心理动态后,教师的教学引导应做到有的放矢,以使思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采用虚拟学习模式,隐藏自身的存在,使教学氛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形式上“主导”思政教学,放下羁绊。这样,教师就能完成从教学“主导者”向“引导者”“服务者”的转换。学生自主收集查阅资料,并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进行多次修訂补充,让成员观点进行充分碰撞、发酵,教师再适时加以正面积极引导,最终归纳形成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观点,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心深处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实践证明,通过教学方式创新释放学生的思维天性,可以提升思政教学效果,这也充分说明了教学方式创新的必要性。

四、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深刻交汇,这正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所要面对的时代要求。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明确根本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共中央党校编写组.马列著作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

[2] 本书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靳诺.立德树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7(18):8-12.

[4] 田恒国.《共产党宣言》与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5):14-19.

[5]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N].新华每日电讯,2017-5-16(3).

[责任编辑:李香莲]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