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多样化教学实践初探

2022-06-23王红霞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方式探究

王红霞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上提高阅读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自主投入语文学习中去,爱上语文,而不再将语文视作是一项学习任务去完成,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基于此,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现状——教师依旧唱主角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还没有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对教育改革的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但是对于教学来说并没有做到创新,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优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的“讲”还是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时间,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互动,但是没有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有效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不能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去。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要转变课堂中的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探究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多样化教学实施意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在高质、高效中进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小学生产生新颖好奇的感觉,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升学习效果;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交流讨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上充满了动力,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也随之提升。现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逻辑能力、人文素养,让学生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多样的教学体验,让学生在变化中求得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在课堂中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多样化教学符合当前素质化教育以及新课改的大背景,能够帮助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提升,满足学生成才的需求。

三、在多样化教学方式中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以真启智,以善养德,以美怡情

(一)情境式教学法

语言文字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优美的文字读起来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悲伤的文字能够牵动着人们的情绪,触动人们的心灵,且文字中包含着一定的想象力。小学语文更担负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用优美语言来塑造人性的重任。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通过语文的学习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切身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有效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的主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创设真实的情境,吸引学生进入到语文的课堂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课堂高效进行下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组织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

比如,在教学《少年中国说》时,这节课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联系,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强烈爱国之情,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待和对少年中国的向往。教师在讲述这一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课堂中,可以在课前先给学生播放《少年中国说》的演唱视频,激起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接下来,教师可以参照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梁启超先生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写出了这篇文章,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更好地感悟文章中所表达的爱国之情,以及希望中华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二)探究式教学法

发现法、研究法是探究式教学法的别称,它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在学习上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学习的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给学生创设探究条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都会得到加强,对于知识的学习也会产生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所学知识,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深入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为了使探究式学习切实取得成效,教师需要在探究之前向全班学生提出若干具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与当前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以便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

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文章讲述了战国初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故事。田忌在好友的帮助下调换赛马出场顺序,最终转败为胜、以弱胜强。这个故事启发学生做事要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情况。教师在讲述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进行小组式讨论,从文章中找出“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分析田忌是如何安排每匹马的出场顺序的。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养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深入到文章的学习中探究问题,进而自己找出答案。

(三)小组合作式教学法

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小学合作的教学模式下,以小组为单位把学生看成一个整体。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让学生之间在小组内部互相讨论、交流,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学生的长处;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質;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这种小组合作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搭建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

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因此,教师应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问题。分组要合理搭配优等生和学困生,组内的学习能力要体现出优、良、差,这样的分组方式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到比自己优秀的学生的学习方法。

首先,教师要说明小组合作的特殊意义,要让学生明白小组就是一个整体,每个组员都要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力量。其次,让学生明白,如果小组内有一人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再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动态调整。

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没有看到学生的差异性,随机进行小组分组,就会导致学生在小组分组后不能实现合作性的学习。因此,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后,就可以围绕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进行分组,合理搭配组员。

例如,《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科学小品文。文章中采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的外貌特征,语言生动传神。教师在讲述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完文章之后,根据学习到的松鼠知识展开组内讨论,共同编写一个趣味性的小故事。在课堂上,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讲述小故事,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比拼。让学生用这种方式体会小组合作的兴趣,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生存情况,激发他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四)分层式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能够照顾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能让学生全部参与到学习中去。分层教学体现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学生自身的差异性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有些学生记忆力较强,可以快速背完课文,有些学生记忆力较弱,背诵课文就会较慢。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班级内学习优秀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对于班级中学习良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向优秀学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对于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要求他们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在学习上要多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尊重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同时,还能带动班级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树立起学习自信心,从而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的时候,对于班级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讲完课后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找寻同类型的诗词,自己尝试学习;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就需要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主要知识,并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需要让他们完整背诵这首诗,并根据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词的意思。用分层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最大潜能去学习知识,从而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情感体验式教学法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深入课文中去体会。现如今提倡素质教育,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更好地成长,要有学科育人的教学观念。语文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是要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提升人文情怀,能够有丰富的情感,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上,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要灵活地运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来抓住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的学习中去。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语文的教学中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的时候,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的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给“我”买《青年近卫军》这本书的事,表现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舐犊之情”,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教师在讲述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文章时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想一想媽妈养育自己的不容易,带着这样的情感去学习文章,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中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及其工作的艰辛。学生在学习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描写母亲的细节细细品读,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中“我”对母亲的心疼和对母亲的情深。还有一些情感是学生所无法体会到的:在革命战争时期,那些英烈们崇高的爱国主义,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因为对祖国的热爱,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这些在和平年代学生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如何让学生产生共情,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当今的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但地球上有些国家还处在战乱中。让学生通过这些方面的对比,内心产生极大的触动,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总而言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来。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结合所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让语文教学在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加持下,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达到以真启智、以善养德、以美怡情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方式探究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设问引导探究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