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观察评价与指导

2022-06-23束安娟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5期
关键词:区域材料游戏

束安娟

游戏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区域性活动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游戏中自由玩耍、探索,促进个性化发展。区域性游戏观察能深入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性格、能力和需要。在了解了幼儿基本的情况后,要确定教学目标,设计针对性的游戏活动,合理安排,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并做好引导工作。区域性活动是一种开放、自主的学习活动,通过活动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展示合作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区域游戏能促进教师深入了解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设计不同的游戏内容,采用不同的材料,细心观察和引导幼儿,并进行有效评估,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一、区域活动观察评价的重要性

(一)了解、观察、评价幼儿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基础

心理学家对幼儿行为的解释各不相同,幼儿本身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成人要尊重幼儿的行为表现。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用心理知识解读幼儿的具体行为,将会发现幼儿“新发展区”的巨大潜力。幼儿有多种语言表达形式,教师能否理解其想要表达的含义,就在于仔细观察和客观评价幼儿的行为。

(二)有效的引导建立在了解儿童行为与个人发展特征的基础上

在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效的引导是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在活动中,幼儿是否遵守活动规则、是否能按照活动控制范围正常操作、若在活动中遇到困难,能否与同伴和睦相处、是否爱护玩具、幼儿在参加区域活动时是否有困难会直接寻求教师的帮助……每一次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的总结与反思,都有助于每一位幼儿的良性发展,为下次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三)观察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以及独特性

一般而言,教师在观察和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时就要进行评估(并非结果评价),这是一种创新发展评价体系,着眼于不同幼儿的发展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他们得到全面、科学的发展。

二、分析区域游戏中的问题现状

(一)区域活动环境表面化

区域活动环境中过分强调区域环境的美感,教师投放的成品较多,有吸引力,可是缺乏创作材料,幼儿动手操作机会少,无法保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效成长。另外,缺乏创新意识,幼儿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对于“整合”的理解并没有体现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缺乏定向目标。只注重环境美化,忽视了区域活动的教育作用,忽视了幼儿能力发展水平和游戏的真正目的,不重视物质与环境的融合性,教育程度和等级没能突出。一些幼儿园将环境营造等同于幼儿手工艺品的展示,忽略了区域活动和环境的相关性,无法发展幼儿高水平游戏,同时由于没有考虑环境的合理性以及对幼儿的特性和心理需求,造成了教师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严重影响了幼儿区域游戏的持久性开展。

(二)幼儿自主能力未得到发展

教师在创设区域游戏时,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游戏规则,使幼儿既是游戏规则的创造者,又是游戏规则的实施者。执行游戏的幼儿有权选择他们想参加的游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来制定游戏规则,让幼儿成为游戏规则的被动执行者。而在一些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区里,教师为了平衡各个区域的人数便随意安排,剥夺了幼儿选择游戏的权利,使幼儿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发挥,这类现象在日常教学中是常见的。有时幼儿专注于探究游戏,教师则不断介入,打断了他们的思考。不恰当的干预会影响幼儿的游戏体验,使幼儿的游戏水平得不到很好发挥。

三、幼儿园活动场所的游戏准则解析

(一)充分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新的教学环境对教师的教学和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分理解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其潜能。作为幼儿的学习伙伴,教师要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幼儿,在和幼儿相处的时间里,应听取幼儿的观点和意见,同时,必须遵守与幼儿玩耍的有关规定,这样能有效地拉近和幼儿的关系,使幼儿能更好地和教师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更好地参与各种游戏,充分挖掘自己的想象力和潜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依据幼儿的表现选用辅导方式

幼儿的年龄较小,在不同的游戏项目上,其特定的行为会有差异。作为教育的指导者,幼儿教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指导,要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并针对其不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指导方法。指导是为了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更好地遵循游戏规则。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一些幼儿性格偏内向,他们不擅长把自己的思想说出来,也不会主动去找老师。如果发现幼儿有不正常的行为,教师要及时进行安抚,使他们感受到被关怀和被尊重。教师要经常鼓励幼儿和自己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合理使用恰当的语言,在不损害儿童自尊心的前提下,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在学习中获取相关知识。

四、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探索和建议

(一)认真观察,细心指导,确保幼儿区域活动游戏的安全

在安全、有序的區域环境下,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对规则的认识、沟通能力以及安全意识。在活动区域玩耍时,幼儿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寻求帮助,如会与同伴发生冲突等,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游戏前,教师可以先观察幼儿的日常活动,如幼儿喜欢玩什么游戏的主题、内容、材料,幼儿最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经常和谁玩……教师在仔细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教师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者,要及时注意观察幼儿的能力和行为表现,分析游戏中的不当行为,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引导,促进游戏的顺利开展。比如,小班的幼儿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会长时间专注于一项活动,如“搬运工”活动,幼儿重复搬运玩具,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可还是要继续搬。教师要及时帮助幼儿调整活动项目,如建议幼儿做个“交通警察”,守护交通灯,在看台稍作休息等。

(二)材料投放应具有目的性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要与教育目标密切相关。教育目标在教科书中隐性表达出区域性游戏活动的重要性。教材的目的是让教师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的材料,把握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基本特征,考虑材料对他们的适用性、教育性,与此同时,应努力使教材满足幼儿真正发展的需要。例如,大班的幼儿沟通能力较强,有表演欲望,为满足他们的欲望,更好地展现他们的特长,教师可以在特定的区域放一些供表演的材料。例如,在“娱乐小世界”的活动中,投放一些小麦克风、帽子、装饰品等,随后加入一些跳舞的音乐、小主持人的节目单、可以做广告的小物件等,不但能鼓励幼儿在同龄小朋友面前大胆展示自己,而且能极大地满足幼儿的表演和沟通需要,使其增添更多自信。再如,手动操作区域可提供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幼儿之间可以交流,让幼儿找到自己喜欢的小图案,剪切粘贴,组合成新的图画。这项活动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在拼凑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语言交流能力。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材料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将某一种材料作为多种游戏目标使用,教师应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区域内不同材料隐含的教育功能,准确对应幼儿的发展目标和这些材料的应用价值,并有意识地通过幼儿的操作将其引入多个区域活动,让幼儿接触更多预定的目标,实现全面教育目的。为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在不同区域活动中的多元材料教学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游戏布置的目的性。

(三)区域活动应该是开放的

推动幼儿自主游戏,发挥区域游戏的教育价值,必须按照“开放”的原则开展区域活动。区域游戏的开放原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开放区域环境。创设开放式的空间,设置多个区域,让幼儿在不同角落间自由活动。具体地说,区域配置应从原来封闭式的配置转变成中间有一个大的开放空间,向四面八方延伸,使幼儿可以自由穿梭。第二,材料的合理分配。游戏材料应以价值较低的材料为基础,由原来的假材料、无价值材料换成真材实料,让幼儿可以进行多种游戏活动。材料的供应促使幼儿在材料组装、转换过程中大胆尝试并呈现出乎意料的游戏效果,如树枝、石头、纸管、蛋壳等低度材料,具有多种演变方法和多种教育意义。与此同时,材料的存放也要遵循开放性原则,选用与幼儿身高和视力相符的材料制成储物箱,或用一个较透明的盒子和低矮的托盘存放材料,这样幼儿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到自己所需的材料。

(四)明确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应当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恰当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必须尊重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的地位,不要刻意去打断幼儿的想法,也不能直接告诉他们结果,要及时、恰当地进行引导。幼儿园指导计划规定学前教师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启发、引导、激励幼儿,提高其活动价值和作用。但是,大多数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对幼儿在活动的无能为力或存在某一方面的不足表现非常不满,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长期以来,教师只把自己当作一名旁观者,只关注幼儿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实上,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定位非常重要,教师应制定规范的活动规则并加以指导。举例来说,在活动之前或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仔细讲解展示区域内活动材料的用途和功能,以及该区域的比赛规则。指导也是一门艺术。正确合理的指导,不但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还能高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五)在区域互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区域间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可提高幼儿与同龄人之间的合作默契,并提高其活动的兴趣。比如,把彩色颜料和幼儿制作的画瓶放在美工区域。幼儿通常在美工区完成的画,会装订成册,放在书架上供大家欣赏和阅读。这样不仅调动了不同区域幼儿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且激发了幼儿的合作兴趣,取得较好的效果。交流互动是区域性活动中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所以,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要观察幼儿在活动中是否有足够的兴趣与同龄小朋友探讨交流,这样会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积极地与同伴沟通,相互协商,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整体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六)在构建幼儿游戏时,要注意幼儿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为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使幼儿在区域内尽情游戏,教师要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你画我猜”的方式进行区域教学,在游戏中主动发现幼儿的优点与不足。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位小朋友按照教师手上的纸牌内容去做相应动作,另外一位小朋友则要看同伴的手势去猜纸牌上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主动观察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协作能力,对幼儿行为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例如,在游戏时,如果幼儿不能遵循游戏规则,教师要与其进行积极交流,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另外,在幼儿模仿的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卡片的难度,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卡片的内容如果太抽象,幼儿就看不懂,这样不但不能进行有效的活动,还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数量来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集体意识。比如,孩子們可以分成八个小组。随着参与的玩家越来越多,游戏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游戏中,教师可以观察到幼儿有没有团队精神,并针对幼儿存在的不足给予引导,促使幼儿明白自身是无法完成任务的,推进幼儿良好的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因此,在对幼儿的观察中,教师要主动营造易于观察的游戏氛围,以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行为习惯,并采取相应的强化策略,以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一种形式,它已成为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有效手段。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给幼儿足够的自我表达的机会,锻炼幼儿大脑,提高幼儿相互配合能力,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生活常识。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活动中的每一细节,及时给予恰当的引导,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反思游戏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教师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使自己的指导更有利于幼儿发展,才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最大作用。

猜你喜欢

区域材料游戏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可爱的小瓢虫
区域发展篇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材料
摇摇鹅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