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语日记”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23薛志华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语日记爸爸

薛志华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们今天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心语日记”的运用让学生拥有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的心,一种充满童趣的表达,一股不断创新的激情,一份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拥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教学实践证明,“心语日记”这种新型的数学学习方法架起了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之成为“教”与“学”的纽带,是新理念下的一种新型数学作业,它顺应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为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迈出了一条教改新路,也为落实新时期“双减”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绽放出一道亮丽的光彩。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认为数学枯燥、难学,甚至产生畏学、厌学等情绪。怎样缓解这一情绪,让学生喜欢数学并爱上数学呢?我们想到了“心语日记”,《“心语日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先后成为如东县微型课题、南通市教研课题研究,现又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乡村教师专项)。在历时近10年的实证研究中,我们付诸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我校“心语日记”的实证研究谈点做法及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善于观察——柳暗花明又一村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数学教育大师波利亚曾有精辟的论述:“作为一门经验的科学,数学活动不但充满了观察、猜想、尝试与实验,而且是可错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人类创造物。”其实,观察是学好数学的必备能力之一。敏锐的观察能使学生尽快抓住问题的本质,产生联想,发现奥秘,使学习活动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也为“心语日记”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心语日记”一:看似差不多,可却差太多

这天放晚学前,小红看了一下老师今天布置的数学作业,对一旁的小明说:“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真简单,给我一分钟就搞定了。”小明一边听一边打开作业本仔细观察,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道题上,对小红说:“这道题挺容易错的,我们在解题时得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行。”小红一听,很不服气地说:“我看你是羡慕我聪明,所以才这样说,明天咱们就看看谁做得对。”小明也不甘示弱:“好!”

第二天的数学课上,老师说:“同学们,谁来说一说昨天作业中的第3题的解法。老师话音刚落,小明站起来说:“老师,第3题中的第(1)小题,一根铁丝长20米,剪去五分之四,还剩多少米?第(2)小题,铁丝长20米,剪去五分之四米,还剩多少米?我在解题时,发现了这两小题有不同之处,第(1)小题是“剪去了五分之四”,而第(2)小题是“剪去五分之四米”,相差一个“米”字,所以,它们的解法和答案也截然不同。听完小明的回答,我站起来补充说:“对,这两个小题看似差不多,只相差一个‘米字,但大不相同,有着天壤之别,同学们在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反复比较,弄清题意后再解答,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听了小明和我的解答,大家鼓掌称赞。此时的小红才恍然大悟,感叹道:“数学真是充满神秘,有时看似差不多,可却差太多。我们在解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仔细观察,千万不能粗心大意,这样,我们的数学才能学得更扎实。”

从这则“心语日记”中,我们不难看出,认真观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勤于观察,才能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为“心语日记”提供源头活水。有了源头活水,“心语日记”才能熠熠生辉。

二、言为心声——一泓清水出芙蓉

数学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把数学当作一门特殊的语言来研究,要确立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观念。“心语日记”的应用研究突显了数学语言这一功能,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一)经历了,才有瞬间心灵的感悟

“心语日记”二:怎样租船最省钱

当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后,在一次练习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某班有46名同学去划船,每条大船可以坐6人,租金10元;每条小船可以坐4人,租金8元。如果你是领队,怎样租船最省钱?最少要花多少元?(每条船必须坐满)

看了题目,大家议论开了……

数学课代表小陶站起来说:“先租大船1条,租金10元,还有40人只需要租小船10条,租金80元,一共需要租金90元;先租大船7条,租金70元,还有4人只需要租小船1条,租金8元,一共需要租金78元。”“用最后一种方法租船,花的钱是最少的。”数学王子小缪接着说。大家听了他的发言,都竖起了大拇指,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老师又说:“我们怎样才能既对又快地找到一种最省钱的方法呢?”听了老师的话,大家再一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时我举起了小手,老师让我来回答:“我是这样想的,先要看清题目里的条件,再按题目要求,有条理地去解答。先租大船,从最多的想起,但要注意剩下的人数要正好是4的倍数,这样才能保证每条大(小)船都坐满,这样就能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我们也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解答这道题,列表不仅简单、方便,也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听了我的述说,老师不停地点头,此时此刻,教室里再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比刚才的掌声更响亮了,我高兴的劲儿就甭提了。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上是否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就在于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否思考,是否經过自己本身的积极探究,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经历过了,才能产生心灵的感悟,才会有感而发。

(二)理解了,才有瞬间心灵的闪动

“心语日记”三:铺地砖的学问

要搬家了,爸爸想在新房客厅里铺上地砖,他就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

我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心想,最近我们刚做过这样的题目,这点小儿科还想难倒我吗?要能精确算出所需地砖的块数,我们先要知道新房客厅的形状和大小,再根据地砖的规格算出所需块数,所以,要处理好以下3个问题:7EB57FF5-11B4-4455-A3F7-2392F283D939

1.客厅有多大?

2.客厅要铺什么规格的地砖?

3.买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计划好了,就可以行动啦!

……

经过一番思考后,我把自己的设计方案交给了爸爸,以为爸爸看了一定会对我夸奖一番。可是爸爸看着我的设计稿微微一笑:“儿子,虽然你的设计还可以,但铺到最后,拼接太多,影响美观。”

“对哦,我怎么没想到呢?”

根据爸爸的要求,我重新设计,反复思考,最终赢得爸爸的称赞。

原来生活中有這么多数学知识,我要感谢爸爸,他让我明白:知识的运用要和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善于分析,认真思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理解了,我们的探究才会合情、合理。

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来体验数学、理解数学,不断获得新知。通过计算地砖的块数,既能让学生体验最真实的数学知识和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又能记录下孩子们瞬间的心灵闪动,彰显“心语日记”应用的价值,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心语日记”。

(三)反思了,才有瞬间心灵的飞跃

“心语日记”四:打“×”也是一种进步

吃过晚饭,妈妈说:“鹏鹏,把你数学作业拿给妈妈看看。”

妈妈翻了一遍我的作业本,生气地说:“你怎么搞的,打‘×的比过去多了呢?

这叫我怎么回答呢?想了想,我把自己的心里话全告诉了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作业本上以前很少有‘×,但测验、考试的成绩却常常不理想呢?就是因为我以前不独立完成作业,所以一到考试,就考不好。现在,我开始独立完成作业了,所以‘×就变多了啊。”

“你是怎么认识到自己这个问题的?”妈妈高兴地说道。

我继续说……

听完我的话,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妈妈你放心,今后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让作业本上的‘×消失。”我高兴地对妈妈说。

从《打“×”也是一种进步》中可以看出,学生还是能比较理智地面对自己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方法,在反思中不断进取。把“心语日记”当成一种自我反思的载体,我想,只要坚持长期培养和训练,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就会起点高、思路广、成长快,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就会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从而在“心语日记”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从这三则“心语日记”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学习过程的反省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朝着这一方向不断迈进,就一定会迎来一缕缕明媚的阳光。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并支持学生自由地表达,让“心语日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增添新的色彩。

三、巧妙运用——忽见千帆隐映来

“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为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学习是为了运用。”能灵活地运用,才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心语日记”的应用,让学生跳出“书本和教室”的小圈子,面对生活里的现实问题,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再通过“心语日记”的运用,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心语日记”五: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天,我在家里看一本课外读物,突然发现这本书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人的两臂与自己的身高有什么关系呢?”我脑筋一转,随口就说:“难道人的两臂伸直的长度等于自己身高的一半?”我又继续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来。突然,我脑子里灵光一闪,想起了平时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做一些实验,只有进行实验,才能较快地找到答案。

于是,我叫来妈妈帮忙,让她先量我两个手臂伸直的长度,再量身高。

通过这个实验使我明白,人两臂伸直的长度等于自己的身高。今后再量身高时,就可以用此方法了,只需量出自己两手臂伸直的长度就可以了,多方便啊。

“心语日记”六:节约得从小事做起

一天,爸爸在马桶抽水箱里放了一瓶水,我疑惑地看着他,并问他:“爸爸,这是干吗呢?”爸爸笑了笑说:“每次冲马桶可以节省150毫升水,假如每人一天冲2次,我们家5口人一天要节省多少升水?”“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呀。我立马列起了算式:150×2×5=1500(毫升),1500毫升=1.5升。看不出来,一只小小的饮料瓶,一天竟可以省下这么多水。“真棒!一升水3元钱,那我们一年又能节约多少钱呢?”爸爸继续追问道。我略加思索:一年=365天,1.5×3=4.5(元),4.5×365=1642.5(元)。爸爸欣慰地笑了:“咱家的小子计算还不赖嘛!你看一年能省这么多,日积月累,几十年后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哟”。我很惊讶:“这么多钱!”节约得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在生活中,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我们在深刻领悟勤俭节约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更要付诸实践、见诸行动,让勤俭节约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代代相传。

这两则“心语日记”让我们领悟到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在我们的生活里随处可见。将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数学知识,这才能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这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数学教材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只要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心语日记”的作用,学生的核心素养才会“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心语日记”的应用研究也必将给学生的成长烙上“生命的底色”!

总之,我们今天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心语日记”的应用研究刷新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数学学习的一种提升,但又跨越数学学习的高度,是个体心灵感悟的流露;它让学生拥有了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的心,一种充满童趣的表达,一股不断创新的激情,一份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拥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研究表明,“心语日记”这种新型的数学学习方法架起了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之成为“教”与“学”的纽带,是新理念下的一种新型的数学形式,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它顺应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为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蹚出了一条教改新路,也为落实新时期“双减”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绽放出一道亮丽的光彩!7EB57FF5-11B4-4455-A3F7-2392F283D939

猜你喜欢

心语日记爸爸
邦尼心语
邦尼心语
我和爸爸
绿豆发芽了
爸爸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爸爸冷不冷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