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的构建

2022-06-23陈惠珍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5期
关键词:核心高中语文素养

陈惠珍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在小学至大学的语文学习中,语文素养都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然而,当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却缺乏与之配套的课程模块和培养机制,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仍旧是捧着“老思想”来授课。因此,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迫在眉睫。

一、构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的意义

素养从表面上可以理解为素质和教养,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修习涵养,因而素养教育本身也就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和结果。作为现代教育的目标和方向,素养教育就是要不断提高每个人的“胜任力”或“能力”,如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下的适应能力和运用能力。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语言的建构与应用,主要针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解题,将所学、所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组织语言,学会用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二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即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深挖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的文学底蕴能够得到发展,使其能确立个性化的学习方向,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实现素质教育。三是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这一方面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在学习中有创新、有自己的思想,鉴赏分析文章,并汲取百家之长,进行自我创造。四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视传统文化的展现,让学生可以传承传统文化,并与实际生活联系,实现创新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课改背景下,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内容为教学的开展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和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真实感受和理解核心素养,则需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高效地自主学习,发展综合素质,提高语文学习的探究和应用能力,还能实现高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想落实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实施素养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尊重当前的教育现状,又要结合未来的趋势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时下最大的困境在于如何教的问题,也就是在明确方向的同时,为教育教学找到具体的实施策略,把素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抓住教育中最核心的東西,把普适化教育与个性化、差异化结合起来,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性能力。

二、构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的内涵

(一)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

语文思维能力简单来说,是对文章、语句、词语的赏析思维方式,遇到一个好的词语、语句和文章,首先能知道是好的,然后能进行具体评析。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课堂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搜集和灵活运用相关资料,为学生创设有深度的思考、有针对性的释疑等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形成。

高中阶段学业繁重,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时间不多,所以课堂依然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新课改下,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结构上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使其能够反思,从而发展和提升其语文思维能力。

(二)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的内容是多元化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审美渗透较为便利。

群文阅读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让学生快速完成阅读,积累知识。通过群文阅读的落实能让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并进行创新。如针对文言文中议论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将《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这四篇课文一同教学,组织学生分析其中的论点和论据,然后再做互动交流,完成阅读理解,提升学生对议论文言文的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高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开展不能仅限于教材内容,还要做课外文学作品上的延伸,让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的写作风格和内容,积累文学知识,这有利于审美素养和语文试题解答能力的提升。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学科。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之作为教学内容引出,并组织学生讨论,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古诗文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还需要理解其含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应用,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语言应用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语文的时候,都是依据自己的感性认知去理解文章意思,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走向理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强化对学生语言知识的传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构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收,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的发展都处于停滞状态,自主学习能力差。要想提高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有效渗透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教师先要从单一的知识讲解和题目解析中脱离出来,创新以学生的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既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又能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从而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条件,落实生本理念,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实践活动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如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就可以给学生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在不断地积累语文知识,但对于学生来说,语文知识的积累过程相对而言比较死板,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无趣”的想法,再加上受到学习能力的限制,不能及时吸收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给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更多知识,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每学期,教师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如作文大赛,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作文中,以此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的内容。再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节内容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水浒传》的认识和理解,讲一讲林冲这个人物,还可以围绕林冲这个人物开展辩论赛。38BF582F-8363-446B-8C23-FD9CA46F95D5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单一地运用语言教学,无法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素材,学生也无法直观感受。高中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将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文学视野,促进其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凤凰传奇的歌曲《荷塘月色》,顺势引出本课内容。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情感基调,理解文章主旨,学习并运用修辞、写景抒情的方法进行写作。

高中语文课本中古诗词以及文言文都和历史相关,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给学生展示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知识来理解文本中的内容,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苏轼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节内容时,学生可能不懂为什么苏轼会怀才不遇,这时教师就可以借这首词给学生讲一讲苏轼的一生,以及创作这首词时的背景——苏轼被贬黄州已有两年,让学生置身于时代背景中进行思考,就能很好地掌握其中的情感,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开展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赏析优秀的语文作品,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欣赏,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在赏析文学作品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让学生发现文章的闪光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进行思考,不仅要学习其中的语句,还需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然后应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为自己的作文增添色彩。

高中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教师要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給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学习。通过情境教学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学习中。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内容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或者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文章之美。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沁园春·长沙》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其中气势磅礴的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从中理解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以便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有效地组织自己的语言。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富有情感,再加以技巧,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写作方式。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不断给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及时激励学生,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动力。可以从写日记开始,畅所欲言,不限制字数和题材,让学生在日记里尽情地表达情感。学生通过日记的积累能够很好地奠定写作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可以在讲解完一篇文章后,让学生进行随堂训练。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片段仿写在学习领会掌握某项写作能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片段比较简短,可以集中精力掌握要点,同时可以马上反馈,具有很好的时效性。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进行仿写。教师及时审阅学生仿写的段落,并针对学生所写的段落进行及时指导,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要教给学生作文讲评的方法,既要找优点,也要找不足。对于成功者,要让他们谈写作的体会,更上一层楼;对暂时不成功的学生,也要肯定他们的努力。作文讲评不只是纠正,更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

(六)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敏感度

高中生已经有了自主阅读的意识,但是需要教师教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进行高效的阅读。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内容适当延伸,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推荐课外读物时,不仅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推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当中。比如,在教授《祝福》这篇课文时,需要让学生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特点以及神态来分析这个人物的性格。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鲁迅的其他作品,如《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让学生学习其中优秀的写作手法,以此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交流,分享读后感。通过交流、探讨,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章,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深化改革,新课改背景下,也对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并不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得如何精彩,而是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表现出了足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效课堂是诸多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学习状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教育的发展,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8BF582F-8363-446B-8C23-FD9CA46F95D5

猜你喜欢

核心高中语文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