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傅,请您放心

2022-06-21李珂

派出所工作 2022年4期
关键词:警情茶馆辖区

我是濉溪县公安局临涣派出所民警李珂,程升华是我的师傅。

第一次见到师傅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有一些紧张的。他个子不是很高,双眼却十分有神。见到我时,他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是轻轻对我点了点头,便夹起笔记本匆忙出了门。当时我心里想:师傅不苟言笑,一定是一个很严厉的人。

俗话说得好,日久见人心。后来通过和师傅的朝夕相处,我才知道,我的师傅不仅不是一个严厉的人,还是一个十分和蔼、十分有耐心的人。师傅在我们所工作了15年,带过的徒弟一茬又一茬,从张浩到我再到刘慧博。每个人他都是悉心教导,陪伴着我们接警、出警、处警、平息家庭纠纷,调解邻里口角,处理打架斗殴,帮助我们迅速从一名懵懂的新警成长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民警察。可是我从来不曾想到,和师傅共事的日子会在10月2日那天戛然而止,我的好师傅竟然走得这样突然,这样让人无法接受。

记得那是国庆节当天,早上7点刚过,师傅程升华便和平常一样早早来到派出所,开始一天的值班工作。等我一到办公室,细心的他就带着我们合计:“赶紧的,咱们到镇上走动走动,紧急情况出现时,反应也能更迅速一些。”

我们所辖区临涣镇是千年茶镇,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还有淮北市第一个共产党员朱务平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因为既有文化景点,又有红色景点,每逢节假日,临涣镇便游人如织。人多,矛盾纠纷的隐患就多。

果不其然,早上8点02分,我们就接到了“城东王庄涵洞附近有车堵路,影响交通”的警情。8点09分,又有人报警称某租赁超市门前有租户与房东因房租问题发生矛盾……这些虽是小事,却刻不容缓,师傅带着我们马不停蹄地一一化解。中午时分,早已饥肠辘辘的我们处理完又一起警情后,准备回到所里休整一下,还在路上就又接到报警。师傅二话不说,带着我们立刻掉转车头前往现场。

就这样,我们一直忙到晚上10点52分。刚刚回到所里的我们又接到海孜村一处电线杆着火的警情。和师傅一起又忙了近2个小时,直到凌晨1点多,才开车回所。在车上,从不叫苦叫累的师傅轻声说了一句:“有点累,肩膀疼。”由于他平时热爱健身,身体素质一向不错,当时的我也没有想太多,觉得可能是当天警情太多,师傅有些疲累也是正常,就没当回事儿。如今回想起来,那是他的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在向我们预警啊!每每想到这里,我都后悔不已,自责不已。如果我们能及时劝他去检查一下,或者休息一下,也许,也许师傅就不会离开我们了呀!

第二天早上,几乎彻夜未眠的师傅在处置了几起警情后,又忙着梳理录入昨日警情,并登记社区走访记录,直到下午1点50分,正在工作的他突感心脏不适,被紧急送医抢救。我们以为,他去医院检查一下,拿点药就会回来。谁都不曾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别。我们甚至连一句道别的话都来不及说,便再也无法开口说一声“再见”。因为,一开口,便是哽咽;一开口,便是满眼的泪水和满心的不舍啊!

师傅离开后,我数了一下。那天,我们共接处警19起,其中凌晨接处警3起。处警之余,师傅还入户走访了20户群众。师傅他真的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还在争分夺秒地为民服务。现在,每次路过师傅办公室时,我总是恍惚听到他着急地喊我:“赶紧的,我们多到镇上走动走动”,然而当我抬脚准备跟上时,才发现,眼前除了空荡荡的办公桌,什么都没有。师傅他是真的永远离开我们了……

“老程你又来了!”“大眼,又转过来啦?”因为有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辖区居民都爱叫师傅“大眼警官”。师傅对这些称呼从来都是热情地回应,因为他知道,称呼越亲切,大家和他的心就越近,他自然也更能摸清群众的所需所盼。仅仅2015年以来,师傅的入户走访信息就更新了12169户次,他的电脑里面留存的文件涉及辖区重点单位、帮扶对象、调查报告等,还有涵盖2万名社区群众的63个文件夹、44个文档,工工整整,内容详尽。

“社区民警在哪儿都一样,关键是要把这平凡的工作做好。我这一辈子,就想做好这件事。”这是师傅生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彼时的我不太能理解这句话,当警察不就是得冲锋陷阵,办案抓贼吗?只干社区有什么意思?然而,往事历历在目,如今的我回想起师傅为做好这一件事走的每一步路,我终于明白,当警察,为的就是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社会能够安定和谐。能够把这一件事做好,是多么的重要,是多么的不易!

“下茶馆”是我们临涣人的独特习俗。乡邻之间发生矛盾,大多选择到茶馆请乡贤“评理”,久而久之便流传下一个“不去衙门去茶馆”的习俗。我们派出所也有“平安茶室”,一处在所内,一处则在茶馆里。师傅作为所里的资深调解民警,这两地自然也是他待的最多的地方。

2020年6月,师傅在茶馆开展信息采集工作时,听到茶客们正在议论辖区的杨家兄弟。原来,杨家本有兄弟三人,大哥早年因车祸去世,留下十余万元的赔偿金存放在杨母处,用于杨母的日常开销和看病就医。多年来,杨母一直由杨老二赡养。杨母去世后,老二认为老三多年来未曾赡养母亲,不愿让他参与分遗产。一时间双方争执不下,反目为仇,导致杨母迟迟未能下葬。经验丰富的他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于是主动约请杨家两兄弟到派出所了解情况。师傅一方面从人情、伦理角度对双方进行思想开导,一方面从法律角度,向双方解读相关规定。为使双方重归于好,师傅5次调整调解方案,1周内十余次登门走访,拉家常、缓情绪、拢感情,不厌其烦地在兄弟二人之间“传话”,并从中调和。最终,杨氏两兄弟握手言和。

“都是乡里乡亲的,可不能让大家心里留疙瘩。”师傅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15年来,他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多达3916件。在实际工作中,为了防止出现当事人反悔的现象,他与相关部门协调,建立了“调解确认一体、部门联动一体”的司法确认机制。2018年以来,临涣派出所共司法确认案件600余件,全部有效终结,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师傅也被辖区群众热情地称呼为“程铁调”!我想这就是对他这么多年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程铁调”擅长调解的背后是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和一份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

在师傅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我们所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021年也成功入选了全国第二批拟命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这份荣誉,凝聚着师傅的心血,也承载着师傅的希望。

其实我师傅不仅社区工作干得好,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他同样也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2018年10月的一天,临涣镇村民段某因长期非法占用村里的办公用房,被村部的人劝说搬离。离开那天,情绪激动的段某突然在屋里抱起煤气罐,扬言要点火制造爆炸。得知这个消息的师傅立刻对当时的所长宋爱军说:“我去吧,宋所。”没有过多的话语,师傅用普普通通的五个字让自己站到了危险的最前方。考虑到平常工作中师傅经常与段某打交道,宋所长思虑片刻,便当机立断,同意由师傅带队进去劝说。

刚进屋,师傅就看到段某一手抱着煤气罐,一手握住打火机,地面泼洒了大量酒精,十分危險。见此情形,师傅一边与段某说话分散其注意力,一边瞅准时机飞身上前,果断控制住段某握着打火机的手,迅速夺下打火机后将段某控制住,及时制止了一起极端案件的发生。

能战斗,能调解,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更能踏踏实实扎根在基层,任劳任怨。28年的从警生涯中,师傅便是这样如“老黄牛”一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公安事业。他带过的徒弟调走了一个又一个,只有他始终留在派出所。每当组织准备将他调到工作相对轻松、离家近的岗位时,他都会婉言谢绝。他总是说:“干了那么长时间,与临涣的老百姓早已打成一片了,舍不得走啊。”

师傅,您踏实勤恳了一辈子,怎么到最后,却说话不算话了呢?您说了舍不得走的,怎么突然就这样走了呢?是啊,您操劳了一生,也该歇歇了。警魂不朽,浩气永存。师傅,请您放心。您走后,还有我们。我们和您一样,热爱着这身警服,热爱着这片热土。我们一定拼尽全力,守一城安宁,护万家欢喜!91C285F5-D581-47B1-A2DA-5E8CCF14A483

猜你喜欢

警情茶馆辖区
唠嗑茶馆
唠嗑茶馆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派出所里的“禁忌”
《成都老茶馆》
涉黑涉恶类警情的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青阳派出所:扎实推进辖区打防质态提升
北京的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