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性肾囊肿后腹腔镜肾囊肿穿刺硬化联合去顶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2022-06-20李淦洪曾嘉庆杨显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3期
关键词:肾囊肿单纯性囊肿

杨 俊 李淦洪 姜 华 曾嘉庆 杨显红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泌尿外科,广东珠海 519100

单纯性肾囊肿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肾囊性疾病,多为单侧单发,成年人为其常见发病人群[1]。 单纯性肾囊肿一般无症状,且肾功能无改变,临床多采用非手术手段干预,疗效较佳。若患者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高血压等主要临床症状,或合并血尿、脓尿,其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临床需对其进行积极干预[2]。既往常规干预手段为外科手术,但其创伤性较大、花费较高,患者不易接受[3]。近年来,腹腔镜技术被成功应用于泌尿科诸多疾病治疗, 如睾丸引降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等,其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术后恢复快、花费小等优势,广受患者欢迎[4]。目前,用于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腹腔镜术有腹腔镜穿刺硬化、腹腔镜去顶术等,均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其单用有一定复发风险[5]。 联合治疗是临床常采用的提高疗效的手段,为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本研究学者将后腹腔镜肾囊肿穿刺硬化与去顶术联合,探讨其对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60 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 对照组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32~62 岁,平均(42.14±11.34)岁;病程0~6年,平均(3.04±2.64)年;肾囊肿位置:上极16 例,下极14 例;肾囊肿侧别:左侧17 例,右侧13 例。 观察组中,男21 例,女9 例;年龄31~61 岁,平均(42.12±11.25)岁;病程0~6年,平均(3.12±2.69)年;肾囊肿位置:上极15 例,下极15例;肾囊肿侧壁:左侧17 例,右侧13 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单纯性肾囊肿的诊断标准[6],且经影像学证实;②均符合后腹腔镜肾囊肿穿刺硬化、去顶术手术指征[7];③均为单发;④未接受过相关单纯性肾囊肿治疗;⑤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肾盂肾盏梗阻所致肾积水者;②对本研究使用器械存在过敏现象者;③合并严重基础器官疾病者;④合并精神状态异常者;⑤临床依从性差者。本研究已经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先建立腹膜后腔,游离并暴露肾囊肿。 对照组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干预,用持针器钳夹穿刺针套管置入,于囊肿顶部穿刺抽液,抽尽囊液后,用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囊腔,再用超声刀在肾实质边缘切除囊壁,用脂肪组织充填残腔。 观察组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囊肿穿刺硬化联合去顶术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囊肿顶部穿刺抽液后,抽取1/2 囊液量的无水乙醇注入囊内,避免外溢,保留2 min,连续灌洗5 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根据肾脏超声结果进行评价[8],其中囊肿消失,无复发为显效;囊肿直径较治疗前缩小≥1/2 为治愈;囊肿直径较治疗前缩小<1/2 为有效;囊肿直径大小无变化为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费用。 ③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其中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皮下淤血、皮肤感染、面部潮红醉酒样反应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专业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费用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费用的比较(±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引流量(ml) 住院时间(d) 费用(元)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45.22±5.45 38.34±4.34 5.409<0.001 57.34±6.35 44.12±4.02 9.635<0.001 10.12±1.15 1.34±0.24 40.936<0.001 15 553.15±200.12 13 234.23±182.21 46.930<0.001

2.3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的比较[n(%)]

3 讨论

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多数情况无临床症状,若出现腹痛、腹部包块等严重临床症状或合并血尿、脓尿,则需及时进行有效治疗[9]。 单纯性肾囊肿原始治疗手段为开放性外科手术,但其花费高,创伤大,术中出血多,患者术后不易恢复,且易复发,不被患者广泛接受[10]。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 有学者提出腹腔镜去顶术、腹腔镜穿刺硬化术,其应用于单纯性肾囊肿有一定效果,且创伤小[11]。

腹腔镜去顶术是一种腹腔镜下切除大部分囊肿壁的术式,其优势在于微创,并可在直视条件下进行囊壁大部分切除,对囊液进行引流,解除其对肾周围组织压迫[12]。 但研究指出,腹腔镜去顶术后具有一定复发风险, 因去顶术后肾囊肿仍残存小部分活性囊壁,其可继续分泌液体从而形成新的囊腔,且复发风险随残存囊壁面积增大而增高[13]。 腹腔镜穿刺硬化治疗同为微创,可在充分引流囊腔内液体的基础上将硬化剂无水乙醇注入囊腔,使囊腔壁活性消失,即通过使囊壁上皮细胞蛋白质凝固变性而破坏细胞,囊腔在无菌性炎症下粘连闭合[14]。 但研究指出,该手术容易因硬化剂量不足、硬化时间不够等造成囊肿壁上皮组织残存、硬化不足,术后易复发[15]。 联合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提高疗效的手段,且有研究指出,若将腹腔镜去顶术与腹腔镜穿刺硬化联合应用于单纯性肾囊肿,可提升治疗效果[16]。 本研究学者将后腹腔镜肾囊肿穿刺硬化联合去顶术应用于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探究其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治疗可显著提升肾囊肿的治疗效果,这得益于联合治疗可综合两者疗效,既充分切除囊壁,又对残余囊肿进行硬化闭合,降低了残余囊壁活性。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治疗可改善手术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花费,这得益于联合治疗封闭囊腔的效果更佳,术后引流减少,因此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随之缩短,花费随之减少。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治疗并不会增加患者风险,反而可提升患者安全性,减少复发和残余囊壁重新分泌液体形成囊肿的机会。

综上所述,后腹腔镜肾囊肿穿刺硬化联合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可有效缩小患者囊肿大小,加快其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复发率,安全性高,医疗费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肾囊肿单纯性囊肿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微创小切口术在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发现肾囊肿怎么办
体检查出肾囊肿, 一定要治疗吗?
肾囊肿,需要治疗吗
穿刺硬化术“赶走”肾囊肿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