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综合防控路径初探

2022-06-20黄晓玲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

黄晓玲

摘要:牛结节性皮肤病又被称为牛疙瘩皮肤病,这种疾病首次出现于1929年,在我国新疆2019年8月12日被首次发现。当前,在我国多地有不同程度的出现,牛感染结节性皮肤病后,会出现高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10~50mm的结节,牛的四肢及腹部、会阴等部位水肿等情况。病牛可导致不育、流产,肉牛生产性能、泌乳牛产奶量显著下降,皮张无法利用,严重影响我国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现状;传播特点

牛结节性皮肤病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传播速度快,如果牛群被感染,对养殖人员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感染皮肤病病毒的牛。感染牛和发病牛的皮肤结节、唾液、精液等含有病毒。该病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叮咬传播,速度较快,牛群中有一头牛被传染,那么整个牛群都很容易被感染。当前,这类病已经成为我国养殖牛中的重要疾病,需要深入研究,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及时的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向外传染,并帮助养殖人员能够及时的抑制病毒扩散,以此来避免进一步传播,对养殖人员造成严重损失。

1 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现状和危害

1.1 流行现状

当前,在我国多地不同程度地出现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引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这类病毒的存活时间比较长,能够在干燥环境下存活长达数个月,但是自身不耐热,不能夠超过55℃以上。很多杀菌消毒药都能够很好地杀死这种病毒,主要寄生在各类牛上,并不会受到品种的影响[1]。该病潜伏期为28d,不属于人畜共患病,我国暂时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为了能够有效的抑制这类疾病的流行,通过接种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的方法来进行紧急免疫,并做好具体处理,控制疫苗次数和实践,能取得很好的防控效果。

1.2 危害

这类疾病刚开始发病的时候,牛会出现鼻炎、角膜炎等问题,在一周左右后发现牛皮肤变硬,有圆形结节出现,并且在触碰时牛会有强烈的痛感。结节可以在全身各个部位出现,随着时间不断增加进而出现不规则肿块,最终坏死。病体表现的淋巴结肿大,器官黏膜也会出现结节问题,如果是哺乳期的奶牛,则会出现乳房炎,从而影响奶质量。如果怀孕期的奶牛感染,则是容易流产。各个类型的病畜体皮毛没有利用价值[2]。根据机体特点和临床症状能够对其判断,但是想要确诊,并且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需要到实验室检测才能够获取最终结果,取得最终的实验情况,然后针对性处理。

2 牛结节性皮肤病传播方法和特点

2.1 传染源

感染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牛,感染牛和发病牛的皮肤结节、唾液、精液等都含有病毒,均作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传染源。

2.2 传播和特点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接触性疾病,传播比例并不大,而且有着明显的季节特点,多发于吸血虫媒活跃季节,在干燥季节下传播会减少,潜伏期为28d,发病率2%~45%,病死率一般低于10%。该病主要通过吸血昆虫( 蚊、蝇、蠓、虻、蜱等)叮咬传播,可通过牛只间互相舔舐、摄入被污染的饲料和水及接触被污染的设施工具、垫料等环境而感染该病,共用污染的针头也会传播,由于感染的公牛的精液中带有病毒,还可通过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传播。

2.3 易感动物

牛结节性皮肤病能感染所有牛,黄牛、奶牛、水牛等易感无年龄差异。

3 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现状和对策

3.1 防控现状

在当前防控牛结节性皮肤病上,为了避免传播范围扩大,我国规定一旦发现病牛及病原学阳性牛必须作扑杀及无害化处理,并采用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按照山羊的5倍剂量),对全部牛只进行免疫,防控效果明显。

3.2 防控对策

发现病牛及病原学阳性牛必须作扑杀,对所有病死牛、被扑杀牛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同群未发病牛隔离饲养。科学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严格封锁疫点、疫区,禁止活牛只出入疫区、受威胁区,严格开展相关环境消毒,做好杀灭吸血虫媒工作,并对牛只采取免疫接种,做好调查监测、检疫及调运监管等工作,加强防控知识的宣传培训。

4 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报告、确认和处置

4.1 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牛出现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症状,应立即向所在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有关单位应及时指派兽医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发现符合牛结节性皮肤病症状的则判定为可疑病例,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

4.2 疫情确认

可疑病例经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经认可的实验室检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核酸的,判定为疑似病例。检出疑似病例的,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经认可的实验室应及时将样品送至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复核,经复核检测阳性结果应及时向同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及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及时向同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报告,由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认定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

4.3 疫情处置

将有疑似发病牛的养殖场户的动物隔离监视,禁止牛只、饲料等有关物品移动,做好虫媒的灭杀工作,并对隔离场所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若确诊疫情,则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必要时封锁疫区。扑杀病牛及病原学阳性牛,对所有病死牛、被扑杀牛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同群未发病牛应隔离饲养,做好防范吸血虫媒叮咬的措施,灭杀吸血昆虫,清除孳生环境。无害化处理牛只排泄物及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饲料、垫料、水等。严格彻底消毒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场地等。出入人员、车辆和相关设施要按有关规定进行消毒。禁止牛只出入疫区、受威胁区,禁止未经检疫合格的牛只产品调出疫区、受威胁区。监测排查牛只养殖场、交易市场、屠宰场并开展感染风险评估,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监测发现的病原学阳牛只,隔离观察同群牛只。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临时检查站,开展调运监督检查。疫情所在县和相邻县及时对全部牛只接种山羊痘疫苗进行紧急免疫。

5 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工作重点

5.1 做好疫情排查

为了更好防控牛结节性皮肤病,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做好疫情排查工作,对疫区周边以及已确诊疫情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地区进行重点排查,加强近期从外地调入牛只的排查。将所有牛只纳入网格化管理,建立排查档案,不漏一场一户一头牛。对于发现牛只全身皮肤出现10~50mm多发性结节、结痂,以及伴随肩前淋巴结肿大,眼结膜炎,流鼻涕,流延,奶牛乳房炎、产奶下降等典型临床症状的,要立即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隔离牛只并限制移动,组织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开展临床鉴别诊断,并对疑似病牛采样送检,按要求做好疫情报告、确认和处置工作。一旦发生疫情,确诊后,要立即扑杀所有发病牛,对扑杀和病死牛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同群牛临床监视,对养殖场环境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灭杀蚊蝇等昆虫媒介。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情来源和可能传播去向,及时消除疫情隐患。

5.2 做好免疫接种

所有牛只实行全面免疫,疫苗使用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

5.3 严格检疫出证

各地开展牛产地检疫时,要严格核查牛只来源和免疫档案,不得为未纳入网格化管理和未经免疫的牛只受理产地检疫,对已免疫的牛只要在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中备注免疫日期、疫苗批号、免疫剂量等信息。了解检疫牛的具体详细信息,做好记录,从而来方便后续的追溯查询。

5.4 加强调运牛只监管

外地调入牛只的养殖场户应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报告,隔离观察28d,对调入未免疫的牛只,要免疫接种山羊痘疫苗,经隔离观察无异常后方可合群饲养。关闭活牛交易市场,取缔自发成市的活牛交易场点,禁止牛只进入交易场点交易,降低疫情发生流行风险。

5.5 增强疫情防控宣传培训

加强对各级畜牧兽医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发放明白纸和挂图等宣传资料、召开培训班等方式,向基層畜牧兽医人员和养殖、贩运、屠宰等相关从业人员宣传普及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知识,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应对能力和相关从业人员的防控意识,鼓励从业人员积极的参与到疫情防控中,避免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确保一旦发生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在宣传培训上要重视提前预防,不仅要让养殖、兽医、屠宰等环节人员充分认识防控知识,还要加强这些环节上的联系,以此来保证每一环节的安全,减少疾病的发生。

6 结语

总而言之,牛结节性皮肤病作为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针对这一类疫病的处理需要能够加以重视,积极做好预防,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检测,并科学合理的处理牛结节性皮肤病,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减少对牛群的影响,推动牛养殖业能够向更好的方向稳定发展,减轻养殖人员负担,帮助养殖人员更好的养殖牛,带动当地经济提升的同时,也为养殖人员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也更好的保证肉类食品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映雪,Tsviatko Alexandrov,宋建德,等.牛结节性皮肤病预警信息与风险管理[J].中国动物检疫,2019,36(4):50-54.

[2] 古丽给娜·阿力青.探讨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与疫情处置[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4):1.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
网络自制节目传播特点对传统电视节目发展的启示
微信的传播特点
弹幕视频的传播与发展探究
全媒体视角下的弹幕传播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响应表现
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及改革策略
自媒体传播特点以及优劣势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新媒体背景下的影视传播途径及传播特点分析
微电影在课堂外英语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