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融合视域下的青少年研学资源整合与设计
——以运城市为例

2022-06-18关彩霞宋君玲

科学咨询 2022年9期
关键词:运城市盐湖研学

关彩霞,宋君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006)

为提高我国中小学生核心素质教育,国家鼓励和支持青少年的研学教育,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1]。我国多数地区研学资源丰厚,但缺少区域统一规划的“聚合性”。在组织策略上,应融合区域内研学资源,归纳特征,提亮特色,立足本土,利用地缘亲近的心理倾向,为启动青少年研究思维播下一粒种子。

运城市位于黄河以东的关中地区,因“盐运之城”得名。地理资源以白色“盐湖”为特色,现代盐业不限于提炼食盐,还拓展了盐湖旅游、多种化工产业。因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地野肥沃,是省内重要的粮食作物区。南面中条山绵延横亘,内藏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中条山以南,清澈的黄河小浪底水库点缀其中。全市现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 处。这些珍贵的资源不仅需要保护和修葺,也需要传承和弘扬。

一、运城市研学资源

运城市有代表性的地理地貌为盐湖,拥有早期中原地带的先祖文化、中古时期繁盛的历史文化以及具代表性的关公“忠义”文化。结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梳理及整合,在民俗活动、历史人文、建筑华章、科学探索、手工艺术等方面开展适合青少年的研学项目。

(一)民俗活动资源

运城市为典型的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依托自然优势,可进行盐湖漂浮、滑雪、漂流等多项体育活动,资源丰富。颇具特色的是运城市永济心意六合拳、永济背冰、绛州鼓乐和盐湖漂浮等民俗活动,蕴藏了“文武并重”的深刻内涵。

表1 运城市户外运动内容

(二)历史人文资源

运城市历史源远流长,这里人文厚积,人才辈出。中古续延其风,人文荟萃。他们开承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深深地护佑着黄河臂湾里的一方人民。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运城市历史人文资源在发挥青少年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可深耕的广大空间。汇聚区域内上古时期和隋唐时期的历史人文资源,结合国学教育进行深耕细作,让本土优秀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下根基,激发青少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表2 运城市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

表2(续)

(三)土木建筑资源

运城市辖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3 个,星罗棋布又相距不远。以古建筑资源为例,有祠庙、楼、塔、院落等不同形式,体现古人智慧的同时,蕴含了古朴的宇宙阴阳观和人文思想。在研学设计上,提炼出古建筑专题,着重考察建筑和地理环境的相似、建筑和制度的对话,建筑和人文的交融。以此引导中小学生通过建筑艺术对运城的根祖文化、关公文化、盐文化等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 进行深度解读。

表3 运城市土木建筑

表3(续)

(四)科学探索资源

利用运城市气候地理自然条件,讨论其气候特点,进而认识不同的气候类型,加深对影响气候因素的理解。结合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展研学:对植物进行分类,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生命周期等;观察保护区中动物的习性、居住地特点以及生命周期等。携手地道中药材产业、盐湖化工产业,再衍生到和科技相结合的优势经济企业,如制版、电机、机械制造等。通过科学研究活动,体验科技强国利民以及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理念。

(五)手工艺术资源

运城市不乏非遗民俗体验传承人,手工艺术资源丰富[2]。结合非遗民俗项目,现场演示和体验剪纸、面塑、木版年画、绛州橙泥砚等制作过程,感受艺术所传递的美好生活向往之情。可由学生自己设计,亲手制作。欣赏蒲剧,了解艺术家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其所展示的灵动之美.通过传统民俗艺术的学习和传承,培养古璞质美的艺术涵养,树立中小学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

二、研学设计

在研学设计上,结合文化境脉,将人文艺术和科学探究作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并细化为具体内容和操作指南(表5 以盐湖为例)。

表5 “盐湖研究—— 盐湖的特征和变化因素”教师指南

以“盐湖研究——盐湖的特征和变化因素”活动指南为例(见表6)。对问题如何提出,哪些概念切入,如何搜集相关信息、处理和分析以及如何评价和反馈等均需要专业的设计,体现出研学所具备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性特征。例如盐湖的问题提出、微量元素数据,使用设备、录入模拟系统,观察影响盐湖特征变化的因素等。青少年通过研究,继而认识温度、藻类等因素的作用。

表4 研学设计——以盐湖为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地大物博,山河锦绣,各地区都有其独具特色的研学资源。黄河之东的运城市因其特殊地理位置,中古时期的历史人文繁盛,由此散落的文化遗迹,结合地理境脉、气候资源、非遗项目等,拓展特色鲜明、主题多元的研学项目。

1.户外活动依托自然资源,可选择的项目较多,但传统体育和民俗活动略为式微。应让更多的青少年体验传统民俗的魅力与内涵,增强本土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青少年一代中的影响力。

2.科技研学较为薄弱,是我国青少年研学共同的痛点。可由教育部门牵头,充分利用院所、企业的产学研优势,“低下重心”降维开发适合青少年思维特点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共同搭建科技研学平台,通过线上融合等方式开发有益的适合青少年的科学研究主题。

3.打造适合青少年的研学活动,重要的是体现出“研”学的探究性特点[3]。需集思广益,经过专业的结构化设计,开发出操作性强的教师指南。通过多种灵活的形式,设计柔性的、可定制化的研学活动,挖掘潜在资源的优势,逐渐形成适合青少年的区域性研学平台。

猜你喜欢

运城市盐湖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盐湖又见火烈鸟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山西省运城市:春来盐湖美不胜收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