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改良运动训练对体外震波碎石术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06-17潘玲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7期
关键词:排石优良率碎石

潘玲玲

泌尿系结石多见于肾以及输尿管部位,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血尿及绞痛,若缺乏及时的治疗,可导致患者尿路梗阻以及肾功能衰竭[1];患者受到如剧烈运动等诱发因素影响后可能诱发绞痛,并向腹部放射,同时伴随患者呕吐、恶心等症状。体外震波碎石术是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见方法,是利用声波经反射聚焦击碎结石的一种治疗方式,具有无痛苦和经济有效的特点,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但对患者术后排石的处理要求较高,临床一直缺乏系统的康复干预方案,仅告知患者多运动、多饮水,且上尿路结石术还存在复发风险[3]。近几年来,临床一直在探索体外震波碎石术患者排石过程中具有的可操作性的康复干预方式,在大量临床实践研究和结合不同部位结石特点及泌尿外科医师认可的前提下,提出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应用系统改良运动训练可取得良好效果,根据不同部位结石特点采取相应运动训练,分析其排石效果、主观干预体验优良率,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60 例体外震波碎石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患者男15 例,女15 例;年龄33.70~54.40 岁,平均年龄(41.80±4.77)岁。试验组患者男15 例,女15 例;年龄32.70~55.90 岁,平均年龄(41.90±4.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超声、CT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结石病,年龄≥20 岁,具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指征的患者;均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无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碎石前无明显肾积水及输尿管结石,能耐受麻醉手术,意识清醒,沟通正常,且临床资料齐全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病程≥3 个月;多发性结石,碎石术前肾积水明显;首次碎石术失败;X 线检查显示碎石术粒径>3.5 mm;存在感染性结石、复杂性结石;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存在肾功能损害或恶性肿瘤;存在精神病或运动障碍。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康复训练:手术后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并详细讲解饮食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饮用水≥3 L/d,少喝包括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多做跳跃运动,对运动方式没有明确要求,并定期复诊。

1.3.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系统改良运动训练:对患者详细介绍运动原则,为患者演示具体动作,制定严格执行运动计划目标。当结石位于肾盂、输尿管上段时告知患者双脚进行原地跳跃运动,2 次/h,3~5 min/次,≥20 次/d;结石位于肾下盏,患者取仰卧位,头低脚高,跳跃方法应与肾上盏相同;结石位于肾中盏,患者保持健侧卧位,间歇性叩击患侧,跳跃方法与肾上盏相同;结石位于输尿管中间,患者用患侧单足进行跳跃,1 次/2 h,15~20 min/次,≥20 次/d;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指导患者对侧单脚进行跳跃运动,保持脚后跟与地面接触,1 次/2 h,10~20 min/次,≥20 次/d。患者饮水量应保持≥2000 ml/d,并告知患者7:00 喝1000 ml 清水,8:00 喝5000 ml 清水,14:00 喝500 ml 清水。术后告知患者不合理饮食会导致结石复发,结合结石类型阐述饮食禁忌,如不宜多食菠菜和芥菜,不宜多食动物内脏。鼓励患者饮水量≥1000 ml/d,少喝茶,多做跳跃运动。患者在家改进运动方式,结合患者的结石类型做运动,密切监测心率,根据个体差异和适应情况调整运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排石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血尿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石时间及主观干预体验优良率。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碎石后2 周B 超检查显示残余结石完全粉碎排空;有效:碎石后2 周B 超检查显示残余结石小于原结石的60%,无向下移动;无效:结石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根据患者碎石后主观干预体验自行设计主观干预体验优良率问卷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包括干预计划的制定、干预项目及效果等,全部选优者为优,反之为差,在未选择差的前提下任意一项选择良。主观干预经验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排石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排石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排石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排石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排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排石时间比较(,d)

表3 两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排石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主观干预体验优良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主观干预体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石术后加强运动能促进排石,适当运动有利于小结石的排出[7]。运动方式结合不同部位结石的受力特点促进结石的排出,对原有的运动方式进行了改进,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运动方式[8]。根据碎石术的部位改进运动方式为患侧叩击或跳跃,每个动作都针对自身位和上尿路情况设计的,最大程度发挥对结石的振动作用,促进碎石排出。结合肾结石的位置对运动姿势进行调整,取得了良好效果,且运动训练是在康复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对运动量有明确的要求,可以提高患者积极性,保证运动质量和降低壁阻力。加强碎石后运动可有效减少石块间作用力,加速石块的排出,说明应用系统改良运动训练能促进患者术后排石[9]。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系统改良运动训练指导,能充分发挥结石的冲击作用,促进结石的排出[10]。同时明确运动频率和强度,避免运动的随意性。在练习过程中康复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讲解动作要点,纠正患者的错误动作,在训炼过程中还要指导患者多饮水,以加快结石排出速度,避免结石复发。

表4 两组患者主观干预体验优良率比较[n(%),%]

综上所述,对体外震波碎石术患者采取系统改良运动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多发病,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占泌尿系疾病37.5%,且呈上升趋势[4]。现阶段对结石病大多采用手术治疗,其中体外震波碎石术应用频率较高,其主要利用声波经反射聚焦击碎结石随尿液排出,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好的优点,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方法[5]。但术后患者仍需采取一些辅助取石的措施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在体外震波碎石术以往干预过程中主要告知患者要多饮水,但未能明确运动方式,部分患者术后排石情况不理想[6]。术后结石受尿液冲洗力产生推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增加饮水促进排石可增强输尿管蠕动尿液冲洗力,然而碎石术治疗后的结石是否排出还受如输尿管壁的阻力、尿液的冲刷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排石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尿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排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主观干预体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系统改良运动训练应用效果显著。分析原因,体外震波碎石术后的康复训练通常会引导患者移动,这样可使石头彼此分离,并借助自身的重力排石。碎

猜你喜欢

排石优良率碎石
碎石神掌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如何通过运动排出肾结石
为什么胆囊结石 不能做碎石治疗?
教你一套排石操
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术治疗大负荷肾结石的临床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悲壮归乡路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