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程放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2-06-17马东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7期
关键词:紫杉醇放化疗白蛋白

马东炜

食管癌是一种原发于食管部位的恶性肿瘤疾病,肿瘤多发于中段食管部位,因此随病情恶化患者多会出现吞咽时异物感、进食硬食困难、疼痛等症状,受进食状态影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体重下降、呕血、休克等症状,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出现疑似病症者和已确诊者需及时入院就医,以控制病情发展进程[1,2]。临床中,针对食管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内镜治疗、放化疗、中医治疗、前沿治疗,放化疗为普遍辅助治疗形式,在手术前后对潜在肿瘤细胞进行进一步清除,对提升患者的手术疗效有重要作用。也有部分患者仅接受放疗治疗,但此治疗方式易出现局部复发问题,所以为提升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6 月本院收治的50 例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经再程放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同步化疗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3 月~2021 年6 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50 例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3]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放疗时间≥1 年,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病理确诊为局部复发;②预生存期≥6 个月;③有手术禁忌证,经过胸外科会诊确定无法接受手术治疗;④因自身或家属拒绝手术治疗者;⑤基线资料完整;⑥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食管非鳞癌或重复癌;②肿瘤细胞有明显转移;③对化疗用药有严重过敏反应;④恶病质者;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症者;⑥不愿配合研究者。将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各25 例。放化疗组患者男17 例,女8 例;临床分期:ⅡA 期9 例、ⅡB 期10 例、Ⅲ期4 例、ⅣA 期2 例;年龄32~70 岁,平均年龄(51.02±6.35)岁。单纯放疗组患者男15 例,女10 例;临床分期:ⅡA 期8 例、ⅡB 期12 例、Ⅲ期5 例、ⅣA 期0 例;年龄33~68 岁,平均年龄(50.53±5.8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单纯放疗组行单纯放疗治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 d-CRT)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Medtec 热塑体膜固定机体。经CT 检查定位放疗位置,在患者体表进行定位标记,后将CT 定位扫描图像录入至Version 计划系统(TPS)内,由经验丰富的医师(≥2 名,且含1 名副主任医师)为患者勾画、定位靶区。设定参数,肿瘤靶区(GTV)范围包含原病灶、周围淋巴结;临床靶区(CTV)包含GTV 范围外1.0~.5 cm(上下)、0.5 cm(四周);计划靶区(PTV)包含CTV 三维外放0.5 cm。勾画相邻危及器官(OAR),其他部位参数,全肺V20 ≤25%,脊髓最大剂量(Dmax)≤20 Gy,心脏平均计量(Dmean)≤30 Gy。PTV 95%体积者行100%以上处方剂量照射,95%~107%(均匀性),1.8 Gy/次,5 次/周,总剂量45~54 Gy,用直线加速器6MV-X 行射线治疗。治疗5~7 周。

放化疗组行再程放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同步化疗治疗。放疗第1 天给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309,规格:100 mg]260 mg/m2,静脉滴注30 min,21 d 给药1 次,至放疗结束;放疗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治疗5~7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近期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CR):经食管钡餐造影、胸及上腹CT 复查,结果显示肿瘤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R):经食管钡餐造影、胸及上腹CT 复查,结果显示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且肿瘤体积减小≥30%;疾病稳定(SD):经食管钡餐造影、胸及上腹CT 复查,结果显示肿瘤病灶体积趋于稳定,无明显减小或增加,减小范围<30%,增加范围≤20%;疾病进展(PD):经食管钡餐造影、胸及上腹CT 复查,结果显示肿瘤病灶体积有明显增加,且肿瘤体积增加>20%[4];RR=(CR+PR)/总例数×100%。

1.3.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恶心呕吐、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食管瘘及出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对比 放化疗组RR 80.00%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放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00%与单纯放疗组的24.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食管癌是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可知,男性发病率、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且发病部位以食管中段为主,高发区域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即食管癌的发病因素还受种族、地域、生活环境的影响[5]。一般情况下,吸烟、酗酒、摄入过多的亚硝酸盐、过于肥胖、患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等癌前疾病、遗传、真菌感染等因素均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病率[6]。临床表现方面,随肿瘤对食管及周围组织、器官的侵损,患者会逐渐出现吞咽困难、持续性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病症,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状态、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因此人们需重视食管癌的防治工作,一旦确诊需采取积极诊疗措施,以控制病情,提升生存率[7]。

临床中,部分食管癌患者以单纯放疗治疗为主,但单一放疗治疗易出现放疗后复发迹象,所以为提升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拟将再程放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同步化疗治疗方式应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放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00%与单纯放疗组的24.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在放疗基础上加上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进行同步化疗治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这主要是因为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属抗微管药物,可通过促进微管蛋白二聚体中微管聚集,达到稳定微管系统、阻止肿瘤细胞转移扩散的目的。由于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可经肝肾代谢排除,因此与单纯放疗治疗相比,再程放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同步化疗治疗的不良反应不明显,用药安全性较高[8]。放化疗组RR 80.00%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联合治疗能达更好的临床疗效,这主要是因为放疗治疗能通过向肿瘤病灶处放射特定的X 射线、电子线,达到消除肿瘤细胞、减小肿瘤体积的治疗目的。若在放疗基础上加上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进行同步化疗,能通过抑制微血管生成,达到抑制肿瘤细胞扩散、转移的目的,提升治疗效果[9]。朱林等[10]的研究中,针对食管癌患者接受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其研究数据可知,接受联合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其疗效为RR 的患者更多,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同步放化疗能达更好的临床疗效,且诊疗安全度较高。同时其研究论述中也有明确提及,同步放化疗能提升肿瘤疾病的局部控制率,这对提升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率均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进一步控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复发率,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再程放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几率,且诊疗安全度较高,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过多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紫杉醇放化疗白蛋白
新辅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紫杉醇的工业化生产设想
白蛋白不可滥用
紫杉醇过敏反应3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