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6-17郭皓宇易艳容王俊申月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7期
关键词:肝细胞炎性肝功能

郭皓宇 易艳容 王俊 申月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指由除酒精以外的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化病变,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肝细胞脂肪浸润。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NASH 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之后的第二大肝病,长期发展可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生恶变,严重损害患者健康[1]。临床研究显示,NASH 的发病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遗传等有关,尤其是肥胖人群更易出现脂质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但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2]。临床治疗NASH 的首要任务在于减肥、减脂和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代谢综合征,保护肝功能[3]。目前,本病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临床将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等手段作为控制体重和减脂的基础治疗方法,但仍需配合用药进行综合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抑制肝细胞脂肪化、保护肝细胞、修复肝细胞膜、抑制炎症有良好效果。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修复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有一定作用[4]。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综合方法治疗NASH 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治疗的84 例NASH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 例。观察组男22 例,女20 例;年龄26~74 岁,平均年龄(42.3±10.6)岁;病程6 个月~10 年,平均病程(4.6±1.8)年。对照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24~75 岁,平均年龄(42.8±10.9)岁;病程6 个月~12 年,平均病程(5.1±2.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均经B 超、血生化等检查确诊为NASH;B 超检查伴有弥漫性脂肪肝的典型征象;肝功能指标中ALT 高于正常值1.5 倍,持续超过4 周;无长期饮酒史;近2 周内未服用过NASH 相关治疗药物。排除标准: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严重心脑肾疾病、精神或意识障碍、药物过敏等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适度增强运动量等基础治疗,控制每日摄入热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类食物摄入量,增加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全谷类食物摄入量,避免久坐,采用低强度、长时间有氧运动,30~60 min/次,1~2 次/d。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10],2 粒/次,3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264)200 mg 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d[5]。共治疗4 周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血脂指标、氧化应激指标。①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AST、ALT、ALP、γ-GT,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采用速率法测定AST、ALT、ALP,重氮比色法测定γ-GT;②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IL-6,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③治疗前后测定血脂指标、氧化应激指标,采用酶学方法测定TC、TG,比色法测定MDA、SOD。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血脂、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复查B 超肝管状结构清晰,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远场回声衰减消失;有效: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ALT、AST、总胆红素(TBiL)降低>50%且小于正常上限2 倍,血脂指标有所下降,复查B 超肝管状结构清晰,近场回声密集增强不足肝脏面积的1/3,远场回声衰减消失;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血脂、肝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善,复查B 超肝管状结构模糊,近场回声密集增强小于肝脏面积的1/2,远场回声存在衰减[6]。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AST、ALT、ALP、γ-G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ALT、ALP、γ-G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U/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U/L)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NF-α、IL-1、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1、IL-6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TC、TG、MDA、SO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MDA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NASH 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积极运动锻炼是本病基础的治疗方法,同时控制血糖、血脂、抑制胰岛素抵抗,给予降脂、保肝、抗肝纤维化等综合治疗,对控制病情、改善肝功能有重要意义[7]。

多烯磷脂酰胆碱是NASH 常用治疗药物,主要成分为多聚磷脂酰胆碱二酰甘油或多聚乙酰卵磷脂,能够增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流动性,增加对TG 的摄取及代谢能力,促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转变为HDL-C,减少脂质在肝脏的沉积以及肝细胞脂肪化,改善肝脏对脂肪的代谢,保护肝细胞功能,促进肝细胞损伤修复以及肝细胞再生,减少肝细胞凋亡[8]。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保护肝细胞膜,增强肝酶活性,有助于保护肝细胞功能,同时可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肝细胞氧化损伤,改善肝脏解毒功能,可抑制肝细胞变性、凋亡[9,10]。外源性补充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对抗自由基损伤,保护SH 蛋白酶,恢复肝内各类酶的活性,保护肝细胞膜,维持肝细胞的正常代谢,抑制NASH 病情发展[11,12]。

综上所述,综合方法治疗NASH 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抑制炎症及氧化损伤,降低血脂,对改善病情、抑制脂质在肝脏沉积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肝细胞炎性肝功能
综述:肠道微生物与炎性肠病间的关系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