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2022-06-17杨玉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7期
关键词:眼轴屈光度塑形

杨玉芳

近视是青少年常见眼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2021 年公布的青少年近视率为52.7%。且不同年龄段发病率不同,高中阶段高达80.5%,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眼健康和身心成长,近视已成为国病,近视防控迫在眉睫。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发育、用眼过度、调节等有关,目前尚无确切治愈方法,如何提高青少年近视的防控效果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框架眼镜是矫正视力的常用方法,但无法控制近视的进展[1]。近年来,角膜塑形镜得到推广应用,通过夜间佩戴,直接接触角膜,通过眼睑的正向压力和泪液的负向吸引力,改变角膜上皮细胞的分布,一方面,可改变中央角膜曲率,降低近视度数,使物像成像在中央视网膜上,提高日间裸眼视力,大多数可达到不佩戴就获得清晰视觉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周边视网膜上成像是在视网膜前面,而视网膜有向物像靠拢倾向,从而抑制眼轴增长,达到近视控制效果[2]。随着角膜塑形镜的发展,角膜接触镜设计技术、高透氧性材料的应用,使得角膜塑形镜的性能明显提升,Dreamlite 塑形镜针对生长发育期青少年眼睛动态变化的特性和规律,具有多曲面设计的特点,可在镜片和角膜之间形成一层泪液膜,重塑健康角膜形态[3]。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 年5~8 月在本院眼科治疗的214 例青少年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2 例,131 眼)及对照组(142 例,277 眼)。观察组男32 例,女40 例;年龄8~16 岁,平均年龄(10.6±2.1)岁。对照组男67 例,女75 例;年龄8~16 岁,平均年龄(10.4±2.3)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裸眼视力在0.05~0.60,矫正后可达4.8~5.0,单/双眼等效球镜屈光度在-1.0~-5.0 D,散光<1.5 D,双眼屈光参差<1.5 D,诊断为真性近视;年龄8~16 岁;无高度近视遗传病史;既往无角膜接触镜佩戴史。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部疾病、严重躯体疾病、有角膜接触镜配戴禁忌等。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由工作经验丰富的眼科医师和验光师进行严格的眼部检查,测定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进行电脑验光、散瞳验光,测定眼压,IOLMaster 测量眼轴、Memont 角膜地形图仪进行角膜数据采集、裂隙灯检查眼表、角膜上皮荧光染色、泪膜破裂时间等,在医生主导,验光师辅助下依据检查结果进行试戴片选片、试戴评估并制定参数,以镜片中心定位理想,瞬目后镜片移动度1~2 mm,无旋转运动,荧光素钠染色显示4 个弧区分界清晰为适配状态[4]。对照组使用梦戴维塑形镜,观察组使用Dreamlite 塑形镜,每天夜间配戴 8~10 h,保证白天裸眼视力≥0.8,日常以0.1%玻璃酸钠滴眼液作为润眼液,在佩戴前后使用,由专业人员指导配戴及保养镜片的方法及注意事项[5]。

1.3 观察指标 佩戴后6、12 个月来院复查,有特殊情况适当增减复查次数,记录相关数据,检查内容包括屈光度、眼轴长度增长量、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统计有无角膜上皮缺损、角膜上皮点状混浊、角膜炎症、感染等并发症,并比较患儿佩戴舒适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佩戴前及佩戴后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增长量比较 佩戴前,两组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佩戴后6、12 个月的屈光度明显低于佩戴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佩戴后6、12 个月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增长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佩戴前及佩戴后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增长量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2.2 两组佩戴前及佩戴后的裸眼视力及角膜曲率比较两组佩戴前及佩戴后6、12 个月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佩戴前及佩戴后的裸眼视力及角膜曲率比较()

表2 两组佩戴前及佩戴后的裸眼视力及角膜曲率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佩戴舒适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角膜上皮缺损6 眼,均为2 级以下角膜点染;对照组角膜上皮缺损12 眼,11 眼为2 级以下,1 眼为3 级。观察组佩戴舒适率96.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佩戴舒适率比较[眼,眼(%)]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且可能影响我国航空、航天、边防等事业人才储备。青少年近视的发病与遗传及后天环境相关,后天性因素主要包括青少年学习任务重、用眼过度、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等。近视的防控,早期主要以预防为主,若发展为真性近视,一般是不可逆的,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是以控制度数增长为主。

早期明确有无假性近视,给予针对性治疗是抑制近视发展、延缓近视度数增加的主要方法。若给予睫状肌散瞳验光后诊断为假性近视,一般以行为干预、科普教育、建立屈光档案定期复诊为主;若诊断为真性近视,以往主要是佩戴框架眼镜来纠正视力,但对于近视无治疗作用,无法控制视力进一步衰退、度数进一步增加。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的夜戴型硬性角膜接触镜,近年来逐步在青少年近视控制中推广,具有无创、可逆性矫正视力,达到白天脱镜获得良好视觉体验并有效控制度数增长的特点。其材料具备高透氧性,可连续过夜佩戴;设计特殊,内表面设计为逆几何形态,通过镜片机械压迫、泪液负压机制和眼睑压迫作用吸附在角膜表面,在不同区域对角膜塑形,使中央角膜表面从弯曲变得平坦,从而降低角膜屈光度,提高裸眼视力[6]。同时角膜与镜片之间的泪液也可提供一定液压,促使中央角膜更为平坦、旁中央区更陡峭的形态,形成离焦效果,达到减缓近视度数增加的目的。常规的梦戴维塑形镜因镜片生产为非全程全自动,部分工序需要人工参与,镜片生产后可能与理想状态存在误差,舒适度相对较差[7,8]。而Dreamlite 塑形镜的设计以青少年眼表特征及眼动态变化为依据,具有多曲面的特点,佩戴舒适度更好,易于接受,更适合敏感青少年佩戴。

综上所述,Dreamlite 塑形镜和梦戴维塑形镜在矫正近视及近视控制方面临床效果相当,都能有效矫正视力和屈光度,控制眼轴长度增长,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矫正近视、控制近视增长的有效安全的方法。但Dreamlite 舒适度高,佩戴者易于接受,对于敏感型患儿,可作为优选。

猜你喜欢

眼轴屈光度塑形
低色温光源为预防近视提供新方法
眼轴测量监控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凸吗?
调整切削屈光度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研究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视力、屈光度、眼轴及泪膜影响研究
阿托品与复方托吡卡胺在儿童验光的差异比较
不同仪器测量角膜曲率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的对比分析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美女塑形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