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电力公司需求的省属院校电气专业发展空间分析

2022-06-15周平曹成茂龙凤兰马宾王硕刘权马德贵吴扬宋彦廖娟王玉伟

教育现代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省属代表性农业大学

周平,曹成茂,龙凤兰,马宾,王硕,刘权,马德贵,吴扬,宋彦,廖娟,王玉伟

(安徽农业大学 工学院,安徽 合肥)

一 引言

面向产业需求对传统专业进行升级改造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1-2]。以笔者所在的安徽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以下简称电气专业),该专业2009年首次招生,2015年获批校级特色专业立项,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2020年入选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一方面围绕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工类人才需求,构建电力系统培养方向,另一方面围绕“双碳”战略下学校农业电气化学科发展需求,交叉融合构建电动农机所需的储能与管理、电子电气和控制类课程模块。为进一步分析该专业面向地方电力公司谋发展的潜力,论文选取了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历年公开的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数据,分析筛选出该公司同期省内外代表性生源高校,并从其历年在皖招生本科生质量、发展条件和外部评价等多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探究了非优势学科省属院校电气专业面向地方电力公司需求转型发展的空间与对策问题。

二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招录电气类专业毕业生来源情况分析

(一) 毕业生来源总体特征

依据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公布数据[3-13],该公司2016-2020年期间共从全国370所高校公开招录了4023名电气类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统计分析毕业生来源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1)毕业生全部来源省内省属高校、省外省属高校和部属高校,三者比例非常接近,分别为34.40%、33.21%和32.39%;(2)毕业生来源高校层次上以省属高校为主导,约占总数的67.61%;(3)来源高校驻地以安徽省外为主,约占总数的56.33%。

表1 毕业生来源总体情况

(二) 毕业生来源具体特征

依据信息公开数据进一步统计分析,毕业生来源具体情况如下:(1)省内省属院校共涉及29所,从每校平均录取48人,录取高于该值的高校分别是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等9所高校(为便于比较,下文省外省属和部属高校均分析了数量靠前的9所高校情况),9校合计占比高达26.35%,占全部省内省属的76.60%;(2)省外省属院校共涉及247所,从每校平均录取6人,录取高于该值的高校分别是上海电力大学、三峡大学、和东北电力大学等56所高校,数量靠前的9个院校合计占比达12.43%,占全部省外省属的37.42%;(3)部属院校共涉及94所,从每校平均录取14人,录取高于该值的高校分别是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等16所高校,数量靠前的9个部属院校合计占比达21.68%,占全部部属的66.92%。毕业生主要来源高校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毕业生主要来源高校分布情况

综上分析发现:(1)省内省属高校电气专业生源向安徽电力有限公司供给严重不足,仅占该公司全部录取毕业生的34.40%;(2)省内省属院校和部属院校生源集中程度高、省外省属院校生源集中程度低。

为便于下文比较分析研究,从表2中的毕业生主要来源高校中选取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和东南大学等5所高校作为部属代表性高校;选取上海电力大学、三峡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和长沙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作为省外省属代表性高校;选取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作为省内省属代表性高校,同时,鉴于安徽建筑大学与安徽农业大学位于同一城市、办学同一层次,把其也纳入省内省属代表性高校中。

三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性生源高校电气专业在皖招生本科生生源质量

图1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性生源高校电气专业在皖近年招生成绩情况[16],其中a为部属高校,b为省外省属院校,c为省内省属院校。比较安徽农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与各类代表性高校在皖历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结果如下:

图1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性生源高校电气专业在皖近年招生成绩情况

(一) 与部属院校的生源质量差距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与东南大学电气专业在皖历年录取平均分差别近五年始终保持在115分以上;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和河海大学电气专业在皖历年录取平均分差别近五年始终保持在85分以上;与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等电气专业在皖历年录取平均分差别近五年始终保持在62分以上。与部属院校的生源相比发现,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差距显著,态势常年稳定。

(二) 与省外省属院校的生源质量差距分析

2015年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在皖录取平均分与上海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的差距约在10~15分;2020年与上述学校的平均分差距拉大到72分、40分和40分;2015年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在皖录取平均分与三峡大学和南京工程学院的差距分别为40分和26分;2020年为24分和34分。与省外省属院校的生源相比发现,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只有与三峡大学在皖录取平均分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与其他各校的生源质量总体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 与省内省属院校的生源质量差距分析

2015-2020年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在皖录取平均分与安徽大学差距常年稳定在45分左右;2015年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在皖录取平均分与安徽工业大学和安徽建筑大学的差距分别为23分和15分;2020年为10分和4分,差距显著缩小;2015年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在皖录取平均分与安徽理工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的差距分别为2分和3分;2020年为超出16分和18分。与省内省属院校的生源相比发现,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只有与安徽大学在皖录取平均分差距显著且稳定;与安徽工业大学和安徽建筑大学的生源质量差距已大幅缩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对安徽理工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呈现领先态势。

相比之下,从本科生源质量来看,相对于安徽农业大学,代表性部属院校本科生源质量优势明显;代表性省外省属院校本科生源质量具有一定优势;除安徽大学外,其他代表性省内省属院校本科生生源质量交错。

四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性生源高校电气专业发展条件与外部评价

表3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性生源高校电气专业发展条件与外部评价情况统计,呈现如下特征。

表3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性生源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发展情况

(一) 部属院校和省外省属院校电气专业发展条件与外部评价分析

1.办学悠久,学科基础好,教学资源丰富,水平高。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性生源部属和省外省属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大多数诞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前期,经历了与国家社会需求深入融合、协同发展的过程,并积累了大量优质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形成了优势的办学条件。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除南京工程学院外,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性生源部属和省外省属高校电气工程学科均进入榜单[17]。截至2020年12月底,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性生源部属和省外省属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已经全部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8]。

2.“双一流”和“双万”建设背景下,领先优势将持续增加。在新时代“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等建设项目支持下,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性生源部属和省外省属高校电气工程学科和专业的领先优势将愈发明显。截至2020年12月底,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性生源部属和省外省属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全部入选2019年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

(二) 省内省属院校电气专业发展条件与外部评价分析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性生源省内省属院校电气工程学科均未进入榜单。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一流专业建设方面,省内省属院校仅安徽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他均未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仅安徽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分别入选2019年度、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

综上分析,部属院校和省外省属院校电气专业起步早,积累充分,发展条件优越,外部评价高;省内省属院校大多发展条件不一,外部评价不高。相比之下,安徽农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更是存在着办学起步晚、学科弱、经验少、积累不足等发展条件和外部评价不充分等系列难题。

五 面向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发展空间分析与对策探索

(一) 发展空间分析

从市场需求侧来看,一方面,现阶段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每年人才需求量大且安徽省属高校电气专业向该公司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社会主要动力设备向电气化转型,电网领域所需的电气类专业人才将长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因此,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的稳定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给安徽农业大学及省内其他院校电气专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广阔的外部空间和机遇。

从高校毕业生供给侧来看,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来源部属院校的毕业生占32.39%,来源高度集中,56.6%集中在5所代表性部属高校,且这几所代表性高校的本科生源质量、发展条件和外部评价明显高出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一筹,因此,这部分供给对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不构成竞争关系;公司来源省外省属院校的毕业生占33.21%,来源相对分散,仅30.83%集中在5所代表性高校,该类型代表性院校的生源质量发展条件和外部评价也好于安徽农业大学,由于集中度不高,就面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而言,该类型某一具体高校对安徽农业大电气专业的竞争影响有限,但其办学经验却是对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有良好的借鉴价值;公司来源省内省属院校的毕业生占34.40%,来源高度集中,55.0%集中在6所代表性省内省属高校,除安徽大学具有明显优势外,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与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基本处于同一层次,因此这几所省内院校向电网安徽电力有限公司输送人才的能力会对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构成直接的竞争关系。从本科生源质量来看,安徽农业大学与安徽工业大学和安徽建筑大学持平,略优于安徽工程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从办学条件来看,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建筑大学相似,弱于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从外部评价来看,几所院校均处于同样水平。

因此,面向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发展空间一方面是电力公司的增量空间,但数量不大;另一方面是办学层次相近院校所占领的存量空间,这个是主要的上升空间,如办学层次相近的安徽理工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近5年生源质量均弱于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近5年向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输送了392人,远超出安徽农业大学的67人。

(二) 发展对策探索

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要定位于培养满足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需求的人才,在办学定位与发展上应该遵守下列对策:(1)明确发展定位。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电力系统方向结合生源来自县乡特点重点培养电网中县域(含乡镇)电力系统所需的电气应用人才,与安徽大学等域内外优势电气专业定位大中城市电网形成错位;(2)兼容并包,做好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吸取长沙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和南京工程学院等省外省属院校电气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先进理念,并包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和安徽建筑大学等省内省属院校的优势经验,迎合本校电气专业生源的成长规律,覆盖国家电网考试大纲,满足了国家电气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要求和工程教育认证等要求;(3)充分用好国家级电气类课程共享教育资源。全面借助国家级一流程课(精品课程)等开放资源,吸收消化、创新融合,破解弱学科背景下师资教育能力不足、知识陈旧等弱项,不断缩小了与其他传统工科院校的电气专业师资教育能力差距;(4)充分利用VR系统实现电力系统全过程仿真,克服传统实践高危性和设备投入资金大难题。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全面不断提高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实践条件;(5)围绕内涵发展,集中力量,创新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电力系统工程能力为核心的工程教育研究;(6)发挥学校省城驻地优势,做好招生与电网方向就业宣传,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

六 结果与讨论

(一) 结果

表4 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学生近三年入职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情况统计

遵循上述培养方向和发展对策,安徽农业大学修订实施了新的电气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践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他文详述)。依据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2019-2021年公开招录数据[10-15],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进入该公司就业的人数及其占当年毕业生的比率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1年较2019年人数和比率增幅分别达63.64%和78.81%,较好地验证了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面向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需求的办学定位和发展对策是有效可行的。

(二) 讨论

随着省属各院校电气专业对面向电网方向培养规律的认识加深,这种面向产业需求的域内外专业之间的竞争将越发激烈,最终各类院校进入电网企业的结构与比例将逐渐稳定下来,在此之前这段时间为专业实施升级改造的黄金时间,必须紧紧抓住;此外,除了面向电网产业需求升级改造专业外,电气专业转型升级还应该结合“双碳”背景下,与所在学校的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出新的领域,例如,安徽农业大学电气专业与农机融合发展电动农机中急需的储能、电子电气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这样电气专业建设与发展更易获得所在单位的支持。

猜你喜欢

省属代表性农业大学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三季度陕西省属企业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闽台地区代表性道地药材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属出资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
중국인 학습자의 한국어 발음에서나타나는 오류 분석 연구―홑받침 발음오류를 중심으로
2015 级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状况调查概述——以某地14 所省属本科院校预科生为例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勉冲·罗布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