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落实思政教育的思考

2022-06-15姜岩峰张曙斌汤思达强天于平平

教育现代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微电子专业课程江南

姜岩峰,张曙斌,汤思达,强天,于平平

(江南大学 物联网工程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江苏 无锡)

一 落实思政教育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1]。为了提高中国高校教育水平的发展,同时为了促进国家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显得非常重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方针与指导意见,对于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在这一重大背景下,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实施人员,每一个高等学校的教师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江南大学位于江南重镇无锡,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区域,是我国集成电路发祥地,在微电子产业方面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发展潜力。作为地处无锡的江南大学微电子专业,在专业建设的时候,更应该在国家和教育部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专业特色,认真研究和思考江南大学微电子专业应该承载的使命和责任,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微电子教育工作的发展特点[2-6]。

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2]:“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这一观点直接将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出来,直接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工作的关键点非常清晰地强调出来,非常明确指出专业课教师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思政教育”。对于江南大学微电子专业的教师来说,在强调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在课堂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元素。

江南大学微电子学专业在2020年修订教学大纲的时候,在课程体系和指标点的分解工作中,在原有工程教育认证的12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第13条指标体系——“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的修订及教学内容的补充工作中,通过落实第13条指标点,将课程思政落实到专业教学体系中,在若干专业课程中设置了“强支撑”“中等支撑”和“弱支撑”,使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形成互动的作用关系。

江南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国际和国内微电子专业发展形势,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相关教学改革工作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为培养新时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形成了系列化思政教育内容。

按照江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制订了“专业思政融入教学指南”,为专业全面提升教师思政能力、全面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具体指导,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江南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思政融入教学”工作指南

二 微电子专业课程特点与思政教育的落实

近年来,我国微电子领域面临愈发艰难的挑战。2018年开始,美国通过制裁中兴通讯和华为等公司,从而打击我国的科技崛起之路。在如此的重压之下,国内外许多媒体对我国的微电子行业不甚看好,更有不少外媒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对我国微电子行业冷嘲热讽。作为微电子专业的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要有比以往更加坚定的态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近几年频频出现的此类事件,并传达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尽早转变国家处于窘境的局面。因此,落实思政教育,就要充分发掘微电子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并将其融入专业课程的教育、实践环节等方方面面,在进行专业知识教授的同时,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传授专业知识,还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和补充,力争做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从而达到新时期微电子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7]。

(一) 江南大学微电子专业的课程特点

江南大学微电子专业培养的学生,以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与集成电路应用为主要方向,在现代电子信息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构成电子信息系统的基石,为各个系统提供硬件基础。

微电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半导体材料上构成的电路及系统,包含了物理类相关课程,如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等;另外还包含了电路类课程,主要有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工艺。结合新时期专业教育的要求,在修订2020年培养目标的时候,在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强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相关领域的工作中去,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通过本专业的培养,成为微电子领域的技术人才。

(二) 专业思政教育的设计思路

按照表1所示的“专业思政教育融入指南”的指导下,开展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设计。主要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设计思路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时,包含课程知识、实践能力和思想道德等内容,而思想道德的建设,包含政治信仰、社会责任、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具体的思政内容。课程知识、实践能力和思想道德共同构成教学目标。通过这些内容的传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8]。

微电子专业领域发展迅猛,日新月异,专业课程的任课老师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坚持学习的习惯,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拓宽专业领域的视野,同时也要不断强化思政意识的培养[3],与时俱进,勇于挑起历史的重担,强化专业课教学的政治责任[4-8]。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主动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自觉进行言传身教。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在课堂教学、毕业要求等方面进行闭环修订,并以教学大纲为依照,提前设计并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并接受当代中国年轻人应当有的理想和信念,成为学生思想上的领路人。

(三) 江南大学微电子专业思政教育的具体实施

为了具体贯彻专业思政教育,江南大学微电子专业的思政教育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修订教学大纲阶段

该阶段由任课教师修订所承担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案,在修订过程中,结合国家发展形势和历史沉淀,提炼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在教案中形成文字记录;

2.教学内容设计阶段

通过第一阶段的梳理,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容;

3.课堂管理设计阶段

在课堂教育实施过程中,将知识教育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将教育形式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合理配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4.总结和反馈阶段

为了及时总结课程思政的效果,需要通过阶段性总结和反馈,持续改进思政教育的建设效果。

三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思政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在江南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上面提到的四个阶段为建设思想,通过每位专业老师的课程建设,将思政教育改革开展并落实到大学生的培养工作中。

在江南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落实思政教育过程中,针对专业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相关主要落实工作的主要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江南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实信息

下面以专业核心课《电路与电子技术》为例,说明本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一) 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江南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含《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两部分基础知识,主要讲授48课时,另外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包含16课时的专业实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后续的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和工程应用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 课程育人教改方法及成果成效、教学资源建设及运用

本课程主要运用以下教改方法:

1.案例驱动教学。

精选特色化案例,结合案例展开讨论、延伸、总结,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元素。打造课程教学案例库,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加深对课程内容理解。

2.翻转课堂。

为了帮助同学建立“主动学习”的观念,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采用课前学习的形式,老师提前提供电子资料,并提出要讨论的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前查阅专业资料,并积极组织线上讨论。在课堂内容的组织上,更多采取引导式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开展讨论,并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获得有效结论。

3.课程网站建设。

将课程的网站进行建设,重点是课程内容的建设,课程内容不仅仅是教学课件,还包含作业及答案、课外习题及答案、网络优质资源、课堂教学讨论录像等。

4.改革考试考核方式。

在考试考核中,根据教学大纲及所支撑的指标点,明确各个指标点的考核比例和考核方式,尤其对于思政教育指标点的考核,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的安排上,需要重点突出能力和知识的考核等方面。

(三) 教学资源建设及运用

1.在本课程的建设中,采用资源多样化原则,除了基本的教学文件、教学视频,还有录像、实验指导手册,以及相关电路的设计案例和电路图。

2.建设专业课的网站,内容包含课程视频及实验操作指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实践应用能力。

3.针对工程性问题,开展引导及课堂讨论,发挥学生认真思考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评价。

4.在工程案例的讲解过程中,重视案例讲解,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中,解决思政课程“孤岛化”问题。

5.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收集资料制作典型的案例库和示例电路,便于学生自学和练习。

6.改进课堂管理,强调师生互动,增强学习效果。

7.借助社交软件和学习群,开展线上讨论及答疑工作,借助仿真软件、多媒体应用、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上系列教学改革,证明在思政教育中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达到预期效果。

四 专业思政教育的改革效果

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微电子专业教师拓展了专业教育的内容,专业教育的内涵得到了拓展,不仅包含课程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包含思政教育的内容。这个改革在专业人才素质教育方面,更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在进行专业思政教育改革的工作过程中,本专业同时开展了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在对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指南的12条指标点的梳理以及建设工作中,我们发现,专业思政教育的认真执行,很大程度上和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是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在工程教育方面,专业思政教育承担着多个指标点的建设任务。对于相应能力的达成度的提高,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专业培养能力的不断提高。

例如,本专业工程教育体系中的第8个指标点的设计,在开展专业思政教育后,我们及时修订了相关指标点的支撑课程及其对应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第8点“职业规范”的达成度得到明显提升。而在开展专业思政教育之前,绝大部分课程都是思政课程,原来的这个指标点的达成度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通过这次修订,这个指标点对应的达成度得到明显提升。

五 结语

在落实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工作中,按照国家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将思政教育贯穿整个大学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对于人才思政素质的培养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成才之前先成人,思政教育的落实十分必要。与此同时,也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能力,只有思想上进,品行端庄的老师才能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才能教育出真正的人才。

江南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开展思政教育改革中,开展了系列的教学改革,通过制订微电子专业思政教育改革的方法,分四个阶段将每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辨能力。可以看出,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利用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育人,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

总之,针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课程的特殊性,探索“智德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微电子专业课程江南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微电子封装器件热失效分析与优化研究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灵动微电子秋季发布会成功举办,引发产业热捧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高校非微电子专业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课程实践
新技术 新平台 迎接节能时代的到来 杭州士兰微电子为节能减排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