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拉克东巴油田Khasib层水平井定向钻井技术实践

2022-06-15周庆刚

西部探矿工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井眼钻具钻杆

周庆刚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413)

东巴格达EBS 油田S2 区块浅层发育褐色泥岩,中部发育盐岩、石膏和白云岩,下部以石灰岩为主,其主力油层为Tanuma 层和Khasib 层。2019 年初开始规模化钻井作业,开发目的层以Khasib层为主,计划井型多为水平井。EBSK-8-2H井作为第一口Khasib层水平井,钻井施工过程中,第一次钻进Tanuma 层底部泥灰岩夹层时发生坍塌卡钻;侧钻后第二次钻进相同地层时再次发生坍塌卡钻,该井最后改为直井完钻。此后Tanuma 层底部泥灰岩成为Khasib 层水平井钻井最大障碍,业主也为此暂停Khasib层水平井开发方案,目标转向Tanuma 层水平井或Khasib 层定向井。本文以EBSK-5-5H 重点井为例,介绍了Khasib 层水平井技术难点,及技术攻关和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EBSK-5-5H 井成功的现场实践为开发东巴油田Khasib 层水平井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1 Khasib层水平井技术难点

Khasib层水平井钻井技术难题就是如何维护上部泥灰岩稳定,实现安全钻穿泥灰岩层后水平段着陆。通过EBSK-8-2H井钻井复杂情况分析以及后续针对性课题研究结论得出,泥灰岩层钻井技术难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1 定向施工难度大

根据力学平衡原理,井壁坍塌风险随着井斜角增大而增加。EBSK-8-2H井两次坍塌卡钻井段井斜角分别69.3°和77.3°。由于Khasib主力产层与Tanuma底部泥灰岩层底界的垂距仅为23m,使得泥灰岩井段的井斜角没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这为泥灰岩层定向钻井施工带来极大的挑战。

1.2 泥灰岩井壁失稳

Tanuma层底部发育约29m厚度的泥灰岩,通过对该地层岩芯进行研究可知,一方面该段泥灰岩层理发育明显,胶结性极差,当钻井液密度无法平衡内应力时快速膨胀分解;另一方面在电子显微镜观察下裂缝较为发育,促进泥灰岩吸水后膨胀,加剧垮塌。

2 技术难点的分析研究

针对东巴作业区Khasib层水平井施工中遇到的难点及取得的施工经验,为了更好地为后续在S2区块钻井提供借鉴和施工经验,对该区块的技术难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1 井眼轨迹方面

(1)在水平井设计中,造斜点适当上移、适当延长视平移从而降低造斜率。

(2)地质方面准确预测,避免因调整靶点垂深从而导致造斜率增大、带来井下施工风险的隐患。

(3)优化轨迹设计,页岩段下部狗腿度调小,在进入小狗腿度段前起钻甩掉螺杆和定向仪器,更换微增钻具组合,用牙轮钻头盲穿页岩段,通过页岩层后,下套管封固页岩段,以保证下部无后顾之忧。

2.2 页岩的不稳定性

在改善泥浆性能的同时,优化井眼轨迹设计,在Tanuma层页岩段尽量设计成稳斜或者狗腿较低,保证安全快速钻过该页岩层,降低页岩的失稳坍塌几率。保证上部井眼施工时的划眼次数,确保返砂量和及时修整井壁,为快速穿过下部页岩层打好基础。

3 EBSK-5-5H井的现场实践

通过Khasib 层水平井钻井技术难题的技术攻关,在EBSK-5-5H井的钻井实践过程中通过改进井身结构设计、优化井眼轨迹、改进钻井液配方、优选钻头以及钻具组合、完善定向技术措施,和精细井眼轨迹控制等办法,成功地完成东巴油田第一口Khasib层水平井。

3.1 井身结构设计与井眼轨迹优化

本井为四开,三维水平井且扭方位角度大于80°,采用直—增—稳—增—稳五段制井眼轨迹,针对S2区块地质特点,井身结构设计上重点考虑了压稳地层的同时兼顾储层保护,实现泥灰岩安全钻进,并尽可能缓解岩屑床积累和降低施工摩阻。井眼轨迹如图1所示。

图1 井眼轨迹设计图

(1)三开设计直增稳方案,定向狗腿度6.0°/30m,井斜42°前完成穿靶方位调整。

(2)前期定向狗腿度6.0°/30m。

(3)T8层设计微增1.0°/30m。

(4)四开定向狗腿度7.0°/30m。

3.2 钻井液设计

依据泥灰岩坍塌机理研究成果,对现场用KCl 聚磺钻井液进行了改进,优选出聚胺抑制剂ULTRAHIB替换原配方中的AP-1,并引入纳米封堵剂Nano-Seal,形成了钾氨聚磺纳米封堵钻井液,流变性稳定,失水量降低。钻井液改进前后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钻井液改进前后性能对比

3.3 钻具结构的优选

针对不同井段的技术难点、特点分析,通过优选钻具结构和降摩减阻措施,针对不同工况采用不同的钻具结构。

(1)增斜段:∅215.9mm 钻头+ ∅172mm 螺杆+∅178mm 浮阀+∅172mmMWD+∅172mm 无磁钻铤+ ∅127mm 无磁加重钻杆+∅127mm 加重钻杆+∅165mm 震击器+ ∅127mm 加重钻杆+∅127mm 钻杆+ ∅127mm加重钻杆+∅127mm钻杆。

(2)微增段:∅215.9mm 钻头+ ∅212/210mm 稳定器+∅178mm 浮阀+∅172mmMWD+∅172mm 无磁钻铤+ ∅127mm 无磁加重钻杆+∅127mm 加重钻杆+∅165mm 震击器+∅127mm 加重钻杆+∅127mm钻杆+ ∅127mm加重钻杆+∅127mm钻杆。

(3)定向段:∅152.4mm 钻头+120mm 螺杆+∅120mm 浮阀+∅120mmLWD +∅120mm 无磁钻铤+∅88.9mm加重钻杆+∅88.9mm钻杆+∅88.9mm加重钻杆+转换接头+∅127mm 加重钻杆+∅127mm震击器+∅127mm 加重钻杆+∅127mm钻杆。

(4)水平段:∅152.4mm 钻头+∅120mm 螺杆+∅120mm 浮阀+∅145mm 稳定器+∅120mmLWD+∅120mm无磁钻铤+∅88.9mm加重钻杆+∅88.9mm钻杆+∅88.9mm 加重钻杆+转换接头+∅127mm加重钻杆+∅127mm 震击器+∅127mm 加重钻杆+∅127mm 钻杆。

采用了微增钻具组合,每根钻杆微增0.3°左右。2627~2643m 采用7~8t 钻压,钻时7~24min/m,顶驱转速60r/min。微增钻具组合,非常好地满足设计里对造斜率的要求,同时还可以采用钻压来对井斜微调整作用,保证了井眼轨迹的精确控制。

3.4 钻头优化设计

根据S2区块钻头使用情况统计,优选一开使用钻头FS2663;二开使用钻头TS1664PI,机械钻速大,单只钻头可完成二开进尺;三开使用钻头TKC56,机械钻速大,单只钻头可完成三开进尺;四开使用钻头T1665GU。钻头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钻头使用情况

3.5 定向施工难点分析

(1)地层夹杂页岩,且穿过页岩层后上部不断剥落。给定向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工具面不稳,整体摩阻较大,给施工带来了风险。如有稍大的页岩块在钻进过程中处于钻头、螺杆螺扶或钻具接箍处导致扭矩增大甚至憋停的现象。页岩层岩屑块如图2 所示。

图2 页岩层的返出的岩屑

(2)由于本井为Khasib 层三维水平井且扭方位角度大于80°,钻井液密度、粘度高。施工时的摩阻较大,且从2442m 开始有上提超拉现象,三开共处理卡钻2次。均为上部页岩剥落块。

(3)通过在定向钻进过程中工具面稳定情况、定向钻进速度、钻压和泵压等参数对比,页岩块较多时定向困难、摩阻大、托压严重。井底的清洁程度、页岩块的多少、大小等因素都影响定向时效。

(4)四开使用GE-LWD 测量电阻率和伽马数据。井斜探管无法调整到近钻头位置,导致测量井斜滞后距最大达到19.05m。再加上为了施工安全上提1m。井底需要预测井斜的距离超过20m,当发现井斜变化规律突变时无法迅速响应,增大了四开轨迹控制施工的难度。

3.6 定向施工技术措施

(1)通过优化钻具结构,优选钻井参数,在造斜段施工及时摸索钻具的造斜率,确保中靶,施工尽量多复合少定向,精细控制轨迹,确保轨迹平滑。

(2)优选钻头类型,保证钻头的侧切能力,提高钻具组合的造斜能力,同时改善井眼状况,可以提高造斜段的机械钻速。

(3)加强井眼轨迹控制,在页岩段尽量保持稳斜或者较低狗腿,保证安全快速钻过该页岩层,降低页岩的失稳坍塌几率。

(4)保证上部井眼施工时的划眼次数,确保返砂量和及时修整井壁,为快速穿过下部页岩层打好基础。

3.7 页岩层钻进措施

(1)加强地质监测,钻达Tanuma泥灰岩层前起出螺杆钻具,换单螺扶增斜钻具。

(2)调整钻井液性能,钻井液高密度、低滤失和适当的粘度和切力。

(3)泥灰岩段钻井参数:钻压20~80kN,转速40~60r/min,排量30~40L/s,开泵先小排量顶通,泵压正常后再逐渐增加排量,快速钻穿泥灰岩层。

(4)每打完一个立柱正向以50~70r/min 划眼2遍。泥灰岩层严禁定点循环。

(5)正常情况下上提钻具严禁倒划,如果必要倒划则控制转速20~40r/min为宜。

(6)钻穿泥灰岩层16m完钻,充分循环返砂,待返砂干净后短起至套鞋,然后通井。

(7)保持井内液柱压力:起钻要连续或定时灌浆,保持井口液面不降,减少抽吸压力。

(8)控制泥灰岩层起钻速度,发现井口液面不降或外溢,停止起钻,如有井塌征兆,务必小排量顶通,逐渐提高排量,中间不可停泵。

(9)下钻过程如井口不返钻井液,应立即停止下钻,开泵循环通井或划眼,恢复正常后继续下钻。

(10)通井到底后充分循环,待返砂干净后,井底泵入高粘。

(11)防粘卡措施:①降低摩阻系数不大于0.08;②钻具静止时间不能超过2min。

4 结论与认识

通过EBSK-5-5H 井的钻井实践,总结出如下经验与建议:

(1)在页岩易剥落地层,井眼净化问题是施工的重点。在满足井下仪器和螺杆钻具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用较高排量,提高岩屑上返速度;适当采用低转速钻进、高转速划眼的方式进行携砂,有效地破坏岩屑床,保证返砂效果,保证井眼干净。

(2)建议优化井眼轨迹设计,设计K层水平井时尽量设计成二维井型。如果无法满足也要尽量设计扭方位角度较小,同时造斜点尽量避开油层,避免前期造斜率不足导致更换钻具组合。

(3)采用优化井身结构设计,设计直—增—稳—增—稳五段制井眼轨迹,计算并应用近钻头扶正器微增钻具组合,优化井眼轨迹控制以及泥灰岩层钻井技术措施,克服了定向难度大以及页岩层脱落造成卡钻埋钻具等问题,成功地完成了伊拉克东巴油田第一口Khasib层水平井,为今后的Khasib层水平井施工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井眼钻具钻杆
闸板防喷器-窜动钻杆动态剪切机理研究*
复杂地层定点注浆加固工艺高压密封钻杆的研制
煤矿坑道钻机大直径钻杆上卸装置设计
摩阻判断井眼情况的误差探讨
超深水平井套管通过能力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加深小井眼钻井技术在海东1井的应用
长庆地区小井眼钻井技术
岩芯钻探复杂孔内事故处理技术
分析钻具的使用与管理
辛14—8HF井钻具事故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