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效果研究

2022-06-15刘珏蓬唐琪

人人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丁螺环利培精神分裂症

刘珏蓬 唐琪

(遂宁市民康医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疾病,该病的病因尚未明确,能够引起患者感知觉、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临床中较为常见,在青壮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正常状态下,多数患者能够维持正常的智能,但是在疾病发作后,患者常会表现出精神活动不协调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这时患者的自知力基本丧失,不仅给患者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还增加了家庭负担[1-2]。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引起精神活动衰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降低。目前,临床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常药物有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等,但是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不高,使得其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而且单一用药治疗的见效缓慢,很多患者无法坚持遵医嘱用药,导致疾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3]。因此,选择新药物、新靶点,或发现现有药物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作用,尽早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控制尤为重要。丁螺环酮属于抗焦虑药物,具有激动5-HT1A 受体作用,这种药物常被应用于焦虑症患者的治疗中,但是也有研究发现,该药物在认知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4]。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8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分析,采取利培酮联合盐酸丁螺环酮治疗,分析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0 年4 月~2021 年12 月收治的78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分析,将参与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观察组:男性18 例(46.15%),女性21 例(53.85%),年龄18~46(30.25±4.62)岁,病程2~22(10.36±3.04)个月。

对照组:男性19 例(48.72%),女性20 例(51.28%),年龄18~45(30.17±4.59)岁,病程3~21(10.27±2.94)个月。从两组的基本资料方面来看,两组的相似度较高(P>0.05),适合作比较。

纳入标准:(1)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符合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患者的临床资料齐全;(3)具备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4)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已有精神类疾病治疗史;(2)重度嗜酒;(3)对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4)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培酮治疗,使用方法:利培酮(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文字号:国药准字H20010309;产品规格:1mg×20s)口服,服药剂量在初期阶段为每天1mg,之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增加药物剂量,在14 天内将服药剂量增加至每天4mg~6mg,治疗8 周。

1.2.2 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盐酸丁螺环酮联合治疗,使用方法:盐酸丁螺环酮片(生产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文字号:国药准字H19991024;产品规格:5mg×12s×2板)口服,在首周治疗阶段,药物的使用剂量为每次5mg,每日3 次,第二周时药物使用剂量增加至每次10mg,每日3 次,在此之后,药物剂量仍需要增加,增加至每次20mg,每日2 次,治疗8 周。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对于存在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以及椎体外系反应的患者,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予以适量的镇静催眠药物、苯海索片。需要注意的是,认知功能测试必须要在药物服用超过12 小时的情况下进行。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精神症状展开评估。评估有3 个分量表,即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各项目采用1-7 分的7 级评分,分量表之和即为PANSS 的总分值,根据患者的得分来对其精神症状进行判定,分值越低即代表着患者的症状越轻。

(2)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根据PANSS 评分的减分情况来对疗效进行评定。减分幅度在75%及以上、50%及以上且小于75%、25%及以上且小于50%、小于25%分别代表着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量表共有7 个维度,题目有30个,各题目的分值为1 分,量表的总分值为30 分,根据得分情况来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文盲、小学、初中及以上的分值分别为大于17 分、>20 分、>24 分,分值与患者的认知功能呈正相关。

(4)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震颤、失眠、肝功能异常等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

根据表1 数据能够发现,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

注:t1/P1、t2/P2、t3/P3 分别代表着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治疗后比较。

项目 时间 观察组(n=39) 对照组(n=39) t1/P1 t2/P2 t3/P3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总分值治疗前 25.43±5.87 25.31±5.94 12.164/0.000 7.837/0.000 5.263/0.000治疗后 11.07±4.46 16.21±4.16治疗前 20.57±6.20 20.47±6.34 7.416/0.000 2.081/0.041 6.661/0.000治疗后 11.69±4.18 17.95±4.12治疗前 40.58±9.10 40.31±9.20 13.255/0.000 10.606/0.000 3.600/0.001治疗后 18.25±5.28 22.47±5.07治疗前 85.62±16.18 85.43±16.34 13.869/0.000 9.838/0.000 4.510/0.000治疗后 40.75±12.10 53.21±12.30

2.2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由表2 能够知道,两组的总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7%和76.9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n(%),例]

2.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

由表3 可知,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更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

表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9 20.34±2.07 23.92±1.03对照组 39 20.21±2.14 22.01±0.79 t 0.273 9.189 P 0.786 0.000

2.4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表4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例]组别 例数 震颤 失眠 肝功能异常 总发生率观察组 39 3(7.69) 4(10.26) 2(5.13) 9(23.08)对照组 39 2(5.13) 3(7.69) 3(7.69) 8(20.51)X2 - - - 0.075 P- - - 0.784

由表4 得出,在药物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3.08%、20.51%,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这类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患病后常会表现出精神活动不协调,并且多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障碍。精神分裂症不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其致死率、致残率也相对较高。认知功能障碍是首发精神分类症患者的独立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记忆、注意力障碍,给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损害。认知功能是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对其病情康复有着重要帮助。

目前,临床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利培酮是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单纯予以利培酮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盐酸丁螺环酮治疗的观察组相比较,在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症状等方面均是观察组的评分更低,治疗总有效率则是对照组更低,认知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这些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由此得知,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分析其原因在于,丁螺环酮能够激活中枢5-HT 受体,使得5-HT 神经递质作用被减弱,而且这种药物还具有极强的运动功能抑制作用,与其他传统抗神经系统药物相对比,在小剂量下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较小。

综上所述,盐酸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更好地改善其认知功能,减轻患者的精神症状,并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丁螺环利培精神分裂症
焦虑症应用安定片联合盐酸丁螺环酮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丁螺环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轻中度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