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面疫情你的“心理安全线”筑好了吗

2022-06-15主笔

人人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躺平新冠情绪

主笔/乔 禹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说到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除却肉体上的健康受到威胁,精神上的疲惫与烦躁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疫情之下,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因为某些人的一句“小道消息,大家快囤菜”而跟风去疯狂抢购;本该享受最好青春年华的学生,如今却连老师、同班同学都认不全;原本紧张的生活突然平静下来,面对柴米油盐反而手忙脚乱,长时间的不知所措;当我们能够好好陪陪家人孩子的时候,却还得重新学习如何朝夕相处……

细细回想,我们的心理在潜移默化间已经发生了变化。

疫情中的酸甜苦辣

人们在面临人生中的重大负性事件时,一般会经历否认、愤怒、迷惘、沮丧、接纳5 个阶段。

见微知著,仔细回想这场历时两年多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同样经历了这5 个阶段。

想当年疫情初始,有些人觉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只是流感,并不会对个人生命健康带来多大的损害,社会活动也仍在继续;随后武汉疫情彻底爆发,特别是当死亡病例出现时,突破了人们的最后“防线”,举国上下风声鹤唳,开始正视疫情的危害;广大医护人员请战奔赴抗疫一线,奋战在抗疫战场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可从普通民众的角度看,这一阶段的人们因为“超长假期”“限制出门”和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轰炸,已经产生了疲劳感和厌倦感,更多的是无聊,其次是焦虑和担心。

随着确诊病例逐渐下降,治愈病例逐渐增多,疫情已经可控。这时,大家紧绷的心弦得到放松,便开始回想起这一段时间自己失去的东西,工作、美食、新鲜空气,甚至于因病毒而逝去的亲人。他们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有甚者还会作出轻生的行为。这时,便需要一些心理疏导。

心理问题是潜移默化的,疫情两年多,我们面临着慢性压力、孤独、抑郁、恐惧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那些被疫情偷走的时光

#那些被疫情偷走的时光# 这一话题频频登上热搜,“疫情总是反复,何时是个头啊?”“好想跨市跨省去旅游。”“我想看演唱会,我想感受风光无限。”“怀念那个没有口罩的夏天。”“想起二月份商量五一去哪儿玩,结果一直哪儿都去不成。”愿望各不同,目标在远方。

疫情的可怕,其实在于“漫长的方式,一次次给人的心理和精神带来冲击”。据《人人健康》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介绍,现阶段,人们对疫情会有两种心理反应,一种是无反应,一种则是反应过激。

无反应,顾名思义,是因为疫情持续时间长而表现出的愈发不在乎,只要有疫情的消息,便会出现心理耗竭、倦怠、疲劳等。

反应过激则为,只要出现确诊的消息,哪怕确诊病例是在相邻城市,也会变得紧张、焦虑、抑郁、恐惧、愤怒,开始出现过激行为。比如疯狂囤粮囤菜,四处散播疫情相关信息。这种反应在被隔离人员身上也能够得到体现,他们会忐忑不安,心神不宁,情绪变得不稳定,容易发脾气。

长期的社交疏离、日常生活受到干扰、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让人们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焦虑的情绪就会产生,进而会导致更多人遭遇失眠困扰。这都是疫情对人的表面影响,最直观的反应,就是近期网络上兴起的“新冠认知战”。

新冠认知战

从近期的吉林疫情到现在的上海疫情,一波疫情认知战也席卷了各类社交圈子。我们到底应该躺平?还是坚持动态清零。

作为一个拥有14 亿人口的大国,在这场两年多的“战役”中,相较于国外彻底“放飞自我”、任由疫情肆虐的情形来看,中国的表现可圈可点。随着时间推移,有些网友发出疑问:欧美国家都解封了,为什么中国依旧要精准防控,动态清零呢?更有甚者,已经开始传播“疫情其实是大号流感”的观点。可事实上,虽然病毒为了存活,致死性已经不那么强了,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依旧很危险。

近期,渐渐有了另一种新观点,认为可以在清零和躺平之间选择第三条道路,即允许病毒低水平流行。这当然是行不通的!如今的主流病毒奥密克戎,相比于前期的病毒变得传播力更强、毒力更低,但明天病毒一定会变得更“好”一点吗?并不见得。

这些观点,其实是大众在漫长的与新冠病毒对抗中心理波动的一种直观体现。生活的重压、病毒的威胁,一切压力都在不安情绪中蔓延。想要纾解这些情绪,首先必须要把所谓躺平的后果说清楚。

躺平的后果

答案显而易见,现阶段一个国家彻底躺平,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这里给大家列一些数据,便可一目了然。

从英国来说,德尔塔流行时,每10 万人口16 人死于新冠;奥密克戎流行时,每10 万人口22 人死于新冠。再从我国香港来看,截至4 月26 日,香港特区有25 万确诊病例,9000 多例死亡,病死率远高于所谓流感的死亡率。

回顾4 月1 日,中新网发布了一篇报道:《日增重回30 万例以下,韩国4 月4 日起放宽防疫措施两周》。你没有看错,在韩国,低于30 万例就仿佛打了胜仗。而且,如果疫情在两周内趋缓,他们还考虑全面解除防控措施。从防疫优等生到彻底躺平,韩国仅用了1 个月。结果就是疫情彻底失控,每天以数十万的速度狂飙。最恐怖的是3 月17 日,新增确诊达到骇人听闻的62 万例。学生群体因此大受影响。韩国自3 月2 日开学以来,仅仅6 天,就有超过17 万名学生感染。到23 日,学生群体感染人数达到105 万。从17 万到105 万,仅仅隔了两周,足足翻了6 倍。要知道,韩国人口总共才5200 万,现有确诊总数为1719万,差不多每3 个人中就有1 个得过新冠。

由于死亡人数增长太快,韩国殡仪馆都超负荷运转,连制作棺材的梧桐木也出现了紧缺。

所以,我们必须无条件坚持动态清零。也许未来随着病毒的毒性逐渐降低,我国政府也会谨慎研究,在动态清零的基础上逐步开放。但现在,要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为了国家,为了家人,同样也为了自己。

坚固心理防线

前不久,中科院院士陆林关于新冠疫情对人类心理影响的推测受到广泛关注。他表示,这种心理层面的影响将持续至少20 年。陆林院士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 万抑郁症患者,9000 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

“隔离在家的居民,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会出现抑郁、焦虑、失眠和急性应激反应。其中有超过10%的人,在疫情之后也不能完全恢复正常。”陆林院士提醒大家,大众应该做好长期心理准备,及时调节情绪,保证睡眠。本刊在这里也列举几点,帮助大家坚固心理防线。

1.科学认识压力,了解身心交互影响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呼吸是人们唯一可以进行自主调控的内脏活动,通过调整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向“情绪脑”发出信号,可以降低惊恐和焦虑反应,起到放松的作用。

2.觉察自我状态,适度调节身心反应

当我们感觉自己的反应已经影响正常生活或人际关系,自己也感觉被困扰时,也就到了需要作出一些调整来维护身心健康的时候了。

第一步,看看自己担心的问题哪些是“可以解决的”,哪些是“不可解决的”。比如:“我被感染了吗?”这是无解的,但“我怎么预防被感染”是可以解决的,那么就从认真做好出行防护开始吧。

第二步,问自己所担心的问题真的存在吗?它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少?比如:你距离疫区还较远,也没有乘坐经过疫区的交通工具,感染的可能性就很低。

第三步:如果真的发生了最糟糕的结果,又做些什么去应对它?比如,如果感觉自己出现了疑似症状或成为密接者,那么首先要做好自我隔离,把自己武装好,独自前往医疗机构去做核酸。防护行为尽早开始,利人利己。

3.远离不良信息,避免信息过载

人都有负面偏好的心理,更关注负面事情,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少人会花很多时间来关注疫情的负面新闻,不免滋生恐慌情绪。所以,要从主流、权威的媒体渠道获取疫情防控相关信息,限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控制好负面信息的摄取量,增强对信息的辨识与理解力,避免对心理造成冲击。

4.保持日常生活的规律化

保持疫情常态化期间工作和生活的规律性,按时作息,维持相对稳定的生物钟。固定时间锻炼身体,通过运动消耗掉身体中分泌的压力激素,平衡身心,增强免疫力;合理安排工作与娱乐,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张弛有度。近期刘 宏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健身操,让大众在闲暇之余能够通过运动来舒缓心情,越来越多的“刘 宏男孩”“刘 宏女孩”涌现,即强身健体又改善心理,一举两得。

5.维持良好的人际联接

良好的人际支持与温暖的人际联接能够安抚情绪,增加安全感,抵御压力带来的不良反应。研究表明,抑制人的消极情绪体验,会降低免疫系统功能,更容易生病,宣泄压力带来的情绪体验,能够增进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大可以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相互交流,彼此倾诉,寻求安慰和帮助,获得鼓励和支持。倾诉本身就有缓解情绪、宣泄压力的作用。

6.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经过自我调节或者寻求亲友的支持后,仍然处于持续或弥漫的焦虑、恐惧情绪中,建议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平日里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往往忽视了许多事物,不如趁此时机,好好正视自己,总结规划日后的发展,通过居家运动强健体魄,打磨意志。

最后,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希望我们都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躺平新冠情绪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新冠疫苗怎么打?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