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晚期MRI 影像学特征与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2-06-15

人人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凶险前置胎盘

程 佳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产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是指产妇既往有剖宫产术史或子宫肌瘤剥除手术史,本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子宫原手术瘢痕部位者。PPP 伴发胎盘植入的风险较高,合并胎盘植入者亦称植入性PPP[1]。植入性PPP 出血较为凶险,常导致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威胁母胎生命安全[2]。根据胎盘植入程度,一般将凶险型前置胎盘分为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穿透型胎盘植入3 种,而植入范围、深度及邻近组织受累情况将直接影响后期围手术期准备、手术方式、子宫丢失等后果。植入性PPP 常用的产前诊断方法有超声检查、核磁共振(MRI)检查及血清标志物检测等。血清标志物检查影响因素较多,特异性不强,因此,超声检查、MRI 检查最为常用[3]。MRI 检查可以在产前准确了解胎盘植入子宫肌层的程度及宫旁侵犯情况,有助于弥补超声检查的不足。本研究通过对妊娠晚期MRI 影像学特征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胎盘植入程度关系的定量分析,以提升凶险性前置胎盘诊断及植入程度分类的准确度,为术前放射性血管介入治疗和围手术期准备提供重要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选择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产科住院部收治的42 例疑似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以剖宫产手术探查结合病理诊断结果为准,根据胎盘植入程度将患者分为无胎盘植入(6 例)、粘连型胎盘植入(11 例)、胎盘植入(19 例)、穿透型胎盘植入(6 例)四组。

1.2 入选、排除标准

病例纳入标准:(1)既往剖宫产史,此次妊娠28周,B 超提示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瘢痕处,符合第9版《妇产科学》中凶险性前置胎盘诊断标准;(2)均于我院分娩,临床病例资料详细完整。

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存在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2)孕周不足28 周者;(3)入院时间不足48 小时,未能采集到有效信息,妊娠结果不完整者。

1.3 检查方法

MRI 检查采用Siemens Avanto 1.5T MRI 扫描仪,在孕妇盆腔冠状面定位像的基础上,行盆腔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扫描。使用6 通道体部相控阵线圈,应用sense 技术。设定参数:冠状位T1WI 为TR 6.8ms,TE 2.36ms,层厚3mm。冠状位T2WI 为Trufi序列:TR 5.9ms,TE 2.99ms,层厚3mm;haste 序列:TR1700ms,TE108ms,层厚3mm。FOV340~360mm,矩阵面积(256×256)。矢状位、横断位FOV 范围、层厚、矩阵与冠状位相同。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产前MRI 检测结果由超声科2 名经验丰富的医师阅片后综合得出。根据MRI 检查数据,选取是否具有以下特征:子宫肌层变薄或局限性中断(X1)、低信号的子宫-胎盘信号带中断(X2)、胎盘下异常血管(X3)、胎盘信号不均匀(X4)、胎盘突出征(X5)、宫颈缩短(X6)、子宫下段及宫颈血管丰富(X7)、子宫局限性隆凸,失去正常梨形结构(X8)以及膀胱“帐篷”征或子宫与周围脏器分界不清(X9),作为诊断患者PPP 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有以上特征,数据赋值为1,无赋值为0。同时,根据手术病理学的诊断结果,将无胎盘植入、粘连型胎盘植入、胎盘植入、穿透型胎盘植入按0-3 分别进行赋值分组。

所有数据应用SPSS 25.0 进行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K-WH 检验。MRI 影像学特征指标与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程度的相关性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比较

在经专业产科医生结合MRI 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存在PPP 风险的42 例患者中,手术及病理学诊断确定存在胎盘植入36 例,诊断准确率为85.7%。其中,胎盘粘连11 例,占总病例数26.2%;胎盘植入19 例,占总病例数45.2%;穿透性胎盘植入6 例,占总病例数14.3%。各组间MRI 检查的主要特征数据采用K-WH 检验,具体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在MRI 检查判断可能存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的9 项特征中,子宫肌层变薄或局限性中断(X1)、低信号的子宫胎盘信号带中断(X2)、胎盘下异常血管(X3)、胎盘信号不均匀(X4)、胎盘突出征(X5)、子宫下段及宫颈血管丰富(X7)、膀胱帐篷征或子宫与周围脏器分界不清(X9)等7 项特征,在组间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宫颈缩短(X6)、子宫局限性隆凸失去正常的梨形结构(X8)两项特征数据,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表1 K-WH 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2.2 相关性分析

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对MRI 影像学特征指标与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程度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 可以看出,与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相似,在MRI 检查判断存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的9 项特征中,有7 项P<0.01,与胎盘植入程度均为正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宫颈缩短(X6)、子宫局限性隆凸失去正常的梨形结构(X8)两项P>0.05,与胎盘植入程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表2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

3 讨论

根据子宫解剖学显示,剖宫产切口位于子宫峡部,在非妊娠状态下该部分长度为1cm 左右,加上肌层组织较少,收缩能力不足,若发生出血,处理难度较高[4]。据临床资料记载,凶险性前置胎盘是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休克以及DIC 的主要因素,严重时甚至造成产妇及围生儿死亡[5]。MRI 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任意方向大视野成像,图像质量不受胎位及母体体型、羊水量等影响,已成为产前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程度的重要手段[7]。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梳理及临床诊断经验,对本院收治存在PPP 风险的42 例患者,选取产前MRI 检查的9 项特征,作为诊断患者PPP 的相关依据进行统计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按相关系数大小排列,胎盘信号不均匀、子宫下段及宫颈血管丰富、胎盘下异常血管、低信号的子宫胎盘信号带中断、胎盘突出征、膀胱帐篷征或子宫与周围脏器分界不清、子宫肌层变薄或局限性中断等7 项特征,与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程度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可通过MRI 的基本特征对胎盘植入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即当以上7 项特征表现越明显时,患者出现胎盘植入的风险就会越高,植入程度也会越深。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将妊娠晚期MRI 影像学特征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程度的诊断中,尽早判定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是否存在胎盘植入,明确胎盘植入深度,明确直肠或膀胱是否受到胎盘组织侵犯。根据MRI 影像学特征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预后[6],对提高产前诊断水平以及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如子宫动脉栓塞、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凶险前置胎盘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脸盲的人生,好凶险啊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20例临床分析
B-Lynch缝合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
23例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
中孕期胎盘植入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