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频反馈教学与角色扮演在基础护理学中的效果探讨

2022-06-15远洋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3期
关键词:护理学角色扮演基础

远洋

[摘           要]  目的:在基础护理学中探讨视频反馈教育与角色扮演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该阶段对研究样本进行明确,主要来源于在我院接受护理实习的见习生,选取典型代表40例进行具体分析,采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对所有的实习生进行编号,并使用软件分组。其中接受传统教学法的20例见习生分为参照组,另外20例见习生采用视频反馈教学和角色扮演视为研究组。对两组教学期间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与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两组护理学成绩比较,无论是无菌技术、口腔护理,还是静脉输液及吸氧法成绩,较高的小组为研究组,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两组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比较,效果优良率较高的小组为研究组,其优势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护理学中采用视频反馈教学及角色扮演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使见习生成绩得到有效提高,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可加大推广力度。

[关    键   词]  基础护理学;视频反馈教学;角色扮演;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3-0043-03

在护理学生学习过程中基础护理学是必修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明确何为基础护理。就护理学而言,其包含的内容较多,如护理相关的社会及人文科学理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其具有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护理艺术、应用技术及理论体系等方面,主要目的是依据系统的、全面的、整体的护理为患者提供相关服务[1]。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无论是操作场所还是教学资源,均无法满足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提升的需求,且课堂学习时间短而有限,想要提高学生的基础护理学水平,组织学生临床实习是重要途径,而且想要促进教学和学习效果的提高,必须对临床见习方法进行合理的应用。就视频反馈而言,其主要是将某种行为制作成影像资料向学生播放,具有反复性和回放特点,能够加深学生印象[2]。而角色扮演是一种位置转换的方法,需要站在他人同等角度下了解其需求,最早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研究时提出,其主要目的是角色职责能够得到更好的履行。当前,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范围逐渐广泛[3]。为了进一步分析基础护理学中该教学方式的效果,本研究选择部分见习生接受该方法教学,另一部分接受传统教学,对比获取结果,对报告内容做出如下解释。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院接受基础护理学见习的实习中,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将其纳入本研究,并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共收集40例,依据计算机分组软件完成小组划分,建立研究小组,不同的小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即研究组使用视频反馈教学和角色扮演,参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法,依据计算机排序即分组软件将见习生平均分配至上述两组,分别获取20例。所有见习生的最小年龄跨度和最大年龄跨度为18岁~24岁,平均年龄为(21.08±1.27)岁。相关资料统计后比较差异不够明显,说明可作为研究內容进行比较,并突出(P>0.05)。

(二)方法

参照组见习授课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为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即带教教师根据自身经验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

研究组见习授课期间,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为视频反馈和角色扮演,具体措施如下:(1)见习目的。在见习过程中将基础理论知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场所转移,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的实践教学与真实体验建立相关联系。当学生进入医院见习后,教师应该将见习生带入科室进行环境参观,并带领其了解病房环境,使见习生对实习操作环境有初步认识。教师应将教学大纲作为基础,首先进行基础护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主要复习内容为基础护理学的操作理论,如无菌操作技术、静脉输液、口腔护理及吸氧法等[4]。(2)视频制作。完成理论教学后,教师进行各种基础护理学操作演示,在操作的过程中利用摄影设备录制并制作成视频。教师组建微信群,通过群聊将制作完成的演示视频发送到群中,从而让学生可以通过群聊对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加深印象。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学习,并在此过程中融入角色扮演,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家属、患者、临床护士,扮演临床护士的护生模拟护理操作,其他组员进行视频拍摄和操作记录[5]。(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参与查房,与此同时,选出几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主要角色有患者、护士、家属,同时一人进行记录。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要详细分析教学结果并给予一定的评价,同时指引学生进行个人见习报告的书写,其中要明确自身的心理变化和体验患者的感受,例如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时的扮演,最好体现出对新晋护士的不信任和怕疼,还要扮演出家属关心患者的情况[6]。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保证正确操作,及时与家属和患者沟通,掌握科学的沟通技巧,保证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告知家属基础护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其能够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在上述操作过程中要记录视频,并反复观察,如果发现不足之处,指导学生再次进行操作和视频录制,以此为基础了解其他学生的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之后观察标准视频,将其作为基础与自己的操作视频进行比对,进一步了解自己操作的不足[7]。在完成操作后,教师应该对操作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了解学生扮演患者角色时的心理变化,鼓励学生分享扮演护士时面对不信任护理人员的家属和患者时的沟通方法。总结整体教学内容后,教师进行整体性评价。FB768839-25CA-4F15-AA52-A5886E4EEF53

(三)观察指标

(1)进行两组见习生基础护理学成绩的考核,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和吸氧法,总分100分,由监考教师根据客观评价进行打分,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平均分数后进行统计学分析。(2)对教学后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优良率的评价方法,主要分为4个级别,分别为优秀、良好、一般和不好,除了一般、不好外其他两个指标人数相加后与总人数相除即可获得优良率,计算后进行组间比较。

(四)统计学处理

(%)标识、(±)标识分别是本研究过程中相关资料的主要表现方法,前者代表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后者表示研究中的计量资料,两种资料的检验方法不同,分别为t检验、?字2检验,如果检验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则需要采用(P<0.05)表示,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不同教学方法下比较两组基础护理学成绩

研究组接受视频反馈教学联合角色扮演教学后,其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及吸氧法等基础护理学成绩分别为(86.53±9.31)分、(90.79±6.25)分、(84.11±7.86)分、(81.89±12.23)分;参照组分别为(79.59±11.08)分、(82.48±10.65)分、(74.51±10.45)分、(77.44±9.74)分;相比后者有些许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评价比较

接受视频反馈教学联合角色扮演教学后的研究组,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评价无不好的一面,但有2例一般,其余学生均表示该学习方法优良,分别有11例和6例,总优良率为(90.0%);参照组一般和不好分别有5例和1例,优良例数分别有8例和6例,总优良率为(70.0%);前者优势明显高于后者(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三、讨论

当前无论是中专、大专,还是本科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均不断扩大,临床新晋护士数量增多,导致护患关系愈发紧张,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这也使学生直接面对患者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在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就基础护理学而言,其是建立在给予人权利和需求方面尊重的基础上的一种重要护理内容。大部分护理学生未来索要面临的工作就是做好临床基础护理工作,所以在教学期间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个体之间的需求十分必要。就角色扮演法而言,亲历是其重要的基础特征,亲身经历和亲心经历是教师扮演亲历性的主要体现。只有通过角色扮演的亲历性才能够让见习生了解患者、家属以及护士的情感和心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据相关研究表明,见习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基础护理学学习,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进一步提高自身水平。基础护理学教学期间,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见习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也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采用角色扮演联合视频反馈教学方法,其能够丰富学生之间的情感,并得到良好的交流。以往所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带教教师通过自身经验将基础护理学的相关步骤进行讲解,此时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护理操作也具有机械性和重复性,这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注意力。传统教学中尽管教师对基础护理学的讲解如何精彩和投入,但学生如果在学习中没有集中注意力,那么教师所做的努力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且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出现较多错误,最终导致护理效果达不到理想目标。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标准视频对照的方法学习临床实践知识,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至实践学习中,同时教师也能够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详细的观察,选择适当的时机抛出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在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后,教师给予客观的评价和肯定。在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视频反馈教学,能够将微格教学的特点充分吸取,将整体操作进行科学化的分解,并进行细化和定格,有利于明确学习目标,同时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本研究中将视频反馈教学和角色扮演方法应用到研究组中,并在教学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本组学生的各项基础护理学成绩明显高于参照组,同时教学效果评价也高于参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基础护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角色扮演法和视频反馈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将真实护理环境融入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鉴定见习生临床实習的基础,还能够为日后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艳,朱蓓,徐志平,等.智慧腕带联合视频反馈法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5):2671-2675.

[2]陈丽,石玲冰,韩海玲.视频反馈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实习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8):139-140.

[3]沈俞萍,曹爱丽.视频反馈教学法在新入职护士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2):57-61.

[4]彭淑梅.视频反馈教学法在提高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7):156-157.

[5]是蔷.视频反馈教学方法联合发展性教学评价在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6):978-981.

[6]甘婷.多媒体结合视频反馈教学法在护理基本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1,12(3):110-111.

[7]李罗红,杨锦林,欧艳,等.手机视频反馈法在见习护生临床护理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20,19(8):61-65.

编辑 王亚青FB768839-25CA-4F15-AA52-A5886E4EEF53

猜你喜欢

护理学角色扮演基础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学习通网络平台下翻转课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①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角色扮演
医工交叉学科发展背景下护理学教研的思考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