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云纹在现代陶瓷文创中的设计应用

2022-06-14冯寅轩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云纹吉祥纹样

冯寅轩

淄博博山博瑞陶瓷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200

一、引言

在紧跟党和国家倡导的文化自信道路的正确引导下,如何探究出传统工艺美术陶瓷的创新发展与当代人们的审美情感相符合,慢慢成为目前业界和学界所共同思索的重要问题。在文化自信思想的引领下,古文化风格、民族文化风格、现代中国风、复古风格等逐渐成为人们所向往的产品设计形式。中国的传统纹样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发展背景,其中的云纹被赋祥瑞、喜庆、欢乐等吉祥的寓意。合理化地运用云纹的传统文化元素特点,与陶瓷文化相结合,昭示了我国两种不同的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复苏与创新。在深刻了解我国传统云纹纹样演变的历史过程、云纹造型的发展背景与寓意后,结合当代陶瓷文创的设计需求,通过以造型、色彩、地方文化特色为设计基础,归纳整理出符合当下社会审美的现代陶瓷文创产品。

二、传统云纹的发展历程与艺术意蕴

(一)传统云纹的开端

中国传统吉祥类纹样的诞生一般都讲究图意并存,就像古诗一样,作者会把此时的心境、景象、寓意等思想引入古诗的创作中,传统纹样也同样具备这种“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意蕴体现。对于云纹的起源,有人认为是起源于模仿说,是人类对勾联旋转形式或现象的有意模仿;还有人认为是对原始宗教和图腾的崇拜。书中对祥云纹样的起源定义为:云纹的产生及变化源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1]。祥云纹样是先人们结合精神和物质生活中的实践理论创作出的智慧产物。

自古至今中华工美文化里出现了许许多多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吉祥纹样,每个成功的纹样必然经历长久的演变与内涵的增附,从起初陶器的诞生只是为了方便于生活使用,经过人们审美思想体系的成熟,会把对天气、大自然等物质的敬畏与喜爱作为装饰附加到陶器造型或者是物体表面,有了思想蕴意的附加才能自始至今让设计者不断地揣摩寓意并引用到创作设计中。

(二)传统云纹的演化发展

当今流传的大多数纹样的创作起源都可追溯到原始工艺美术中,云纹的发展完善同样也是离不开汲取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元素。

新石器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陶器的创造出现,造型陶器的诞生必然会伴随着装饰元素的附增,而云纹的成型过程最早就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这一时期马家窑型彩陶的装饰元素螺旋纹、半山型彩陶的装饰元素漩涡纹、马厂型彩陶的装饰元素回纹就与云纹的动态含义相似,均是以旋动、曲线、动感为导向,为后面各王朝的能工巧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代时期常被作为地纹所用的云雷纹就延伸出了纹样的组合结构艺术,采用了圆回纹和方回纹。周代的环带纹也是这一时期引用较多的纹样之一,艺术结构也进一步提升,匠人们创新出二方连续的排列方式,使纹样组合之间产生连续感、秩序感、节奏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彩绘陶出现,云纹的雏形逐渐开始出现,其装饰纹样的种类也丰富起来,有彩绘陶的三角云纹和云纹(规则形态和不规则形态)、瓦当的星云纹等。在秦汉时期的瓦当中,卷云纹是最常使用的一种,纹样风格独特,变化多样,赋予了规律的美感。六朝时期虽然长期处于混战中,但工艺美术还是在潜移默化地进步着,此时期的忍冬纹(卷草纹)形态标志着审美思想已由宗教神话色彩渐变为对自然美的探索,思想上的解放也控制着纹样的发展和提高。由于唐初至盛唐期间经历了“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等经济、文化的高度进步发展,致使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因此工美艺术的交流与发展也快速融入到中国传统工美创作中,造就了朵云纹的形成,云尾的线条呈“s”状,颇显纹饰的动感。宋元时期的如意云纹则一改前几朝的云纹为整体纹饰中的辅助纹,而是完全用于装饰一件器物中的一部分,云头变小,采用勾线后填色的方法装饰瓷器,形态更加灵动。明清时期的云纹发展改进形成了新的叠云纹、团云纹,这时云纹的云尾变小,云形更具象化、生动化,并以组式的结构出现在瓷器装饰上,堆叠的效果增加了立体空间感,更富有活性。

(三)传统云纹的艺术意蕴

纵观云纹形态演化的历史发展,从起初的装饰元素作为对自然的敬仰表达方式,到附加多种吉祥寓意在云纹的形态理解中,云纹之所以一直被标注为吉祥纹样,是因其具有祥瑞的寓意,象征吉祥、高升、祥和、理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寄托[2]。

云纹的出现,在历朝历代的装饰元素中都扮演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纹样本身的意蕴附着在陶和瓷的这种古典风韵的材质上,时代感、传承感、文化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其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可从宏观角度体现出当时社会的生活、政治、经济等风貌变化。随着每个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不同发展,人们的审美层次和欣赏目标也在随之改变进步,云纹的造型结构也由原始时期的单一线条装饰转化成多元素共生的新形势结构装饰纹样。从不同种类的纹样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虽然纹样的结构不同,但相同的是时代的发展往往连接着文化的发展,无论是在社会道德法治层面还是在历史文化传承层面,纹样艺术的底蕴都是日趋提升的。伴随着文化的层层积淀,部分纹样也就在单一装饰的作用上,附加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各种反映人们对自然的崇敬与美好向往的纹样也同时诞生,云纹则是传统吉祥纹样中这一观点的完美体现者。

三、传统云纹在陶瓷文创中的启发与实践探析

(一)元代陶瓷创作中云纹的造型设计

云纹在元代青花瓷技艺里常以装饰元素出现在整体画面的结构中,根据绘画者的前期创作思路,大多是把云纹的吉祥寓意作为画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现存著名的青花瓷元至正型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如右图所示),该瓶外观大气、造型辉宏。在此外观造型的衬托下,配以龙纹和云纹为主的装饰元素,使瓷瓶内涵与外涵相结合达到完美的工艺效果。此瓶是元代所制,这一时代云纹的工艺造型具备了具象性,整体的外观设计结构采用了如意的头部,云尾更像是蝌蚪的尾端造型,云头比较饱满且具有多层次感,云尾则细而长,因此元代的云纹也俗称“如意蝌蚪云”。一般在元代瓷器上狮子、麒麟周围都会围绕着这种如意蝌蚪云,这种云在元代使用较多。

(二)云纹在现代陶瓷文创中的综合运用研究

云纹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自古以来常被引用到各类陶瓷的制作中,直至当今的陶瓷设计师也非常青睐这类纹样。在党中央的正确引领下,大力提倡文化自信,以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陶瓷作为呈现云纹的重要载体,恰恰完美地阐释了中华宝贵的文化价值。

收集多元化的传统文化资料,合理搭建并设计现代风格的陶瓷作品。结合上述对云纹的内涵理解和常用陶瓷技法,作者以云纹为主要设计因素,采用仿生和抽象设计,作品内容引入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制作出现代风格的陶瓷文创产品——《玉见山东 陶纹礼韵》(如图1)。

作品是以龙山文化的玉璇玑、大汶口文化的陶鬶和传统吉祥纹样为设计背景,云纹为主要装饰元素。该文创产品的使用方向是休闲文房用品,属套装系列,分别由笔洗、墨台、笔架组成。釉面配色选用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的重要品种之一的茶叶末釉,此釉经高温还原焰烧制。笔洗的设计采用喜鹊羽毛的外形特点,外观引用玉璇玑的造型结构和云纹的初始形态马家窑彩陶的螺旋纹相结合为主的立体效果,表现出旋转环绕的动态感。笔架采用复古式抽象设计方法,将陶鬶与元代云纹的造型特点相结合,设计完成的产品表现出一种古韵现代风。本产品中的亮点为墨台的趣味性设计,墨台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吉祥纹样“喜在眼前”,将喜鹊以抽象设计后的造型为外观,鹊翅则用云纹以仿生的形式代替,而喜在眼前纹样中的前(“钱”的谐音)采用镜面反射效果补充成型(如图2)。

图 2

《玉见山东 陶纹礼韵》陶瓷文创的产品设计从视觉效果的角度考虑,引用我国传统思想理念,即“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感特点,使产品形似且意美。此设计的陶瓷工艺技法是注浆成型,泥浆选用青土泥,这种原料对于注浆产品的塑型较好且对釉料的化学反应稳定,烧制后的颜色均匀厚重,能有效地避免釉面点青、起泡等现象,通过反复操作实验和调整,使设计的方案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

四、总结

我国自古至今传承的文化资源丰富,为设计师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宝藏。云纹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吉祥元素,在时代发展中云纹的知性魅力也不断提升。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具备现代审美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陶瓷文创产品定能大放光彩。本文对云纹的演变过程、意蕴内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提取云纹的文化内涵并应用到现代陶瓷文化创意设计中,使现代陶瓷设计展示出人文情怀、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让陶瓷文创设计更有文化底蕴,更大众化地让民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信云纹与陶瓷之间定能营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和人文精神。

猜你喜欢

云纹吉祥纹样
中国传统云纹的创新设计初探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明代丝绸中的四合如意云纹浅析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云纹图案在服饰中的应用演变和现代云纹的发展趋势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浅析现代设计中云纹图案的运用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