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质量探究

2022-06-13蔡洪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8期
关键词:质量小学数学

蔡洪

摘要: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小学数学教学也制定了相应的新课标,充分彰显了现阶段教育改革的精神与要求。为了更好地迎接当下教改新机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挣脱传统数学教学观的束缚,对教学理念及方法进行更新与变革。课堂教学应紧密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从根本上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发展。笔者主要探讨了在新课改下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希冀对教育同仁有所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利用生活素材,开发数学教学资源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不应与生活相割裂,加之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此,教师有必要结合数理知识和教学要求,充分开发生活素材,以此丰富和拓展教学资源,使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预先让学生准备三根木棒,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这三根木棒拼成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组成的是等边三角形,有的学生组成的是直角三角形,还有组成的是等腰三角形,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来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生活化学习意识,更有效地理解和认识三角形。

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学习的明灯。多媒体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它的优势是直观生动化,相对于传统的“口授+板书”,学生们在课堂上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老师可以在课堂之前展示图片、视频,或者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以此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以“时、分、秒”一课为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经典动画场景,即“龟兔赛跑”,在教室里放映了PPT,如龟兔赛跑在圆形跑道上,龜与兔同时起跑,在同一时间,乌龟跑出1大格,小兔子跑了12大格。这一情景十分有趣生动,让学生印象深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沉浸其中,极大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此时钟表模型在学生的头脑中已初见端倪,1小时相当于60分钟的时、分关系,已无形中被渗透于学生的思维中,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如 “钟表相关知识,大家知道多少?”这样,不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还有效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在问题的引导下,既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果。

2.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优化微课内容

将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熟练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微课开展教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增强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数学学习难点知识,优化教学内容,并在微课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掌握关键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小数”时,教师要客观地了解学情,以及待学知识的特点,进而有效地设计微课教学内容。特别是有关“小数”的特定含义?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如何用小数进行表达?……"这类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件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和点拨,让他们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更有实效,从而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解决学习中的难点与困惑。

三、营造合作探究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促进他们在合作中习得知识,并提升自身的能力。故而,在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可以贯彻“生本”的教育思想,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集体探索的方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扩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师生之间的师生感情沟通。

例如:以“多边形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有关新课的学习提纲,然后交由教师来评审,重点看他们所制定的提纲是否符合新课程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组为单位,坚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分配,引导他们在小组内和组间进行探讨、交流和共享提纲内容。从而在合作探究中,很好地建构起关于新知识的体系。此外,为了有效将知识与生活链接,开阔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导入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引导每位小组成员描述其对多边形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助于学生们探究到多边形问题的突破口,能够快速解决数学问题,并学习和掌握数理知识。

四、建构“疑趣”课堂,提升学习的趣味性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迎来了一个新时期,构建质疑课堂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最关注的热点之一。“疑”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从问题中寻找问题,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而“趣”则是顺应学生的天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运用“疑趣”的方法,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实现“疑趣”相融,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以“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笔者设计了两个小朋友争论谁的多边形面积较大的情景,笔者请学生做判官,学生踊跃参与,主动去计算多边形面积,却发现不能用所学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求解,如何解决复杂的多边形面积问题?当学生在寻找利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多边形的面积是不规则的,那么如何使其规则化?”能把不同多边形的面积分成正、长方形,或四边形的面积来算吗?接着,笔者以这些疑问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究,通过学生不断地分析归纳,最终得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显而易见,与常规的平铺直叙的讲解相比,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能提高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牢固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新一轮新课改后,教师们顺应时代潮流,转变陈旧的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但要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设高效率的课堂,还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探索出更为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逐步实现教学提质增效。本文立足于此,从小学数学的角度,对如何改进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希望能在这方面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永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经济学, 2021, 3(6).

[2]冯娟娟.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 新课程, 2021, (10):192.

[3]陈康模.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J]. 读与写, 2021, 第18卷(17):158.

猜你喜欢

质量小学数学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睡个好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