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古涵今 拾珠新拓

2022-06-11文|林

出版人 2022年6期
关键词:任伯年美术史文人画

文|林 阳

若将“任伯年”作为研究课题,无疑是极为丰厚的。作为一位艺术全才、“艺术巨匠”、“海派巨擘”,任伯年其人、其艺术成就、其相关学术研究具有极高的美术史价值。

如何解读任伯年,以知其人、识其貌?2021 年,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任伯年研究大系》,展现了任伯年的艺术“全貌”。该丛书的策划,缘起于江西美术出版社编审王国栋博士的毕业论文,兼观者之论与画者之论,旨在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综合研究任伯年其人其艺。学界讨论成果颇丰,此丛书卷一、卷二囊括并梳理任伯年生平交游的考据、以及与海派之关联,厘清任伯年其人其艺之脉络。此外,该丛书扩大资料收录范围并展开分析,如访谈当代学者,增加对任伯年的口述史资料;细读目前可见作品、照片、古籍等文献材料以示生平活动;收录海内外主要收藏单位及个人藏品以完善图像资源;关注国内青年学者的最新研究以更新现状。综上,该丛书不仅涵盖学术热点,更以新材料、新视角、新方法拓展任伯年之学术研究广度、深度,引人深思。编纂规模之大、体量之巨,可见制书团队的工作热忱与广博视野。

著名美术史学家、本丛书学术顾问薛永年教授评价任伯年:“学古而变,取洋而化,他能敏锐地洞察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趣味,既满足市民谐俗需求也坚守文人画之雅,用长舍短地寻求有新意的艺术语言。”任伯年将工笔画与写意画结合、中国画与西洋画“化”合、画工画与文人画融合,其艺术渊源与艺术表现形式是多元化的。

卷三从美术理论层面综述任伯年在美术史上的独特成就,作为开创近代美术史新画风的美术大家,他代表那个时代的绘画高度,引领了一个时代的绘画风尚。卷四对任伯年绘画的题材、技法进行美术理论层面的分析研究,即所谓“无尽藏”。除人物(肖像)画、花鸟画、山水画题材的专题性研究之外,还特别邀请著名画家撰写多篇针对任伯年绘画的认知与解读性文章,实践者往往对绘画本体语言更为敏感,融合其教学、实践体悟,不失为新视角。

丁羲元 总主编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21年8月定价:3980.00元/套

该丛书尤为关注任伯年作品的文人画特征,其“信手拈得俱天成”,画最绝,诗、书、印兼善。卷五、六、七包含2000 余张图片,涵盖绘画、书法、相关鉴藏题跋、印章钤记。所注文字得到逐一查证并配释文。尤其卷六《鉴定与收藏》爬梳文献,梳理任伯年画目,鉴定任伯年作品风格予以断代,挖掘隐藏的信息流变,展现了鉴藏史中的任伯年之面貌。此外,该卷还收录有关徐悲鸿藏任伯年绘画的鉴藏史,该研究极富时代意义。徐不仅藏任画甚丰,还以展览方式将任伯年的艺术推广至世界,使之成为当时中国画发展的艺术实践导向。将视线投往更长远之处,徐将任的艺术风格带入中国美术院校教育,终成体系。卷八为任伯年年谱,著者爬梳史料,去芜存菁,全面梳理了任伯年的艺术生涯及人生履历,为研究任伯年的美术史料工作填补了大量的学术空白。任伯年的艺术体现中国传统绘画之变,预示了中国画之未来发展,看似笔端微末之变,实则于时代洪流中造“我之为我”。“学古而变,取洋而化”脱胎于他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与娴熟掌握,将民间艺术传统与文人画正统派结合,植根于任伯年面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态度,而“变化”又如何变之、化之?其中三昧便藏于此丛书中。

深潜文海,拾珠四年,终琢成器,八卷十册宏文填补学术及出版领域的“双空白”,即如任伯年这位天才、巨匠一般“追古涵今”。任伯年之研究仍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之重要课题,当代中国画创新之方向。该丛书以任为鉴,可知兴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成当年徐悲鸿之愿景,历久弥新!■

猜你喜欢

任伯年美术史文人画
古代文人的特殊规定性及文人画的发生
龚和德戏曲舞台美术史研究论纲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高校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在神不在貌
——从任伯年到徐悲鸿”展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
卖假画获良机
任伯年
明清美术史上一颗灿烂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