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写时代与传统

2022-06-11文|伍

出版人 2022年6期
关键词:李一中医中药紫苏

文|伍 剑

李一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出版:2022年5月定价:28.00元

前几日,一位编辑来电话,告诉我她看到李一(真名李燕)的作品,很喜欢,给了很高的评价,并说有我写传统文化小说的味道。为什么编辑要联系我,是因为这部作品是我推荐给编辑的。其实,李燕的第一部传统文化小说《架花》,也是我约她写的,后来她又写出了关于中国造纸术的小说《纸香》。她写完《纸香》后,也是第一时间给我阅读。当时我鼓励她自由投稿,果然,作品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选中并出版。

今天又读到她的新作《麦冬》,更是欣喜。李一的作品越来越成熟,应该算作当今现实传统文化小说中的佳作。刚认识李燕时,她在写童话,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无意中,我和她聊时了解到她曾经是写成人文学的,当时她读到我的一些作品,比如《外婆》《西大街》之类,于是,便询问我关于《外婆》等小说的创作。当时我说:文学是没有区别的,但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成人文学是用成人的眼睛看待世界,而儿童文学则是用儿童的眼睛看待世界,我称之为“童眼看世界”。

李一很赞同我的“童眼看世界”的说法,后来她开始写儿童小说。她的第一部小说《架花》就是用童眼看世界的方式写出来的。李一的起点很高,她的小说一出手就和很多人不一样。我读了较多的儿童小说作品,我以为其中最大的诟病是,在书中写到成人时,不知不觉地矮化成年人,把成年人当作孩子写,似乎这样才有“童真”、才有“天性”。我认为这是悖逆文学创作的,文学是人类社会的反映,成年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成年人,儿童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儿童,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儿童文学里的成年人,是儿童眼中看到的成年人,所以,用“童眼”去看待成年人,儿童文学的写作比成人文学写作更难。

今天读了《麦冬》,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小说真实地描写了儿童眼中的成人世界,这样的描写在当今的儿童文学领域应该是独树一帜的。比如,在麦冬未出世前,他母亲遇到的一位陌生人,用正确的中医诊治断定了病情,并开了一服安胎药,保住了麦冬安然出生。这是一个巧遇,也为后来麦冬学习中医埋下了伏笔。这位陌生人从行为举止上看,没有一丝一毫的“顽童”表现,还有对麦冬父母的描写,并没有像其他儿童文学中的成年人那么“天真烂漫”、那么“憨态可掬”。真实的描写是李一的现实儿童文学最重要的特征。

说到李一的现实儿童文学《麦冬》的写作,有人认为只是传统文化的书写,我以为应该归于“寻根文学”一类。但李一的《麦冬》和梁晓声的《人世间》一类的“寻根文学”又有所不同,她是在寻中华历史之根、寻中华文化之根,我认为称之为“新寻根文学”为妥。

我很欣赏李一的作品,她不仅把小说的故事背景放在陕西的汉中,更描写了汉中的风土人情。这也与当今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不同。我认为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成长也有着自己的特定土壤,离开了这个土壤,民族的文化也就是无根之木。李一的《麦冬》就是一部很民族文化的作品。我认为李一的《麦冬》用小说塑造人物来激活文化,用土壤支撑人物,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读《麦冬》就像在品尝一壶浓醇的美酒厚而绵长,又淡如溪水般清纯透明。在古朴平淡中叙述,道出中华文化的文脉,这是《麦冬》的特色,也是李一对历史的思索。所以,我更愿意称李一为“文化作家”。

作家李一不仅写历史,她更写时代。我知道她的小说很多故事都取材于真人真事,但又与报告文学似的非虚构作品不一样,采取了典型化的方式,把故事集中到一个人物的身上。比如,《麦冬》的主要人物——麦冬,在我们的交谈中,她告诉我,在她身边的确有一个小男孩喜欢中医中药,并拜师学艺,然而,小说中的麦冬并不是生活中的某某孩子,而是生活中高度凝练的人物,毕竟小说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其实,李一的《麦冬》更多的是写时代,写她身边的生活,她把自己生活中的点滴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我知道李一的先生是湖南人,她把湖南人的生活和汉中人的生活都写进了她的小说中:

“要说这紫苏啊,也不是你们湖南人的专利,我们陕西人种植的紫苏都有2000 多年的历史了。紫苏味辛性温,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做成‘紫苏散’能化痰止咳,效果特别好。”爷爷舀起一勺鱼汤,一边轻轻地吹着上面的热气,一边小口地喝着说。

“紫苏在陕西主要是用来入药的,在我们湖南可是日日离不开的调味品。”奶奶不服气地说。

同时,她还写到汉中的梆梆面。汉中的梆梆面和其他地方的梆梆面是不同的。我在西安吃过梆梆面。西安的梆梆面筋道,面条较宽,但较为厚实,而“汉中的梆梆面,面条宽且薄,既筋道又光滑,以胡椒、姜、葱、醋为主做成汤料,加上鸡丝、切碎的蛋饼或香菜点缀,吃起来口感柔软鲜美,让人垂涎三尺”。

李一对梆梆面的描写令人垂涎欲滴。我以为李一书写时代与地域生活,是她作品成功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交通的快捷,也使得地域文化产生了融合,于是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减弱,由于国际间的交往,也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中医中药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受到的冲击也最大,所以保护中医中药文化,就是传承中华文化。记得一位伟人曾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记得一位著名的老中医也说过:“书可活人常小试,才堪医国切先忧。”是的,中华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在当前的形势下更为重要。李一的这部《麦冬》,开创了中医中药保护性写作的先河。我很钦佩的是,李一在书中介绍了很多的中医药知识,阅读这部小说,不仅能读到感人的故事,也能了解到中医中药,所以,我说这部小说既是小说又是科普作品。

说到科普有人会误会,以为只是简单、枯燥介绍科普知识的简单读物,其实不然,李一的《麦冬》,是在有趣的故事中、起伏的人物冲突中,巧妙地介绍科普了中医中药的知识。《麦冬》类似《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作品是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通过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在大白鹅背上的奇异旅行,介绍了瑞典的地理文化,而李一的《麦冬》则是在讲叙小主人翁麦冬跟随老中医学艺的好玩故事中,把中华的中医中药知识巧妙地安排其中,使得作品不仅耐读、耐看,也具有了介绍中医中药的知识性和科学性。《麦冬》和《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不同的是,后者是童话,多少让人感到虚幻;而《麦冬》是现实主义小说,作品更真实、更有可信度、更能打动人,让人读之感动。

总体来说,《麦冬》是一部书写时代和历史的儿童文学作品,让我们了解到中华文化之根的所在,在当今来说是难得的。

另外,我还要说的是李一的作品在文字上也很有特点。她在当今仍坚持纯文学写作,语言优美,描写真实,学生阅读不仅能了解中华文化,也可以将此书作为学习作文的范本。希望大家喜欢。■

猜你喜欢

李一中医中药紫苏
弟弟是属狐狸的?
教室里的小麻雀
青青紫苏
青青紫苏
青青紫苏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施治体会
中医中药协助戒烟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