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文化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探索

2022-06-11侯淼

参花(下) 2022年5期
关键词:档案资料文化馆资料

一、引言

文化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十分重要,除了记录下我国艺术文化事业发展历程,还为文化馆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艺术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往的文化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中,受限于诸多因素,导致很多人员缺乏正确理念,缺乏对艺术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知,甚至错误地认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并不重要,反而会浪费资源,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鉴于此,文化馆应与时俱进,转变艺术档案管理理念和方法,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引入合理化技术手段来优化资源配置,在提升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的同时,赋予我国文化事业持久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本文主要就文化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展开分析,多角度反思其中的问题,致力于提出合理有效的优化措施,以求推动我国文化事业高水平发展。

二、艺术档案管理的特点

从文化馆的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来看,其涵盖内容多样,对于管理人员的艺术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因此相较于普通人事档案工作而言特点更加鲜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广泛性。艺术档案管理主要是记录艺术活动组织开展成果,由于艺术活动类型多样,因此艺术档案覆盖范围较广,涉及多种艺术领域。文化馆作为基层文化服务机构,主要是面向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活动。[1]如,专业艺术、业余艺术活动等。伴随着社會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因此做好艺术资料的存储和保管工作,有助于充分彰显艺术资料的文化价值,带给群众深层次的艺术熏陶。

(二)多样性。一般情况下,艺术档案主要包括文字、影像、音频和实体档案等,而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艺术档案资料逐渐数字化,载体类型多样。由于艺术档案来源、类型和规格多样化,因此档案资料的收集和保管工作也面临着严峻挑战。[2]

(三)特殊性。艺术档案相较于其他普通档案资料而言,内容较为特殊,记录下了不同艺术类型和艺术活动开展成果,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对艺术活动资料进行采集、整理、存储和使用。现场资料收集要选择合理的方法,避免重复收集现场资料,提升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充分挖掘和彰显资料价值。资料的整理工作,是分类归档和排列,确保资料规范、有序存储,便于后续资料查找利用。[3]艺术资料存储形式多样,除了常规的纸质资料以外,还有音频、影像以及数字化档案,同时要结合不同档案存储载体选择最佳的档案管理方法,保护档案资料不受损,不丢失,尤其是濒临失传的艺术资料要重点管理,小心使用。

三、文化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国的文化事业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强,文化馆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近年来大力推动艺术文化活动建设,文化活动形式逐渐多样化。尽管文化活动开展取得了理想成果,但却忽视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日常的工作交流,节目排练和演出等文化活动资料未能及时、全面记录。部分文化馆的社会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文化活动记录不全面,艺术资料缺失,无法客观记录和反映文化馆组织的文化活动。艺术档案资料主要是采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保存,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可以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云端空间上,具有极高的信息应用价值。如,扬州剪纸艺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也是更具代表性的特色传统文化,但在艺术档案记载方面受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很多宝贵的艺术资料丢失,艺术濒临失传。如果文化馆忽视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艺术档案缺失,也就失去了记录历史的载体,这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是极为不利的。[4]艺术档案不仅记录艺术活动开展情况,也记录历史文化,加强艺术档案管理,有助于传承、延续优秀艺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

(二)助力文化馆高质量建设

艺术档案管理是文化馆的基础工作,也是新时期文化馆重点建设的项目。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加强文化馆艺术档案管理,在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艺术档案资料完整化、系统化保管,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能为基层文化馆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首先,各类艺术文化资料采集、整理和归档,有助于客观记录和反映群众文化生活,摸索文化发展进程,并从中摸索出文化发展规律,更进一步传承和推广。其次,艺术档案是艺术研究和推广的重中之重,加强艺术档案管理有助于推动艺术形式创新,提升艺术活动质量。同时,还可以培养群众艺术素养,形成较为完善的艺术文化网络。最后,艺术档案凝聚了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努力,提升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为优秀艺术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参考。[5]还可以增强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带给群众无形的熏陶,使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态度,这对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四、文化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

纵观我国文化馆的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现状,其中还有很多弊病,不仅影响到艺术档案资料的留存和利用,还会影响到文化馆后续艺术活动的展开,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具体如下。

(一)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受重视程度不高

艺术档案记录了各类文化活动情况,是支持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的基础载体。就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本质特点而言,其具有极强的业务性,同时又彰显出各类艺术文化的特点。因此,对于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而言,不仅需要具备扎实、过硬的业务能力,还要拥有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艺术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掌握跨学科知识,具备一定的艺术基础,对于舞蹈、音乐、书法等艺术材料管理工作,需要依据不同艺术门类特点分类收集和保管,并做好艺术档案资料鉴定工作,提升艺术档案管理质量,为后续的档案利用提供支持。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基层文化馆未能认识到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错误地将其看作是简单的资料整理和装订,将资料集中保管即可,毫无技术含量。[6]也正是这种工作态度,导致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在文化馆管理工作的地位始终不高,无形中遏制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这不利于艺术档案资料价值的挖掘和展现。C9DC7578-3060-436B-AE25-BA70255D7BCD

(二)艺术资料收集工作低效

在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一个基础环节则是艺术资料的收集工作,但由于相关人员的认知水平不足,所以实际工作开展中未能以身作则,支持艺术档案管理工作開展。部分工作人员认为艺术资料是需要保密的,如果随意将艺术资料泄露,则会导致劳动成果丢失,因此很多工作人员不愿意将艺术资料分享给他人。在这种思想禁锢下,自然无法高效收集艺术资料,而在缺少领导干部约束下,仅凭艺术档案管理人员是难以高效、全面收集艺术资料的,这制约了后续的艺术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展开。

(三)艺术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新时期文化馆的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中,一个主要弊病就是配套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目标和标准模糊不清,未能结合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各自特点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制度。部分文化馆即便制定了艺术档案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受重视程度不高,管理制度内容长期未更新,不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此类情况不可避免地制约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五、文化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鉴于目前文化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多角度改进优化,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增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活力,为艺术活动高效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提升艺术档案管理人员综合能力

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高低,对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认知水平的高低,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成效。因此,应该与时俱进,践行现代化管理理念,摒弃以往粗放式管理模式,推动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精细化、现代化发展,提升档案资料利用率。文化馆可以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定期组织艺术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熟练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手段开展工作,在提升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的同时,赋予工作人员持久的工作热情。因此,档案管理人员也要注重对时代前沿技术手段的学习和掌握,建立一个有助于档案管理人员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平台,强化艺术资料采集和整理工作,内化知识结构的同时,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档案管理队伍。[7]

(二)建立完善的艺术档案管理制度

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支持,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促使后续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升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对此,要迎合社会发展趋势,积极推动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创新优化,完善配套软硬件设施的同时,制定更符合文化馆实际情况的艺术档案管理制度。这就需要充分调查和分析,了解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不同的特点,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艺术档案管理制度,促使档案资料得到高效管理。纸质档案由于开展时间较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可靠的管理制度,因此制度改进中要明确新时期纸质档案管理要求,实现档案资料高效、数字化管理。文化馆可以设立单独的档案管理部门,促使档案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保持平等的地位,强化部门职能,持续提升艺术档案管理水平。文化馆的档案库房存储了大量类型不一的艺术材料,需要确保档案库房符合艺术资料保管标准,做好库房门窗改造,避免将库房放在最底层,将资料丢失、损坏几率降到最低。文化馆的档案库房要严格控制进出人员,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库房管理人员也要保持较高的责任意识,要严于律己,遵循保密条例,禁止艺术档案资料泄露。

对于文化馆的电子档案,工作重点是完善档案保管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以及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定严谨、细致的管理制度,磁盘、硬盘等电子档案存储介质要得到安全保存。同时,细化档案管理责任,约束艺术档案管理人员行为,要严格遵循制度和标准进行艺术资料管理,实现艺术资料有效采集、整理、保管和使用。同时也要制定合理的信息存储标准、信息统计标准和数据库管理标准等,促使电子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更好地满足文化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需要。

(三)推动艺术档案管理模式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馆在组织文化活动的同时,也要做好艺术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实现艺术档案管理模式创新优化,形成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实现纸质档案资料和电子档案资料同步分类、归档,统一存储和调用,切实增强艺术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于一些重大文化艺术活动资料,应充分调查挖掘艺术精华,尽可能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不同形式留存,在保留纸质档案资料的同时,数字化转化存储,实现艺术档案资料的有效保护,这对于全面反映艺术文化特色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彰显艺术档案资料的社会功能,将收集的一手资料及时编号和归档,便于后期查阅不同时期的艺术文化活动资料,为艺术文化活动决策和开展提供参考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电子档案资料保管,应该加强同档案原件的联系,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文化信息,促使艺术档案资料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

六、结语

文化馆日常工作管理和决策离不开艺术档案资料的支持,作为艺术活动的客观、真实记录,艺术档案资料在支持艺术活动开展和艺术文化传承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鉴于此,应契合文化馆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艺术档案管理制度体系,转变工作理念,优化工作方式和手段,实现艺术档案资料及时采集、整理、保管,为后续艺术档案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坚实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瑞卿,张涛涛,李培英.内蒙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主体研究——以“包头剪纸”档案管理为例[J].科技与创新,2017(07):90-91.

[2]马红梅.浅析新时期文化馆(站)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和利用[J].西藏科技,2017(04):6-7+44.

[3]叶杰.运用数字文化馆平台实现文化艺术档案角色转变[J].大众文艺,2014(01):20-21.

[4]王蓓.浅谈文化馆群文艺术档案管理之编研工作分析[J].才智,2014(09):187.

[5]洪梅.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08):253.

[6]曹兰英.上杭县文化馆创新群文艺术档案管理综述[J].大众文艺(理论),2008(05):95-96.

[7]华林,段睿辉,李婧楠.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活态性开发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9(04):91-97.

(作者简介:侯淼,女,本科,镇赉县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责任编辑 葛星星)C9DC7578-3060-436B-AE25-BA70255D7BCD

猜你喜欢

档案资料文化馆资料
展览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探讨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新时期地质档案资料修复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