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探讨

2022-06-11郑雅榕

参花(下) 2022年5期
关键词:辅导工作辅导基层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在此过程中,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稳步推进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可有效提高基层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对社会发展进步有积极作用。然而当前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依旧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至于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想提高该项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应充分结合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及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基层群众文化辅助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高效顺利开展。

一、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概述

新常态下,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发挥着重大作用,其教育功能十分广泛,包括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组织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在个人发展方面,通过基层群众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个人良好人格的养成,还有助于个人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提升;在社会邻里关系构建方面,基层群众文化教育,有助于良好邻里关系的构成。不仅如此,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还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承的重要渠道。通过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中扎根,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民族优秀文化,还能够有效培养基层群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具体而言,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为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素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在基层群众内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积极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从而为基层群众树立科学正确的思想观和文化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有害思想和腐朽文化的滋生与蔓延,为社会和谐发展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保障。在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素养方面,通过在基层群众内部普及文化知识和技能,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不仅能够让群众准确辨别美丑、善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还能够活跃基层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以更加友好和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在全社会形成满满正能量,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活。

二、新常态下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普遍缺乏针对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其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别,如果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生搬硬套,一味地沿用单一的方法和内容,就不能将文化辅导的综合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从而给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带来重重阻碍,不利于该项工作的深度开展。当前该项工作开展状况来看,缺乏针对性是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文化辅导内容过于笼统,无法体现出对不同层次群众的针对性,这样一来,也就无法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从而影响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感与积极性。比如,在开展社会性民乐文化辅导活动中,虽然极大地满足了老年群体的文化辅导需求,但是这些内容对青少年群体和中年群体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2]

(二)辅导方式欠妥

众所周知,在社会安定繁荣发展中,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通过相应的文化辅导,可以提高基层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常识。以往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由于缺乏与基层群众的交流和互动,并且辅导方式过于强硬,缺乏引导和鼓励,这也是为什么以往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真正原因。举个例子,在基层群众文化辅导时政热点时,相关人员一味地进行政治思想的统一教育,并没有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且留给群众讨论的时间少之又少,大大降低了群众的认同感,不利于基层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辅导人员文化水平有待提升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层社区作为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实施主体,担负著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因而对基层社区人员的文化水平有着较高要求。然而从基层社区开展活动的情况来看,社区辅导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从而对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阻碍。比如,在开展社区戏曲文化辅导活动中,大部分社区辅导人员对戏曲知识的了解并不全面,仅停留于浅层面。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相关内容指导,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文化辅导的作用,还会大大降低群众对文化辅导工作的认同感。

三、新常态下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优化措施

(一)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内容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模式和内容已经无法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基于此,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想要突破瓶颈,实现更高层的跨越,则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出改变。针对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欠缺针对性这一问题,要彻底解决,则需要根据群众对文化的实际需求,对现有文化内容进行深度拓展与延伸,以此强化基层群众对该项工作的支持与认同。具体来说,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适当增加新文化内容,如航天知识、新戏曲文化、西洋乐器等。总之,基层群众文化内容一定要与时代发展接轨,通过丰富文化内容,提高文化内容的趣味性,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对文化的不同需求,从而提高不同层次人群对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

(二)加强培养基层群众文化辅导人才

不可否认,基层群众文化辅导人才是推动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吸纳和培养专业的辅导型人才是重中之重。生活环境决定了基层群众对文化艺术、美术等领域的认知程度,尤其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相关单位对当地群众文化艺术生态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展示性的辅导和专业性的意见,从而促进当地基层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相关单位要注重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水平的提升,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的培训,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育和思想意识的教育,从而为基层群众文化辅助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轨道日益趋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于是开始追逐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而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是广大群众获得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满足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高质量要求,对基层群众文化辅导人员的思想意识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导致高水平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的极度匮乏。由此可见,大力培养基层群众文化辅导人才是当务之急。

首先,通过相关培训和教育,在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中树立“以基层群众为本”的工作理念,以此提高工作人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尊重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提供更加周到的文化辅导服务。其次,严把基层群众工作准入关。在挑选辅导人才方面,要求辅导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素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及文化辅导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岗位要求,做好岗前考核培训及在岗教育等工作。最后,还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工作人员总结工作经验,包括业务抽查、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互相参观学习、考试等,帮助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对于不符合岗位要求或者工作态度不端正的工作人员,坚决辞退或转岗。

(三)优化基层群众文化辅导方式

我国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经历了多次改革,在此过程中,人员开始深刻意识到固化的工作形式不利于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发展与进步。要想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效果,就要对原有工作形式进行全面创新,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构建多元化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模式,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信息时代,随着各项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包括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使得各领域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因而,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高新技术,实现各类文化资源的共享,为工作人员的查阅、学习提供便利,提高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还可利用互联网的優势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通过构建网络交互系统,让大部分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参与到基层群众文化辅导活动中,不仅打破以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够将广大群众集中起来。此外,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高群众间的交互性,及时收到群众的有效反馈,从而对后续的辅导工作作出合理调整。[4]

(四)提高基层群众的自主意识

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辅导活动中,是提高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效果的关键点,这就需要基层群众具备较强的自主意识,能够深刻知晓自身的实际需求,积极转变以往被动接受的态度,成为文化辅导活动中的主动受益者,从而提高基层群众文化辅导效率。比如,在开展社区新戏曲文化辅导活动时,应对报名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为这些人员的互动与交流提供互动平台,同时可以对每个人的差异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做出正确的调整。

(五)深入到基层群众当中

为了推动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高效开展,工作人员需要对广大群众的生活背景和对文化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之前,通过多种方式对基层群众的意见进行全面了解,包括走访、互动等方式,积极收集来自群众对文化辅导工作的建议,从而对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进行针对性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对文化的需求。由于不同的生活背景,导致基层群众对文化娱乐生活有着差异性需求,为了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加强广大基层群众对该项工作的支持力度,应注重工作方式和内容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结合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以达到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目的,给基层群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5]

(六)完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制度

完善的工作制度能确保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这就需要相关单位对现有规章制度加以完善和优化,包括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考核、管理等制度,明确每项工作环节的操作标准和规范。与此同时,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和奖惩制度,确保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地开展。近年来,国家在基层文化事业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大,因此,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基层文化辅导体制机制。通过对文化设施、文化经费的严格管理,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率,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成果。

(七)保证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内容的健康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可以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帮助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因而务必保证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内容的健康。这就需要基层群众文化辅导人员对先进文化导向和优秀文化作品的品质进行严格把关,选择的文化辅导内容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精神文化品质。加强与文化执法部门的合作,对一些媚俗低级的文化活动进行严厉打击,避免不健康的文化作品向社会基层蔓延与传播,力求为基层文化辅导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6]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下,我国社会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升,从而更加迫切地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也因此对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对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面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可有效促进广大群众思想道德高度及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应大力提升辅导人员的专业素质,丰富辅导的内容和形式,了解群众的切实需求,保证辅导内容的健康,制定完善的辅导工作制度,进而提高基层群众文化辅导效果,推动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颖.基层文化馆加强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的策略研究[J].参花(上),2021(12):135-136.

[2]刘甜.关于基层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工作开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J].参花(上),2021(6):122-123.

[3]黄静.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戏剧创作及其表演辅导[J].参花(上),2021(6):130-131.

[4]罗健.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导探讨[J].戏剧之家,2021(9):51-52.

[5]李甜.戏剧创作和表演辅导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应用[J].传媒论坛,2020,3(7):117-118.

[6]张立儿.花繁果硕 好戏连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导[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9):83-84.

(作者简介:郑雅榕,女,本科,张掖市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群文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辅导)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辅导工作辅导基层
基层巡览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在文化馆的实施
试论如何做好群众舞蹈教学辅导工作
浅议文化馆应怎样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