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关联理论下北京冬奥报道中文化自信的体现

2022-06-11王心瑶蔺柯秀

参花(下) 2022年5期
关键词:冬奥关联北京

王心瑶 蔺柯秀

本文以2022北京冬奥会背景下中外媒体的新闻报道为主要研究素材,辅以外网主流媒体报道举行过冬奥会国家的相关赛事。基于顺应—关联理论,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与解读,分析其背后的因素,探讨新闻语篇国家形象的建构,并研究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我国新闻报道的启示,以此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一、冬奥与体育报道

冬奥会作为世界性的体育赛事,一直备受关注,对于举办国而言,它代表的不仅是一场世界顶级的体育盛宴,更是展现国家形象、综合国力的机会,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契机,反映着举办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程度。而在赛会期间,媒体在报道奥运赛事筹备过程、赛程进展、比赛项目、赛事结果、参赛运动员、奥运工作人员以外,也会关注举办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旅游等各方面信息。在国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国家的主流媒体对奥运会的报道侧重点、报道角度、报道内容等都会体现出一定的倾向。

我国体育新闻报道文献众多,但这些研究都侧重于文字的报道。近年来,网络新闻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关注新闻报道,然而国内对于网络体育报道的深度研究很少,很少出现从对比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而对其背后的原因探究则更为稀缺。本文通过对比媒体间冬奥会报道的关注点、侧重点以及报道角度,辨析国内外媒体奥运会报道的差异及原因,阐明北京冬奥报道中文化自信的体现,以文化语言学中顺应—关联理论为指导,结合专业知识,对国内外新闻报道文化内涵下的精神内核与底蕴进行解读,探寻话语的“言外之意”,最终为我国奥运会的报道提出建议与优化对策。

二、顺应—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由斯珀伯和威尔逊于1986年提出,该理论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出发,在格赖斯的推理模式基础上,加进了“明示”这一关键词。1999年,杰夫·维索尔伦提出了顺应论,他认为语言的顺应性可以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2004年,冉永平提出顺应—关联理论,该理论既阐释了话语的产生,也对话语进行了解读,指出了语境顺应和关联的本质相同,使用和解读语言的过程就是语境顺应和寻找关联的过程。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话语,进行推理以获得说话人意图,即完成了明示—推理的过程。综上所述,话语产生的过程和话语解读的过程实质就是在语境顺应的条件下寻找关联的过程。然而,关联理论缺少详细描述,顺应论缺乏足够解释力,但顺应—关联理论得以寻求说话人关联假设和听话人具体语境之间的关系。因此,顺应—关联理论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上问题。

三、报道中的顺应—关联与文化自信的体现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关注角度不再受限于时空,个体与整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密切相关,人们基于此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进步深化。我国媒体致力于展现更好的中国形象,在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影响下,新闻报道充满了人情味。当一名中国运动员获得成功时,中国媒体通常会关注他的家人、教练、朋友等。比如,我国花样滑冰名将隋文静、韩聪在夺冠后最先感谢教练的鼓励与帮助,感谢观众朋友们的支持。2020年初正值疫情暴发,该组合在此期间获四大洲比赛冠军,在比赛结束后,隋文静用英文向现场的所有观众发出了呼吁,带动全场三次齐声高呼“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这也表明隋文静和韩聪这对冰上组合不仅是代表祖国、为国争光的参赛运动员,更是心系祖国,尽全力在鼓舞中国人民,体现出了中国人的人情味。再如2006年都灵冬奥会中,花样滑冰组合张丹、张昊作为实力选手冲击金牌,在张丹高难度动作摔伤的情况下,带伤完成比赛,最终获得了双人滑银牌。即便这是中国花樣滑冰历史上的最好成绩,但比赛结束,张丹仍哽咽着向大家道歉,表示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在顺应—关联理论下,张丹的道歉既是对未能获得金牌的自责,也是对自己运动生涯的遗憾。但是对于教练以及观众来说,他们的表现更加值得尊重与敬佩,他们不仅感动了中国人,更感动了整个世界。此外,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双人组合韩聪、隋文静仅差0.43分,不敌德国传奇组合萨维申科和马索特,错失金牌。在赛后采访中,两个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对不起,我们还是很抱歉,今天丢掉了金牌的梦想。”对于中国运动员来说,获得冬奥会入场券就意味着他们承担着为国争光的使命,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人气节的体现。在北京冬奥会中,彭程、金杨突破自我,获得第五名,用四年的时间从无缘自由滑再到跻身世界一流运动员。在赛后采访时他们表示,对于梦想会义无反顾地追求下去,因为这是每一名运动员的本能,一种使命。即使没有获得奖牌,只要拼尽全力就不会遗憾。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在赛后报道中,对于张丹、张昊的表现,我国媒体选择重点突出他们坚持完成比赛的精神,对于韩聪、隋文静,突出了鼓励与支持,相比于结果,努力拼搏的过程,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更值得关注。对于彭程、金杨的报道则更加突出中国人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的骨气。然而,对于外国媒体和受众而言,他们往往以个人为中心,关于冠军的报道中,个人的努力通常占很大一部分。即:是运动员自己的努力使他成功,也正是自己的努力才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就本届冬奥会开幕式而言,总导演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开幕式大的主题与冬奥会口号一致——一起向未来。究其原因,他用了一中一西两句话来形容:唐代诗人李白《北风行》中的一句诗“燕山雪花大如席”以及西方俗语“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从顺应—关联的理论进行解析,“燕山雪花大如席”描写的是雪景的独特魅力,其对雪的描述大气包举,想象飞腾,体现了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包容之心。“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则可以阐释为:冬奥舞台上没有两个国家、地区是相同的,赛会人员来自世界各地,讲着不同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文化,虽然各有特色却也可以汇聚在一起,展现出多元又和谐的美好世界。参与冬奥的每一位运动健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在不同的领域闪闪发光,体现着奥运舞台多元的精神。北京冬奥向世界发出邀请,为世界各地的冰雪爱好者提供广阔的舞台,一同成就更美好的未来,这是“一起向未来”的人类共同向往的情感。奥运始终是梦想与光荣实现的地方,2022年与2008年相似却又不同,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我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主要致力于呈现历史发展进程,展现我国五千年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是立足于未来,言外之意:中国如今有自信展现自己,中国无须反复介绍自己,中国更要以发展的眼光和态度面对未来,着力思考“我们一起为了什么,我们一起能做什么”,这是无数人向着共同目标不断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深刻体现。

四、新闻语篇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影响

毋庸置疑的是,新闻语篇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强调了国家形象是对国家的总体评价和认定,彰显了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实力,但并未区分评价来自外部还是内部。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维度拓展了国家形象的内涵,认为国家形象可被划分为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两者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国家形象本质上取决于综合国力,但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塑造的,并不直接等价于实际状况。国际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作用至关重要。由此可知,国家形象这一专有名词可进一步分为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

在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以来,国内学者逐渐关注围绕奥运会展开的新闻报道,从整体看,国内媒体发挥积极的宣传作用,对外大力输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交流所取得的各项成就。CGTN作为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主流媒体,更是在2022北京冬奥会背景下被用作分析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素材,尤其谈论到建立国家认同方面。然而无论通过何种渠道,当我们在新闻中发现撰稿人谈及本国奥运冠军的时候,一种民族自豪感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讲,基于关联—顺应理论,这种关联来自观众对某个“民族”或“国家”的主觀认同。

在国际形象塑造方面,北京冬奥会举办的重要意义也体现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上。通过报道本届冬奥体育赛事以及全国人民上下一心迎冬奥的热情氛围,进一步增强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北京冬奥背景下塑造的中国和善友好的形象可以从一定意义上积极输出中国文化。例如美国CNN于2022年1月6日发布的一篇名为“In Beijing's subway, English names are being replaced by romanized Chinese ahead of Winter Olympics”的报道中提到,有细心的北京市民发现北京地铁里车站标牌发生了细微改变,即英语单词“Station”(站)被替换为“Zhan”,“2号航站楼”由“Terminal 2”换为“2 Hao Hangzhanlou”,汉语拼音替代英语的现象。大部分中国网友刚开始对此感到不解,认为这种做法意义不大,在没有帮助到外国人的前提下反而给他们增添了出行的难度。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基于顺应—关联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这一改动可以看作向外国友人输出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也反映出中国文化正在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影响着世界,改变人们固有的看法。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建立需要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交通指示标牌看似与高科技毫无关联,但却是融合在其中不可缺少的文明要素。

站在外国人立场分析,这一改动也许利大于弊。不论是对汉语一窍不通的外国人,还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学习汉语的初期往往是接触拼音。英语虽然作为国际第一通用语,但在母语非英语国家的部分城市里英语的使用并不灵活,意即外国人要想在当地生活,说英语时通常不易被当地人理解。北上广作为发展较为国际化的一线城市,并非所有生活在这些城市的居民都能流利地用英语交流,或者和外国人无障碍沟通。因此,汉语拼音化现象的出现能够有效帮助外国人提高汉语的使用频率,从而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在中国生活的氛围。

简言之,汉语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与文明象征。北京冬奥会期间,“汉语热”的营造在帮助外国友人认识汉语、接触汉语的同时,还可以传播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起积极的助推作用。北京地铁站标牌汉语拼音化的现象并非完全为了迎合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而改变,相反,这可以视为一种趋势,即中国传统文化向外输出的大势所趋。只不过在北京冬奥会背景下,这种文化输出现象能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甚至国人注意,为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营造了一种氛围,激起越来越多的人在北京冬奥举办期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因此,这不失为对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文化自信的一种有效方式。

五、对中国体育新闻报道的启示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发展之快、世界影响之大举世瞩目,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因此,北京冬奥的成功举办,不仅从国际角度来说代表着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对于中国来说,更是赢得了世界的肯定,赢来了契机。

对于我国体育报道而言,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的构建面临着很多困难,国际媒体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其本身可以成为中国形象进入国际社会的重要渠道。而对于传媒工作者来说,需要注意到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势必要与中国特色相映衬。

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2020年世界转播商大会上曾说:“无论奥运多么精彩,没有转播商,就无法实现奥运精神的传播。”这足以显现新闻报道传播的重要作用。2022年,冬奥会来到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碰撞为本届冬奥会带来不同寻常的体验。面对2022北京冬奥会,《人民日报》、CGTN等主流媒体充分发挥自身媒体功能,做好重大体育赛事报道,提高了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新闻工作者也应做坚定文化自信的践行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展现好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新闻界,2007(03):5-10.

[2]傅才武,齐千里.坚定文化自信,是对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问题的科学回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01):62-72.

[3]胡建秋.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与国家形象建构[J].体育文化导刊,2020(11):1-6+19.

[4]刘长奇.探讨新闻英语的特点及中外新闻报道的差异[J].新闻研究导刊,2015,6(01):49.

[5]冉永平.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J].外语学刊,2004(2): 28-33.

[6]赵永华,陆君钰.新闻话语中的隐喻与国家形象的选择性建构——以《纽约时报》新冠肺炎疫情涉华报道为例[J].当代传播,2021(06):17-2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北林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顺应—关联理论视域下北京冬奥报道中文化差异的研究”(项目编号:20211022515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心瑶,女,本科在读,东北林业大学,研究方向:英语;蔺柯秀,女,本科在读,东北林业大学,研究方向:英语)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冬奥关联北京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奇趣搭配
拼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