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文拓学 博雅同行

2022-06-11冯瑛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雅言文雅博雅

冯瑛

在“博雅文化”的引领下,兴山外小语文教研组努力构建“博学雅行”大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呈现出新气象。

拓宽渠道,博学多才。“博雅”之“博”就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开阔视野、扩大见闻、博闻广识。为了达到此目的,语文教研组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适度拓展教材内容。

小学生受生活阅历、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所限,很难理解内涵深刻的文本,教师适时拓展相关内容,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进而突破学习难点。在《难忘的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为学生呈现旧中国的一些史料,如日本的侵华暴行、郑成功收复台湾、殖民统治下的文化侵略等。学生在阅读、分析这些拓展材料的过程中,了解了台湾被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加深了对文章主旨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理解,激发了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

拓展教材内容只是引领学生博学的一个方面,语文组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走向生活,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扩大学生视野。比如,在兴山县举办“美食节”期间,笔者要求学生收集家乡美食的做法,充实校本课程《美丽的兴山我的家》。学生在收集过程中认识到家乡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切身感受到作为兴山人的自豪。

立足课堂,渗透“雅行”。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个人修养、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主要渠道。德高为师,行高为范。语文教研组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用优雅的举止、文雅的谈吐、儒雅的风范影响学生,引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践行雅言,并用雅行约束自己,培养高雅情趣。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方面要求学生向教师看齐,借鉴教师的言谈举止;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回答问题等学习活动中,必须用文雅的书面语表达;在讨论问题时必须尊重其他学生的看法;在上课听讲时要保持文雅的坐姿,等等。在笔者的示范和引领下,学生逐渐养成了谈吐文雅、举止优雅的习惯,向着情趣高雅、气质儒雅的目标发展。

阅读经典,博雅同行。“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阅读经典名著,能让人直接地接受“雅”文化的熏陶。基于此,语文教研组大力开展趣味盎然的读书活动,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努力让学生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多读书、读好书,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培育学生的雅言雅行。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除了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要求学生从阅读中判断“雅”与“不雅”。比如,阅读《宝葫芦的秘密》后,学生认识到做人要勤奋努力,而坐享其成是“不雅”的表现;閱读《王子与贫儿》后,学生认为纯洁、善良就是“大雅”;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学生认识到坚强、勇敢、有爱心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雅行”。此外,笔者还指导学生举办好书推荐、课本剧表演、好书漂流等活动,巩固读书成果,深化“博雅少年”养成教育,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诵读经典诗文也可以促进“博雅文化”的落实,学生在诵读中可以自觉接受雅言熏陶,使自己的语言趋于规范化、文雅化,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质量。笔者常年坚持“课前三分钟”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自觉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水平。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博雅文化”,学生逐渐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无论在任何场合下,学生都能够精准、文雅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无论处于何种环境,学生都能用“雅行”约束自己。

(作者单位:宜昌市兴山县外国语小学)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雅言文雅博雅
赴博雅之约 促学校发展
蹲姿欠文雅 健康益处多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丁若镛《雅言觉非》考
文笔的文雅
中国古代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