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例颅咽管瘤病理分型及其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2-06-09王晓瑞许惠娟洋齐旭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囊性实性分型

王晓瑞 许惠娟 于 洋齐旭红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73)

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颅内肿瘤,起源于原始口腔外胚层所形成的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1]。 颅咽管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却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该病的70%是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和少年,且男性多于女性[2]。按照颅咽管瘤与鞍膈的关系可分为鞍内、鞍上和脑室内肿瘤。根据病理分型可分为成釉质细胞型(ameloblastic type,AD)、鳞状乳头型(bapillary type,PC)及混合型(mixed type,MIX)[3]。该病虽常见,且有关文献较多,但由于鞍区的解剖结构复杂,在临床上与鞍区其他肿瘤鉴别具有一定的难度,极易出现误诊的现象[4-5]。目前,临床上诊断颅咽管瘤主要依靠医学影像学检查,其中包括多层螺旋CT(MSCT)、MRI检查。MRI检查可清晰显示鞍区的解剖结构,对颅咽管瘤定位、定性诊断及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意义[6]。故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颅咽管瘤患者资料,分析其病理分型及MRI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颅咽管瘤的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收治32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5~69岁,平均年龄(27.84±6.27)岁。病理分型:AD 16例,PC 10例,MIX 6例。AD患者中,囊性7例,囊实性9例;PC患者中,囊性1例,囊实性5例,实性3例;MIX患者中,囊性3例,囊实性2例,实性1例。

纳入指标:均经病理确诊,且无MRI禁忌证;影像学、病理、实验等资料齐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过敏体质者;存在脑部其他恶性疾病者;意识、交流严重障碍者;二次手术者。

1.2 方法检查仪器选用GE 3.0T磁共振,取仰卧位,选用头部24通道线圈。扫描参数:T1WI参数,射频脉冲重复时间(TR)2087.4ms,回波时间(TE)24ms,扫描视野(FOV)24cm,层厚5mm,无间距。T2WI序列参数,TR/TE为5281ms/104ms,FOV 24cm,层厚5mm,无间距。DWI序列参数,b值为0.600s/mm2,扫描层数为36层,TR/TE为4600ms/53.94ms,FOV 24cm,层厚5mm,间距2mm。平扫+Gd-DTPA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观察颅咽管瘤不同病理分型的MRI表现,分析颅咽管瘤不同病理分型的MRI信号特点;比较增强扫描后颅咽管瘤不同病理分型的MRI强化方式。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

2 结 果

2.1 颅咽管瘤不同病理分型的MRI表现16例AD患者中,肿瘤多位于鞍下或鞍内,形状多呈分叶状,无囊内结节;10例PC患者中,肿瘤位置以鞍上常见,形状多呈分叶状,未见包绕蛛网膜下腔的血管;6例MIX患者,肿瘤位置、形态与PC患者一致,多见于鞍上,呈分叶状可见囊内结节和包绕蛛网膜下腔的血管。AD患者中8例长入桥前池,压迫视神经、垂体患者分别有6例、7例,12例可见脑积水,肿瘤直径平均大小为5.67cm,10例可见包绕蛛网膜下腔的血管;PC患者中,仅1例长入桥前池,压迫视神经、垂体患者分别有7例、8例,8例可见脑积水,肿瘤直径平均大小为3.81cm,6例可见囊内结节;MIX患者中3例长入桥前池,压迫视神经、垂体患者分别有2例、1例,4例可见脑积水,肿瘤直径平均大小为4.53cm,见表1。

表1 颅咽管瘤不同病理分型的MRI表现[n(%)]

2.2 颅咽管瘤不同病理分型的MRI信号特点AD、PC患者在MRI检查上以囊实混合性为主,AD患者其囊性部分在T1WI上多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多呈低信号,T2WI上囊性部分以高信号为主,实性部分多呈等信号;PC患者其囊性部分在T1WI上多呈低信号,实性部分多呈等信号,T2WI上囊性及实性部分均以高信号为主。MIX患者在MRI检查上以囊性较其他多见,其囊性部分在T1WI上多呈低信号,实性部分以等信号为主,T2WI上囊性部分以高信号为主,实性部部以等信号为主,见表2。

表2 颅咽管瘤不同病理分型的MRI信号特点(例)

2.3 增强扫描后颅咽管瘤不同病理分型的MRI强化方式MRI增强扫描后,AD患者多呈结节样强化,囊内结节未见强化;PC患者均有明显强化,其中6例患者囊内结节可见强化;MIX患者强化以结节样为主,环状较少见,见表3。

表3 增强扫描后颅咽管瘤不同病理分型的MRI强化方式[n(%)]

2.4 图像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分析结果见图1~图3。

MRI扫描可见蝶鞍等T1、等T2信号影,信号较均匀(图1~图2),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腺体(图3)。

3 讨 论

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生长缓慢,一般小儿病程比成人为短,其临床症状表现视肿瘤的部位及发展方向,年龄大小而有所不同[7-8]。鉴于肿瘤发生在鞍部因而常出现类似垂体腺瘤的局灶体征。根据病理组织学表现可分为成釉细胞型、鳞状乳头状型和过渡细胞型或混合型[9]。

成釉细胞型多见于儿童,成人罕见,多为混合鞍内鞍上病灶;本研究中有13例患者肿瘤位置位于鞍上并同时涉及鞍内,占81.25%;肿瘤较大时可包绕蛛网膜下腔的血管,本研究中有10例可见此征象,占62.50%,还可引起脑积水,肿瘤性质常为囊性或囊实性,囊内很少见结节,但钙化多发生于该型[10]。其囊性成分在T1WI上多呈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上囊性部分以高信号为主。本研究还发现有1例患者在T1WI上呈混杂信号,分析其原因是,该类型的颅咽管瘤内存在钙化,且钙化成分复杂,在T1WI上既可呈低信号,亦可呈高信号[11]。增强扫描后,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以结节样强化为主,亦可无强化。

鳞状乳头状型多见于成人,且多位于鞍上;本研究中有8例患者肿瘤位置位于鞍上,占80.00%;可引起脑积水,由于肿瘤压迫视神经、垂体,导致患者的视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的情况出现[12]。肿瘤形状常为实性或囊实性混合,钙化较少,囊内可见结节。肿瘤大小不等,可为球形或不规则形。囊性或囊实性者囊壁光整,囊内可呈单房或多房,囊液含胆固醇结晶[13]。实性部分在T1WI上多呈等信号,T2WI上以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后可见囊内结节强化,本研究中有此表现占70%。混合型颅咽管瘤与成釉细胞型类似,但是有一点不同,混合型颅咽管瘤增强扫描时可见囊内结节强化[14]。所以鳞状乳头状型和混合型颅咽管瘤中囊内结节较常见,国外有研究将其描述为突入囊内的黄绿色黏膜结节,且直径不超过1cm[15]。在鉴别诊断鳞状乳头状型和混合型颅咽管瘤中,可将有无包绕血管这一影像学特点作为一个鉴别依据,本研究中后者有2例可见肿瘤包绕蛛网膜下腔中的血管,而前者无此影像学表现。

综上所述,MRI检查可有效显示不同组织类型颅咽管瘤的影像学特征,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影像学征象,结合患者临床特点对于准确作出定位、定性诊断、评估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囊性实性分型
肺炎克雷伯菌RAPD基因分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药敏分型对比研究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与囊性肾癌的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探讨
CT三维及X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可靠性
什么样的肺结节最危险
提高CAXA制造工程师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非典型影像学表现
CT用于良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诊断中的特征分析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逍遥散合二仙汤加味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1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