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3.0T磁共振DTI的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结构变化研究*

2022-06-09王艳菊卓丽华李经国邹兴雄王艳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白质脑区精神分裂症

王艳菊 卓丽华 李经国邹兴雄 王艳春

1.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放射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2.四川射洪市中医院脑外科(四川 遂宁 629000)

精神分裂症致残率较高,目前临床对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故对精神分裂症无法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1]。相关研究表示,约占70%患者出现反复性发病,病程较长,且容易成为精神残疾[2]。有研究报道,青少年患病存在遗传风险、认知功能损害及精神残疾高于成年患者[3]。近年来,临床发现功能性磁共振影像可有效对精神分裂进行研究。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属于非侵入性检查方式,主要通过检测脑白质纤维束结构完整性和走向完成,常用于评估脑白质结构完整性及其功能关系[4]。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是临床公认用于评价脑白质结构的指标,与其大脑连接异常相关[5]。但临床通过DTI技术研究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报道较少,因此为优化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检查方式,提高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放射科诊治的56例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6]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9~17岁;病程<1年,且为首次发病,未接受相关精神病药物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孤独谱系障碍及抽动障碍等疾病;存在癫痫或严重躯体疾病;脑部存在外伤史、缺氧等情况;患者对造影剂过敏。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组标准:精神状态良好;无家族精神疾病史;年龄10至16岁;对造影剂无过敏史。观察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9~17岁,平均年龄(13.35±2.17)岁,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5.95±3.38)个月,受教育程度4~9年,平均受教育程度(6.10±2.21)年。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0~16岁,平均年龄(13.32±2.10)岁,受教育程度4~9年,平均受教育程度(6.26±2.10)年。

1.2 方法磁共振平扫:采用美国GE公司3.0T磁共振成像系统,患者取仰卧位,逐渐放松佩戴耳塞,在患者头部两侧加海绵减少头部活动;首先行常规扫描,T1WI、T2WI和快速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ast fluid decay reversal recovery sequence,FLAIR)扫描,扫描参数:T1FLAIR:重复时间1934ms、回波时间22.2ms、激发次数2、反转时间750ms、反转角900、视野24cm×24cm、层厚6cm、间距2cm、矩阵320×224、扫描时间122s;T2WI:重复时间4600ms、回波时间121.1ms、激发次数2、视野24cm×24cm、层厚6cm、间距2cm、矩阵448×448;T2FLAIR:重复时间8600ms、回波时间123.1ms、激发次数1、反转时间2100ms、反转角900、视野24cm×24cm、层厚6cm、间距2cm、矩阵256×192、扫描时间121s;冠状位T2WI:重复时间5500ms、回波时间109.5ms、激发次数2、视野24cm×18cm、层厚4cm、间距1cm、矩阵320×224、扫描时间61s。

DTI扫描: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技术,扫描横轴位,扫描参数:重复时间8000ms、回波时间83.6ms、激发次数1、视野24cm×24cm,弥散加权系数b=0,b=1000s/mm2,矩阵128×128、层厚5cm、间距0cm、共22层,15个弥散敏感梯度方向数,扫描121s。扫描前行匀场降低静磁场强度不匀图像改变。

1.3 观察指标精神症状评价:由2名青少年精神科主治医师采用PANSS,包括7项阳性症状分和7项阴性症状分,分值均为7~49分;16项一般病理分,分值16~112分,分值越低表示精神症状越佳。图像评价:通过配套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图像中脑组织部分,FA图用最小二乘法[7]拟合张量模型计算,获取平均纤维骨架图,观察脑白质FA值差异脑区的分布。观察脑白质FA值差异脑区与观察组认知功能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均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脑白质FA值差异脑区与观察组认知功能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PANSS 评分比较观察组 PANSS 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PANSS 评分比较

2.2 两组脑白质FA值差异脑区的分布观察组FA值降低脑区主要在胼胝体底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束及右上放射冠,且FA值高于对照组的脑区,差异显著(P<0.05),见表2,图1。

图1 两组DTI全脑白质FA分布图。注:R表示右侧,L表示左侧;绿色为白质纤维骨架,红色为观察组FA值低于对照组的脑区;图中x、y、z值表示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坐标值。

表2 两组脑白质FA值差异脑区的分布

2.3 脑白质FA值差异脑区与观察组认知功能相关分析观察组中脑白质胼胝体部FA值与阳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5),扣带束FA值与阴性症状FA值呈正相关(P<0.05),右上放射冠与一般病理分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脑白质FA值差异脑区与观察组认知功能相关分析(r值)

3 讨 论

近年来,临床上对脑白质DTI研究表示,胼胝体、额叶等组织的脑白质 FA 值水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偏低[8]。但大多数研究均针对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涉及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相关报道较少。国外研究表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FA值与其工作记忆、执行能力有关[9]。DTI是由扩散敏感梯度方向变化获取水分子扩散强度,并通过三维空间定量分析,并观察生物体细微解剖结构和功能情况[10-11]。

有研究表示,神经细胞膜成份及结构、神经细胞轴突直径及髓鞘化程度等影响着扩散各向异性[12]。FA值是DTI技术中关键指标,DTI被临床证实唯一能够在活体人腩组织中显示白质纤维柬走向、排列、髓鞘化隋况等非侵入性方式[13-14]。有研究表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白质纤维结构变化,主要集中在胼胝体、左扣带回,但该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成年人[15]。本研究得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 PANSS 认知功能评分较高,且FA值降低脑区集中在胼胝体底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束及右上放射冠。提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低于正常青少年,且首次发病期已发生脑白质显微结构异常,与精神分裂症病机显著相关。胼胝体属于达到半球纵裂底部,与两侧大脑半球相连,分压部、体部和膝部,如组织结构异常,则大脑半球对应的形象思维异常,易形成思维障碍[16]。既往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早期神经发育与其胼胝体纤维束FA值密不可分[17]。结果表示,观察组胼胝体底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FA值低于对照组;且脑白质胼胝体体部FA值与阳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提示与上述研究一致。扣带束是对情绪、注意、学习等认知功能支配神经组织其一[18]。有研究表示,相较于扣带回FA值正常水平,精神分裂症患者前扣带回FA值更低[19]。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一致,且扣带束FA值与阴性症状FA值呈正相关,提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扣带束损伤,同时其连接的脑区也具有功能损伤。放射冠主要涉及认知功能,推测与幻听有关,放射冠局部白质纤维束微细结构差异与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有关[20]。结果表示,观察组右上放射冠FA值较高,且右上放射冠与一般病理分呈正相关。提示放射冠结构完整性差异,预示患者存在一定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受损。

综上所述,3.0T核磁共振DTI检查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结构异常,同时脑白质纤维束结构异常容易引起认知功能损伤。

猜你喜欢

白质脑区精神分裂症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长期戒断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相关脑区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发现脑白质疏松不必紧张
再不动脑, 真的会傻
止咳药水滥用导致大脑结构异常
中年人过胖大脑年龄恐老化10岁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动态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