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丽丝•门罗《火车》的非线性叙事*

2022-06-08蔡婷婷吴燕飞

大众文艺 2022年10期
关键词:门罗杰克逊贝尔

蔡婷婷 吴燕飞 卓 静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315300)

《亲爱的生活》是爱丽丝•门罗的最新作品,共分为十四个独立故事,讲述了各种偶然性事件:出发与逃离、挣扎与妥协、怀疑与释然、生命与死亡,并且最后四篇是“就情感而言具有自传的性质”的终曲,说出了她关于自身生活“最初、最后、也最亲密的话”。因此,被认为是门罗最丰富、最完美、最具个性的“集大成之作”。《亲爱的生活》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其魅力在于其极具艺术的门罗式叙事视角和手法。

其中的短篇《火车》,虽然展示的只是杰克逊、艾琳等人平凡的生活片段,但是门罗通过非线性叙事:情节在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中的差异性编排、不同的叙事视角以及开放性的结尾,把故事情节“碎片化”,肢解、分离却又始终归属统一的整体,将不同时段发生的不同故事交织在一起,但犹如高超的编织技法,故事线缠绕得错综复杂却又井然有序。不同于欧•亨利式给读者以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门罗的开放式结尾带有一种神秘感,戛然而止,使读者们需要反复品味文中细节,从而悟出自己独到的理解,可谓是见仁见智。以下本文将从故事情节的安排和开放式的结尾,对《火车》进行文本分析。

一、非线性叙事

在对文学研究中,叙事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文本情节发展的一门学科。热奈特的《叙事话语》首先论述区分了叙事所包含的三层含义,对故事、叙事和叙述这三个不同的概念作了界定,他认为故事指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叙事指讲述这些事件的话语或文本,叙述则指产生话语或文本的叙述行为。

此篇论文主要讨论《火车》中非线性叙事的使用。线性叙事和非线性叙事最重要的分别在于对“时空顺序”的不同设定:“线性叙事”从字面意思上看是一种以时间线为主导的叙事手法。其被认为是严格按照现实的时间向度来组织安排的,及遵循着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部分组成。“非线性叙事”则指的是将不同时间段的故事碎片化并重新排列组合的并非严格按照现实的时间向度来组织安排的不完整叙事。不是单一的一条故事线,而是两条或多条故事线弯曲、交叉、重合,将每个故事线都打散再排列从而达到作者想要的效果。这类故事虽然都有些扑朔迷离,但基本上是围绕着一条主线叙述的,并且不管从哪个故事片段开始读起都是能够读下去的。

但是在这里还是存在疑点争议的:有人认为非线性叙事跳出了正常的固定的时空顺序的掌控,用以可能性更加多样,倒叙、插叙,以及种种超乎想象的叙事方式。但是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就提出“人物”和“行动”是构成故事情节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并认为“人物不应该脱离行动而应该见于行动之中”,很明显,这里的“行动”指的是故事情节,因此只要是一条线且前后有序,都是“线性叙事”。

用比较形象的比喻来区分“线性叙事”和“非线性叙事”:线性叙事好比是一条涓涓细流,没有人能够改变河流的流向和速度;而“非线性叙事”则像是一盘打散了的拼图碎,每一小块故事只展现了整个故事的部分真相,读者只有阅读完两条并行发生且时而交错的故事线,才能掌握故事的全貌。在拼完整幅之前,你不知道最后的效果如何,你可以自由控制拼图的速度,无论选到哪一块,都可以直接上手,不会影响最终结果。因此,笔者认为爱丽丝•门罗的《亲爱的生活》中的《火车》这一短篇小说,是由两条故事线组成,并且不是简单的两条线并行,而是两条弯曲的线相互交织。

二、《火车》的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

首先,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区分在非线性叙事中尤其显著。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火车》这篇文章中故事的自然发生顺序:

而门罗通过各种写作手法将故事重新组合,其叙事的时间顺序为:⑤→⑥→⑦→⑧Ⅰ→9Ⅱ→11→12→1→2→3→4→13→14。即故事起点位于主人公杰克逊和贝尔一生中较晚的时刻,叙述顺序的第一个时间远远不是故事顺序的第一个时间:杰克逊从归途中“逃离”与贝尔相遇,此时两人已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抵触”,因此、基于这一前提两人才能有后续的火花,而两人为什么会有此心理“障碍”,罗门则在后半部分通过大量细节一一向读者倒叙解释,并又引出一个“新”人物艾琳(她与杰克逊相识的时间早于贝尔)从而丰富杰克逊的故事背景以及丰满人物形象。由此,罗门的叙事深刻地改变了叙述节奏的总体系即热奈特所提出的“速度关系”:事件或故事段的可变时距与在叙事中叙述它们伪时距之间的关系。

因此《火车》中的两重叙事:故事围绕杰克逊和贝尔这两条线发展,但是罗门通过非线性叙事手法将两条故事线打乱并交织,贝尔的故事和杰克逊的故事,两个人有相互的重叠,又都有自己的故事,并且每个故事又包含他人的故事。小说前半部分叙述的是杰克逊和贝尔的相遇与朝夕相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将时间拉回了杰克逊以及贝尔的早年生活。杰克逊和他人相处很融洽,可以把每一份工作都做到完美。但他害怕自己的问题给她人带来不幸福,所以才会再三逃离,正是他的不辞而别才凸显出他不愿意拖累他人的初衷。

这两个故事的纠缠:事实上,杰克逊和贝尔就好比硬币的两个面,他们都是非常善良的人,但是都受过性创伤:杰克逊小时候受到继母的侵犯,长大后又发现自己是性无能;在贝尔小时候,母亲卧病在床,父亲生理需求不得满足而有企图地去撞见她洗澡,之后父亲后悔、内疚,卧轨自杀。父女俩心知肚明事情的起因,从此贝尔就有了负罪感,觉得父亲是因她而死,所以她也不能结婚。杰克逊和贝尔都不完整,都有精神上的创伤。“她是某种女人,而他是某种男人。”都知道,他们分别是男人和女人身体都没有毛病但是始终是不可能发生那种关系。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他们就能心平气和地相处。

“我的意思是说,主角杰克逊,他实际上必须要从人的纠缠里逃脱。他不知道为什么,然而当他们靠近的时候,就发生了。这其中有性的元素,但不是唯一的元素,我想有些人就是这样的。”他们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作为硬币的两个面,两人生活非常和谐,但是一旦触及了性,原先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于是杰克逊又选择离开贝尔,就像当初他决定从火车上跳下离开艾琳一样。

杰克逊从小就经历了母亲早逝并受到了继母侵犯,需要温暖,但他发现自己性无能怕辜负自己爱的女人,所以一再逃离:离开贝尔是因为她吐露了父亲死亡的真相,触及了性,并且术后,贝尔比原来年轻了许多,很有可能会找到男人,所以他不辞而别,与离开艾琳同理。

经过门罗对二人生活片段的技巧性编排,人性的复杂和微妙及选择背后的悲惨动因在读者的反复咀嚼后豁然开朗。

三、开放性结尾

最后,开放性结尾也是本作非线性叙事的重要特征。与欧•亨利式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结尾不同,《火车》的结尾戛然而止,略带一笔开放性提示。不同读者会有各自的理解和思考,从而给故事的后续发展留下遐想空间:一列列火车就犹如门罗的叙事手法:断裂却围绕着主线前进,并没有脱节。像电影开场一样,《火车》文章一开头就描绘出一名身材矫健的士兵从火车上纵身跃下,往行驶反方向走去,抛出无数未知和悬念,吸引读者带着疑惑读下去:为什么杰克逊要逃离带他回家的列车而往反方向走?“从火车上跳下来应该意味着某种取消。……你期待着虚无。但却得到了什么?……你在这里做什么?你要到哪里去?……”文章结尾,又是杰克逊跳下火车,来到卡普斯卡辛,与开头呼应,但随即戛然而止。似乎在表达杰克逊当时的想法抑或是作者自己对逃离既定轨迹却未得安定的焦虑感的思考。

与线性叙事的鲜明结局不同,开放式结尾之所以能作为非线性叙事之特征的原因是:艾丽丝•门罗在《火车》甚至整本《亲爱的生活》中所使用的开放结局是想要告诉读者生活有多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各自体验并经历着生活与故事的每一个侧面。整个世界蕴含的无穷叙事可能性,一如生活的扑朔迷离和无法预料。而并非像“一根绳子”那样能看到尽头在哪儿。其在情节或人物上总给人带来不尽如人意的感觉:杰克逊因自身的缺陷而不断逃离;贝尔好不容易治愈获得新生,结束了十几年如一日的生活,但还是输给了病魔,艾琳及其女儿悲惨的轮回,让读者感觉到“意难平”。而正是因为遗憾,小说才会有生活感和真实性,这就是门罗对生活的解读。

读完《火车》这篇文章后,你会发现它没有明确的主题或副题。它更强调创作的“随意性、即兴性和拼凑性”,也使《火车》在展现时更加贴近生活,而非是带有目的的去讲述一个道理。门罗更加重视读者本人的阅读体验和思考,这样读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可以反复品读,每次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可以说《火车》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创造并最后构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品。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选取《亲爱的生活》中的《火车》这一文章,通过热奈特叙事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了该小说非线性叙事视角、开放性结尾来探究文中人物心理空间的构建以及解读爱丽丝•门罗用蕴含哲理的语言和独特的空间叙事手法使短小的篇幅中表达出完整的生命体验,为读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短篇小说、了解了解短篇小说的角度,也使得门罗作品中的主题得到了深化:本文对门罗用非线性写法去呈现《火车》这个故事的主要原因的理解是:事实上,这是对现实的仿真,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无论是从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在我们面前就是一团乱麻,不可能像我们梳理的一样(即上述整理的故事自然发生顺序的表格),现实都是碎片化的一节一节的故事(即小说的叙事时间),但是都是由一条主线带动的。“表面上杂乱无章的场面,而这一切其实是作者精心安排布置的。他们尽可能将作品的情节结构安排得错综复杂,独具匠心。”因此,当我们阅读《火车》时,无论从哪个片段切入进去都可以读她的文章,从结尾的地方开始读,倒着读也是可以的,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会因为阅读顺序而发生偏差,因为文章一开始就未按自然的发生顺序讲述故事。

非线性叙事时空交替排列的叙事策略对于提高短篇小说层次感和丰富其内涵有很大帮助,且能使体量小的短篇可承载更多情节但又不会像流水账,读者可紧跟作者脚步追寻人物的世事际遇并不断探寻人物的内心波澜。

在这趟“生活”的长途火车中,许多事往往都不会像我们心目中所期盼的那样朝着既定的轨道前进。但直到生命的最后,我们会发现这些都不要紧。因为,倘若我们始终以善意对待生活,生活终将以善意回馈你我。

猜你喜欢

门罗杰克逊贝尔
作家的闲谈
作家的闲谈
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共同“拯救世界”
坐火车上班的男人
On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School
一颗子弹的产权
门罗的健康秘诀
杰克逊电影海报公布
世界感慨杰克逊一生
贝尔米兹的“鬼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