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认同、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

2022-06-05白玉萍黄凡肖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工作投入职业认同

白玉萍 黄凡 肖晶

摘要:通过对北京市1445名中小学心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认同、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职业认同、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组织支持感在职业认同对工作投入的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从中可以看出,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支持感可以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并且职业认同可以通过组织支持感间接促进工作投入水平,这对未来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投入提供了新的启发。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认同;组织支持感;工作投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6-0014-06

一、引言

工作投入是一种对工作的正性体验,可以看作是工作倦怠的相反状态。良好的工作投入意味着充满持久的、积极的情绪与动机[1]。工作投入不仅是教师在工作中具有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标志,更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近年来,由于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特征,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中小学生自残自杀等极端危机事件比例上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巨大冲击和挑战。如何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工作投入,成为加強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一项重要议题。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一种肯定性评价[3]。具备良好职业认同的教师,意味着接纳并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感,能够客观看待工作中的困难,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从而自觉地追求专业发展[4]。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例如,李岩[5]研究发现,山东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越高,其工作投入也越高;刘伟、张棉好[6]的研究发现,浙江省中职学校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越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凝聚力更强,工作更加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组织支持感是指个体对组织如何看待他们的贡献并关心他们的利益的一种总体知觉和信念。换言之,组织支持感就是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组织方面的支持[7],包括个体对组织是否重视其贡献的感受以及对组织是否关注其福利的感受两方面[8]。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组织支持感能正向预测其工作投入。例如,王钢、范勇、黄旭等[9]的研究发现,当幼儿教师感觉到组织对其关心、支持时,会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在工作中就会有好的表现,组织支持感显著正向影响教师的工作绩效。

以往国内关于教师职业认同、工作投入和组织支持感的研究中,缺乏以中小学心理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为对象进行的调查研究,也缺乏对于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考察的研究。本研究旨在考察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职业认同、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并探讨组织支持感在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之间可能的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

本次调查对北京市各区所属中小学进行全覆盖调查,采取线上取样方式,共有1445名心理教师填答问卷,有效问卷1433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9.17%。其中女性心理教师占92.6%(1335位),男性心理教师占7.4%(106位);从年龄来看,30岁及以下的教师占17.8%,51岁及以上的教师占7.6%,31岁至50岁的教师占74.6%;学历以本科为主(74.0%),硕士研究生次之(23.8%),专科及以下和博士研究生占2.2%左右。

(二)研究工具

1.教师职业认同量表

采用由魏淑华[10]编制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该量表包括角色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四个维度,共计18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基本不符合、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职业认同越高。该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 0.92,说明有良好的信效度。

2.组织支持感问卷

采用由陈志霞、陈剑锋[11]编制的组织支持感量表,该量表包括情感性支持维度和工具性支持两个维度,共计14个题项,两个维度均为7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表示完全不同意、2表示基本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表示组织支持感越高。该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 0.967,说明有良好的信效度。

3.工作投入问卷

采用由张轶文、甘怡群[12]编制的工作投入量表,该量表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共有17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表示从来没有、2表示基本没有、3表示不确定、4表示有时有、5表示总是有。分数越高,表示工作投入越高。该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5,说明信效度良好。

(三)数据处理

对于收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首先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投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然后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认同、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进行中介作用的检验。

三、结果

(一)不同群体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投入的差异分析

通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投入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心理教师的工作投入和专注度低于女性教师;虽然不同年龄的心理教师在工作投入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奉献维度上差异显著。30岁及以下的心理教师的奉献度最高,41~50岁的心理教师奉献度最低;在学历方面,学历为硕士的心理教师工作投入度最高,博士学历的心理教师的工作投入度最低;在专业背景方面,专业背景为心理学类的心理教师工作投入水平最高,其次为教育学科、语数英等主要学科、音体美等其他学科背景的心理教师;在职称方面,不同职称的心理教师的工作投入无显著差异;在教龄方面,虽然不同教龄的心理教师在工作投入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奉献维度上差异显著。教龄在5年及以下的心理教师专注维度的得分最低,而教龄在21年及以上的心理教师专注维度的得分最高;专兼职心理教师相比较,专职教师的工作投入显著高于兼职教师。(见表1)

(二)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职业认同、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的相关分析

对中小学心理教师在职业认同、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三个变量上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职业认同及其四个维度与工作投入及其三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职业认同及其四个维度与组织支持感及其两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组织支持感及其两个维度与工作投入及其 三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三)组织支持感在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

按照中介效应检验标准程序,使用层次回归考查组织支持感在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见表3。

职业认同对工作投入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职业认同对组织支持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投入的预测作用显著,组织支持感的中介效应显著。同时,回归系数(β=0.929)显著,体现出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2.96 %。中介效应模型见图1。

进一步对组织支持感两个分维度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职业认同对情感性支持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情感性支持对工作投入预测作用显著,情感性支持的中介效应显著。同时,回归系数(β=0.926)显著,体现出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2.87 %。职业认同对工具性支持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工具性支持对工作投入的预测作用显著,工具性支持的中介效应显著。同时,回归系数(β=0.943)显著,体现出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1.51%。

四、讨论

(一)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投入现状

本研究显示,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投入处于较高水平,工作投入各維度的得分中由高到低依次是:奉献、专注、活力。各维度得分的这种状况,可能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特点有关。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很强的爱心、责任心和耐心,但是,当前中小学心理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中小学心理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比较边缘化[13]。中小学心理教师在学校教师队伍中人数较少,很多学校只有1至2名心理教师,心理教师在学校里“单打独斗”,得到的来自团队的支持少于其他教师等原因,容易导致中小学心理教师产生无力感和失落感[14]。

(二)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职业认同及其各维度与工作投入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职业认同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资源,是工作投入的激励性因素[15]。回归分析表明,职业认同的四个维度中,角色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对工作投入的预测作用更强(β=0.813,0.063)。角色价值观代表着中小学心理教师是否有积极的职业角色认知与职业信念,具有较高角色价值观的中小学心理教师,能够在工作中努力探寻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具有较高的工作投入水平。职业价值观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16],折射出人生观、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对这份职业抱有积极的期望,将职业视作自己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方式,有助于激发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的成就感,激发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中小学心理教师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及其各维度与工作投入及其各维度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组织支持感能有效预测工作投入。也就是说,组织支持感越高,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工作投入程度也就越高,这提示提高中小学心理教师感受到的组织支持对提高他们的工作投入具有重要意义。

回归分析表明,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对工作投入都具有显著影响,但情感性支持比工具性支持对工作投入的预测和解释作用更强(β=0.303,0.232)。说明相对于工作环境、条件设施和福利待遇这些工具性支持,中小学心理教师更重视情感性支持,更希望得到学校的关心和尊重。

(四)中小学心理教师组织支持感对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在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职业认同既可以直接对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工作投入产生影响,又可以通过组织支持感对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工作投入产生间接影响。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互惠原则,当个体明确体会到来自组织的支持时,他们会增强对工作的责任感,会自我激励用实际行动去报答组织[17]。在对职业有积极良好认同的前提下,中小学心理教师更容易感知到来自学校或领导、同事的关心与支持,进而推动他们对于工作更加专注认真、更有创新和探索的活力、更乐于奉献。

五、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职业认同正向预测工作投入,组织支持感正向预测工作投入,组织支持感在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未来工作中可以通过加强教师的职业认同与组织支持感,来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工作投入,从而使其更好地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Schaufeli W B,Salanova M,Vicente González-romá,et al. 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a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2,3(1):71-92.

[2]孙桂林.社会支持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20(7):92-96.

[3]魏淑华,宋广文.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5):62-64.

[4]熊万曦,高文心.新建公办初中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波动的案例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20,32(5):83-89,75.

[5]李岩.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8(8):11-17.

[6]刘伟,张棉好.中职教师职业认同对工作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9(4):68-77.

[7]Eisenberger R,Huntington R,Hutchison S,et al.Perceived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6,71(2):500-507.

[8]徐晓锋,车宏生,林绚晖,等.组织支持理论及其研究[J].心理科学,2005(1):130-132.

[9]王钢,范勇,黄旭,等.幼儿教师政府支持、组织支持和胜任力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16(6):801-809.

[10]魏淑华.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1]陈志霞,陈剑锋.组织支持感影响工作绩效的直接与间接效应[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1):99-104.

[12]张轶文,甘怡群.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3):268-270.

[13]俞国良.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在“两点一线”[J].人民教育,2021(10):36-40.

[14]俞国良,靳娟娟.新时代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J].今日教育,2021(9):18-21.

[15]王鑫.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职业幸福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16]胡秀锦,周齐佩.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困境:表现、归因与突破[J].教师教育研究,2021(9):50-56.

[17]王黎华,徐长江.组织支持感对中小学教师幸福感与工作倦怠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6):574-578.

编辑/卫 虹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工作投入职业认同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城管执法人员工作压力及其影响的实证调查与启示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工作—家庭中心性与延迟退休态度的关系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与对策
社区匹配、工作投入与人才离职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