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

2022-06-03刘恋

湖湘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现代性乡村振兴

刘恋

摘要:乡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关系着乡村振兴的绩效水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中国的乡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是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挑战。要从总体原则、思想统揽、主体支撑、经济基础、服务保障、文化传承六個维度推进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使乡村群众真正拥有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凝聚乡村振兴强大的文化驱动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2)-0120-09

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1]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中华农耕文明根植于乡土,千百年来孕育滋长的乡土文化悠远而温润,不仅保留了历史的宝贵记忆,还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吐故纳新。斐迪南·滕尼斯(1999)认为,在乡村这个共同体内,基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长期互动和相互统一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文化,并维系着人们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2]乡村文化与乡土情感的共生共建、乡约德治价值的存在,推动农村社会的良性运转,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充足的精神支持。如何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提升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贡献度,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这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需要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3]

一、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的核心意义

(一)回溯既往——乡村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宝贵根脉

乡村振兴要全面推进,乡村文化价值必须释放。以农耕开国的中华民族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道法自然”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敬天法祖、守望相助、崇德向善、仁义忠孝的中国文化。乡村文化是千年文化传承的根本,而儒家文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已经逐渐渗入中华血脉之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积淀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乡村文化所体现的生活方式、节庆习俗、宗教观念、道德情操、思维逻辑等正是儒家文化的充分反映,乡村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乡村文化的精髓始终扎根于辽阔的乡村大地。乡村不仅构筑了农民的精神家园,也留存了珍贵而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乡村文化在东西南北的差异是各类乡村人文资源的重要成因,人们用智慧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乡村文化,比如除夕夜守岁、清明节祭祖、端午划龙舟、中秋赏明月、元宵闹花灯、重阳节登高等民俗活动;打腰鼓、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曲艺活动;糖人、蜡染、香包、草编、陶器等手工技艺等。乡村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承地,承载着很多人的美好乡愁,具有无法替代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乡村文化是让乡愁“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推进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就是留住记忆乡愁,守护中华文明的根脉。

(二)立足当下——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的坚实保障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力量“聚能环”,推动乡村文化与时俱进的转化,乡村才能呈现出蓬勃生机。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能创造民风淳朴的人文环境。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推动乡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道德行为准则,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引导村民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做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营造民风淳朴的浓厚氛围。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乡村振兴更容易形成有序的农业生产经营行为,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决定乡村振兴最终成效的根本。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有助于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术技能的提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能形成重信守诺的市场环境。[4]诚信是重要的经济资源、精神文化资源,可以降低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作效率。继承发扬中华民族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弘扬诚信理念、诚信文化,通过抓典型、树楷模的方式,让农民群众学有目标,行有示范。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助力公平有序市场环境的创建。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依托当地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拉动衣食住行的消费需求,促进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改变过去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乡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为乡村经济注入不竭动力。

(三)观照未来——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

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源泉和持久动力,进而决定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不仅能使村容村貌增靓色、焕新颜,还将更大程度强化乡村社会的引领力和塑造力,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改变部分落后的农村地区存在的小农意识、封建迷信、陈规陋习等,破除农村闭塞的文化与经济格局的掣肘,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是重塑乡村发展理想的精神引擎,将原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情感、文化心理、价值观念与现代生产生活相适应,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发挥其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现实功能。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树立为农民认可追求的发展理想,擘画乡村振兴灿烂图景,把提供有机农产品、新鲜空气、静谧田园等生态产品,提供农耕文化、乡愁等精神产品,共同作为乡村发展理想的文化内容,能有效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其文化内涵与特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它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在今后乡村社会进步中必将充分印证。各地区的实践证明,乡村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支撑动力,重视乡村文化建设的地方,其经济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推动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把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生态居住等工作有机结合,就能从根本上塑造新农村的精神面貌。94CF5066-F64A-4C12-86C1-5671D0C7BF21

二、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受到的碰撞

(一)闭固保守封锁与城乡融合一体的碰撞

城乡文化冲突指城市化进程中两种文化因差异而引起的文化隔阂与矛盾,城乡文化的差异来自于人类对社会变迁的适应性裂变。农村与城市有不同的地域、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必然有不同質的文化,在城乡一体化中,农村文化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来自城市文化的碰撞和冲击。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城乡居民在户籍、身份、待遇、权利、义务等方面的人为分割。城镇化进程加快后,城乡关系由壁垒森严演变为摩擦与冲突。文明是现代城市的迷人气质,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乡村文化则被错误看作低俗粗鄙的象征而步入边缘。冲突中的城乡文化双方,“乡”的外延已从“乡村”扩展到“都市外乡人”,不仅造成了城乡不同分区的文化阻隔,而且引发了城市社会的城乡文化在交往过程中内在要素的不兼容。城市人口流动频繁,交往面大,多注重个人的价值和人格尊严。乡村交往地域范围狭窄,交往空间封闭性较强,血缘观念更加浓重。城市因地缘优势、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发展成为文化中心,城市文化的核心理念也迅速向县域及乡村扩散。乡村由于历史和地理交通环境的因素,其发展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城乡居民由于认知方式、价值观念、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的显著区别,心理鸿沟、利益冲突、目标分歧在所难免。在城市中心主义语境下,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偏见、排斥,让其日益边缘化的现实显露无遗。

(二)传统道德价值与外来文化观念的碰撞

中国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冲击下,农村文化中重仁爱、重家庭、重血缘、重乡土的优良传统慢慢被消磨,[5]市场化、城市化深刻地影响着乡村社会,传统农耕经济被工业文明解构,随之而来的西方各种文化观念也造成了乡村道德伦理的衰落以及农民在精神观念上的进退失据,乡村传统文化难以发挥对乡村社会发展的情感归属和支撑作用。乡村腐朽文化与资本文化错配,劣币驱逐良币的“逆选择”甚嚣尘上,农村较多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被颠覆,功利主义开始盛行,好逸恶劳心态逐渐滋生,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乡村社会道德失范多有体现,理想信念缺位,对马克思主义认知模糊、情感淡漠,社会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趋于功利化、世俗化。法律意识淡薄,“惧法厌讼”现象较为严重。[6]对事物的美丑善恶缺乏鲜明的标准与界限,认识上模糊不清,盲目追随网络上的审丑文化,道德敏感和伦理责任意识趋向退化。当下乡村秩序被侵蚀最严重的是主流价值观扭曲,这导致金钱成了最高衡量标准,而不注重财富获得过程。自力更生、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被淡忘。外来价值观念强烈冲击着乡村社会道德评价体系,乡村文化的内核正遭受着侵蚀。

(三)封建落后意识与科学文明氛围的碰撞

乡村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其中的封建落后意识仍然存在,与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科学文明氛围形成摩擦碰撞。部分村庄的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不健全或者形同虚设,宣传引导规范的力度不够,致使侵害集体利益、邻里纠纷等不良习气和错误行为多有存在。封建迷信之风抬头。少数农民精神空虚无助,一旦遇到农村非法宗教的渗透,极易接受寻求寄托,填补平常文化娱乐活动的空白,影响文明乡风的形成。浪费攀比之风兴盛。农村人情消费名目繁多,消费范围不断延伸,礼金数额一路攀升,人情债的份额越滚越大,让农民不堪重负。“厚葬薄养”问题较为严重。这种歪风陋习不仅浪费人财物力,而且污染社会风气,更会在下一代的家庭伦理教育上出现劣行的“言传身教”作用。不孝之风悄然兴起。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现象普遍,子女不赡养、不孝顺老人的问题比较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留守老人越来越多,使得留守老人的精神关爱十分缺乏。黄赌毒之风日益滋长。一些城乡结合部的网吧、歌厅、影像厅是低俗内容展现的高发场所,一些经济活跃、市场开放的农村,办理红白喜事邀请的歌舞团用粗俗言语博取村民眼球。农村赌博的情况较为普遍,参与人数较多,赌博金额较大。毒品犯罪向农村地区渗透。一些经济条件宽裕的农民因社会交往复杂等原因沾上毒品,还有一些在沿海地区打工的农民染上毒瘾返乡后,引诱当地农民吸毒、贩毒,助长了毒品犯罪向农村的蔓延。积极推动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乡村传统文化创新转化,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四)集聚畅言议事与公共空间式微的碰撞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村民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场所,是乡村文明振兴的灵魂。传统乡村的树下河边、村前屋后、祠堂庙宇等都是体现乡村秩序的物质空间载体。现代化对乡村的冲击使得公共空间的营造与村民的传统生活习惯相脱离,人们交往频率降低,公共生活缺乏,曾经的集聚畅谈的场面较少出现,乡村文化公共空间日益缩小。在血缘关系和社会伦理基础上建立的农村社会秩序逐步失效,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淡和松散。传播环境发生深刻变革,互联网、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网络成为青年农民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刷短视频越来越受村民热捧。农村娱乐性公共文化活动丰富,但文化层次较低。较多农家文化大院、活动中心较常见的文化活动就是扑克和麻将,或者是室外健身设施,而室内图书借阅、技能培训等文化活动较少。农村基层政权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仍有欠缺,对于村民差异性需求的忽视导致“一刀切”式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与群众需要存在偏差。农民在文化上的需求、管理、评价等方面参与度不够,反馈渠道不畅,缺少有效监督,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总量“相对过剩”,供给不足与供给无效并存。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较缺乏明确的规范和制度,政策措施扶持和考核激励机制不尽完善,影响了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闲置现象较为普遍。

(五)文化赓续维护与主体缺失缺位的碰撞

传统的乡村社会人口流动极小,村庄凝聚力和归属感较强,除了家以外,宗族就是超出家庭的“私”的单位。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村人口结构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不但使中国农村呈现出典型的“空巢化”“空心化”特点,也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农村人力资本质量下降和农村居民内生需求增长困难,直接拉低了农村的创新能力。高质量的文化生活匮乏,内容乏味、形式单一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子女长期在外务工求学,农村留守老人从子女那里得到的主要是经济支持,而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几乎丧失,因缺乏子女关爱造成乡村认同的主体性降低。[7]较多年轻人对自己的家乡不再有依恋,甚至想方设法脱离农村生活,向往在大城市奋斗打拼,实现更高的人生理想,扎根乡村参与建设的主体力量逐渐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农民的流动、家庭的分离和价值的碎片化等所致,让他们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丧失。当前较为严重的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乡村没落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优秀的乡土文化缺少传承主体,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和意愿不强,乡村传统文化存续、传统文化秩序和传统文化功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94CF5066-F64A-4C12-86C1-5671D0C7BF21

三、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的实践进路

(一)总体原则维度: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既是对传统文化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方向。挖掘诗书济世的耕读文化。采菊东篱,乐见南山。“耕读传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小康农家努力追求的理想生活图景,是中华民族传统家文化的精髓。耕田既事稼穑,又丰五谷,既养家糊口,又安身立命。读书则既知诗书,又达礼义,既能自强不息又能厚德载物。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加强对耕读传家观念的传承和利用,充分发挥其淳化乡风、开启民智、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彰显优秀良好的家风文化。好的家风润物无声,它是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的发展传承中形成的优良风尚,这种绵延不绝的风尚能够对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行为、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优良的家风文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轨物范世的可贵镜鉴,更是带动家庭文明、助推乡风文明、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支撑。弘扬明礼知义的乡约文化。乡约是乡民自发订立的共同遵守的规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劝民从善、淳朴民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乡约填补了法律与乡村习俗之间管理的真空,当道德自律化入人心,成为乡民的自觉意识时,就能收到“诚于中,形于外”的良好效果。乡约中的文化涵养功能、道德培育功能、秩序生成功能正是乡村振兴的治理基础、秩序保障和文化源泉。倡导反哺桑梓的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扎根于家乡故土、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榜样文化,对于今天的乡村治理仍具有独特的人文道德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是教化乡里、涵育乡风文明的重要精神力量。引领新乡贤运用自己丰富的科学知识、深沉的乡土情怀、高尚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滋润乡风、温暖乡间,将能激活乡村新的活力,促使美丽和谐村庄频结硕果。

(二)思想统揽维度:以和合精神为引领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乡村传统文化。优秀乡村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包含的民族性格、民族观念、民族精神等元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成分,传统的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同根同源、一脉相承。[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乡村文化振兴,振兴的就是以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文化。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贯穿和合精神的制度与政策引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渠道,不断提升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融合文化建设与多业态发展。利用文化的强关联特性,实现以“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对接,持续增强乡村发展动能。以文化节会等形式广泛开展社会推广活动,以打造旅游新地标的高标准,编排沉浸式的演出再现历史场景,塑造地域名片,带动乡村文旅消费。形成一批高附加值、多功能的业态集群,推进乡村地区三大产业联动发展。融合城市文化和村落文化。农村发展现代性乡村文化,必须融会贯通城市文化的现代元素和村落文化的本土养分,既增强在城市打拼的村民返归田园后的亲切感,又给留守村民带来都市多彩风貌的新气象。借鉴城市社区面向退休老年人开展的文化活动经验,指导乡镇举办各种形式的老年兴趣培训班,将适合老年群体的文体活动、文化教育、健康养生、心理咨询等公共服务内容下沉,实现学有内容、乐有方法、养有场地。借鉴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由政府引导村民推进内生性发展,使乡村文化在现代性转型过程中既完好保存传统文化又借助文化创收增收。

(三)主体支撑维度:激活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认识取向上,内生发展是自我积累的“造血式”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依托于农民由衷的发展理想及其自觉为之付出的坚韧不拔的实践努力,只有在政府的引导推动下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乡村文化建设才能达成根本性改观。作为最熟知乡村文化的群体,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切入点。乡村文化的发展最终要靠凝练农民乡土情结、鼓舞回报桑梓热忱来实现,以农民的乡情自觉来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坚持以农民为中心,为农民而兴,突出引导农民自发参与文化建设,把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确保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并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受益者。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农民价值观改变动摇文化自信、乡村日渐“空心化”破坏文化发展内生动力的困境,只有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在精神层面重建农民主体价值,增强农民的身份认同感,其“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和安贫认命的消极思想才会被破除,在政府推动、市场导向和社会助力下,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会被激发。加强对农民的精神文明教育,促使农民群众团结自强,投身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加强对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其内心深植“乡土梦”,砥砺奋进将美丽乡土变成“热土”。加强对农民的公共精神教育,提升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引导农民向上向善,挣脱狭窄的私人领域,踊跃融入公共生活,把农村社区建设成社会生活共同体。地方文化部门应创造条件,鼓励农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传承发展优秀的传统农村文化形式,提高农民的文化自信,从而形塑农民的文化主体性,对现代化进程有足够的理性思辨能力。以扶德扶志、感恩奋进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感恩奋进的精神品质,形成知党恩、铭党恩的浓厚社会氛围。积极创建内生性的乡村文化组织,为乡村振兴“铸魂”营造适宜的空间场域。

(四)经济基础维度: 推动乡村文化的适度产业化发展

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如果离开经济基础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在把握文化产业适度发展和文化资源商业过度开发的平衡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平台将现代文化的发展特征融入其中,促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与传承创新。重构乡村生产和生活空间。以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为目标,以“空心房”整治、污水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为主攻方向,与污染防治攻坚紧密结合,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扮靓农户宅院,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形成具有文化品位、气韵生动的庭院景致。完成乡村道路升级拓宽改造,安装生命安全防护栏,改造公路危桥,提高乡村居民的出行便利度,增加乡村道路绿化和景观维护,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建立完善文化下乡活动效果反馈机制,引导文化企业提供差异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文化下乡赢得基层群众发自内心的喜爱。搭乘乡村旅游快车,将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农业种植、生产加工、农业观光、秋收体验、农耕文化展示中,赋予农业更多文化底蕴。推进智慧文旅设备及应用开发,实现免费WIFI、智能導游、在线预订、投诉受理等功能全覆盖。探索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与文化产业的商业应用等。积极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做好“农业+文化”的结合文章,通过推进农业+旅游、农业+教育、农业+商贸等融合产业发展,拓展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条。发展拥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新业态,把资源优势打造成具有原创特色的优势品牌。建立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行业组织,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进一步产生聚吸优质资源要素效应和乡村文化产品流通、产业辐射效应。大力推进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形成拥有民族和地区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推动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积极开发武术、戏曲、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完善产品结构,增加产品组合的多样性,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合理对接。94CF5066-F64A-4C12-86C1-5671D0C7BF21

(五)服务保障维度: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为乡村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职能作用,增加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引导地方增加投入、建立机制方面细化措施,提升可操作性。开展资金绩效评估,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支持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绩效。[10]拓宽民间资本进入渠道,通过信贷融资、税费减免、政策扶持等鼓励企业投资位置偏远、资源短缺的农村地区。推动乡村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构建农民文化需求表达和参与机制,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盘活文化资源,加快构建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共享机制,推行“线上订制、线下配送”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实现公共文化物联网高效配送,全方位推进“互联网+”与公共文化空间的深度创新融合。延伸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统筹基层文化资源,协调公共文化服务。打造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文化类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体系,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促进校地深度合作,创建文化治理研究院,打造公共文化的高端智库。强化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培育民间艺人和农村文化经纪人,切实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以保证文化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创新性,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引进优秀乡土文化人才,促进人才集聚创新,筑牢乡村文化振兴的根基。推动农村教育建设,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教化熏陶并积极投身文化事业。丰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开展“结对子、种文化”帮扶活动,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举办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以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规划,支持和引导围绕乡村题材创排一批反映基层优秀干部、廉政建设和乡村振兴实践的戏剧、歌曲、小戏小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并积极宣传推广,使线上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与线下主题文化活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11]

(六)文化传承维度:强化对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

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冲击下,乡村历史文化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这使得乡村历史文化治理中的国家在场成为必然选择。[1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专项行动整治,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随意破坏文物遗址、损毁民族特色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格处罚。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发展,积极抢救和保护有价值的乡村非遗文化项目。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呈现特色文化符号,打造一批富有地方印记的乡村文化品牌。做好乡村红色文化遗产的调研、登记,合理规划保护开发策略,广泛搜集整理红色故事、红色标语等相关史料,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坚持就地取材、原汁原味的原则建好村史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充分发挥其传承历史文化、承载乡风记忆、促进文旅融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互联网、数字化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通过录入、扫描、摄影、转录等方式,突破传统展示的单向性,用科技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深挖提炼传统祠堂文化,不断融入党建、社会组织孵化、文明教化、乡村治理等内涵,赋予祠堂新的作用和使命。加强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脉络和基本内容的挖掘和梳理,编修乡村村史及相关历史资料档案,并结合地方志的编纂,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和阐释。[13]将保护古村落与改善居民生活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村民生活延续性和文化活态保护,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实际,在不损害文物本体格局和外在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引导村民通过房屋内部设施改造,改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卫生条件,使传统民居更加适应现代生活。要以抢救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存、原真保留文化遗产的环境空间、延续淳朴民俗、复制生活场景、传承优秀家风家训等方式,延续载述历史,传承乡村文化的根脉,使其能活在当下、存续发展,先“活下来”,再努力“活得更好”,让传统文化成為乡村振兴的厚重底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2-01-09]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

[2]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5.

[3]曹倩.影响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及应对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21(7):2-3.

[4]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EB/OL].(2018-10-19)[2022-01-09]http://www.hljnews.cn/article/285/83870.html.

[5]任成金.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多维透视[J].云南社会科学,2020(5):49-55+187-188.

[6]杨凯涵.我国农民法律意识薄弱问题思考[J].现代农业研究,2019(10):43-44.

[7]胥纳新.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社会支持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21.

[8]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EB/OL].(2014-2-17)[2022-01-09]http://pic.people.com.cn/n/2014/0218/c1016-24387045.html.

[9]崔宝敏.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当代建构与乡村振兴路径探索[J].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2019(1):114.

[10]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创造力[N].人民政协报,2020-09-24(3).

[11]韩欣霏.“互联网+”时代铜关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20.

[12]刘伟,彭琪.国家在场与乡村传统文化振兴及治理——以黄陂区M街道僵狮子活动为例[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2-29.

[13]吴丽美,程国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探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4):64-69.

责任编辑:叶民英94CF5066-F64A-4C12-86C1-5671D0C7BF21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现代性乡村振兴
复魅与拯救:库切“耶稣三部曲”的现代性危机和后世俗希望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重构现代性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