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信息

2022-06-02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外汇储备乌克兰人民币

今年第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37亿元,同比增长8.6%

财政部4月20日公布2022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37亿元,同比增长8.6%。全国税收收入52452亿元,同比增长7.7%;非税收入9585亿元,同比增长14.2%。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587亿元,同比增长8.3%。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842亿元,同比下降25.6%。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4787亿元,同比增长43%。财政部有关人士指出:主要受头两个月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影响,财政收入运行总体平稳。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摘自财政部官网)

今年第一季度GDP超27万亿元,同比增长4.8%

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954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187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53037亿元,增长4.0%。一季度,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1%。其中,城市上涨1.2%,农村上涨0.7%。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同比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摘自国家统计局官网)

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3798.7亿元人民币

商务部最近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7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折合590.9亿美元,同比增长31.7%;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8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52.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5.7%,高技术服务业增长57.8%。从来源地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5%和5.3%(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3.4%、60.7%和21.9%。(摘自新浪财经)

人民币在全球外储中占比稳步提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3月31日发布的调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人民币外汇储备总额为3361亿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2.79%。报道指出,IMF专家将份额增长归因于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并表示,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相互制裁以及全球金融混乱的背景下,今年人民币的份额增长还将加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人民币占比和规模的增加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摘自中国经济网)

中国用减税降费为经济“施肥”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3月22日报道,中国3月宣布退税减税2.5万亿元人民币——5年来累计减税降费超过9.7万亿元。以目前的汇率计算,这超过了特朗普政府2017年颁布的1.5万亿美元减税计划。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份全国人大会议上表示减税降费效果最直接,并称:“减税降费是在做减法,但实质上也是加法,因为今天退,明天就是增”。这和供给经济学派的核心概念——减税会带来整体税收收入的增长——相吻合。2021年,中国税收收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1%。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政府税收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个人所得税只占很小一部分。报道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决策者一直重视有选择性地给企业减税来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比如增加研发支出,以及投资微处理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重点领域。(摘自新华社)

国际清算银行警告:世界进入高通胀时代

路透社伦敦4月5日报道,国际清算银行负责人警告称,随着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恶化,以及新冠疫情之后全球化出现逆转,世界正面临一个高通胀和高利率的新时代。国际清算银行行长阿古斯丁·卡斯滕斯指出,专业人士预测未来两年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通胀率将超过4.5%,其他许多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将超过3.5%。他补充道:“我们需要接受通胀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可能性。如果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央行将需要作出调整。”这意味着政策制定者将不得不迅速转变他们的“思维模式”,转向如何阻止通胀失控。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很少有人遇到过通胀失控的问题,卡斯滕斯指出:“我们今天面临的许多经济挑战,都源于过去1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对供给侧政策的忽视”。(摘自中国经济网)

调查显示全球投资者悲观情绪不断上升

法国《回声报》网站4月15日报道,针对是否应为出现一段滞胀时期或一场真正的经济衰退而作准备,市场专业人士展开了激烈争论,但他们在一点上达成了一致:经济复苏正处于暂停阶段,而未来数月全球经济增长注定放缓。报道称,众多经理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悲观情绪达到了历史顶峰。就算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3月(新冠疫情暴发)时,他们都从未如此忧心忡忡过。这是美国银行针对掌握着超过8000亿美元资产的全球多家资产管理企业的约300名经理人进行的月度调查所得出的结论。通货膨胀失控、乌克兰战争引发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飞涨,以及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紧张关系再度出现……自今年年初以来各种让人担忧的事情接踵而至。报道还指出,投资者尤其担心的是美国货币政策大幅收紧。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为了遏制通胀,美联储将别无选择,只能快速且强力地缩减购债,而这可能带来美国经济硬着陆甚至衰退的风险。不过这一情况短期内还不太可能出现。高盛公司认为,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风险为25%左右。(摘自新华社)

俄乌冲突改写未来商业模式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1日发表题为《战争正如何改变商业》的文章称,即使在冲突、脱钩和地缘政治局势引发恐慌的时代,仍然值得记住的是,危中有机。乌克兰冲突已经颠覆了无数人的生活。如今,它还在颠覆商业模式。随着西方跨国公司大批离开俄罗斯和乌克兰,供应链中断,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一切,包括如何向乌克兰当地员工支付薪水,以及如何获得战前从该地区采购的零部件。依赖乌克兰零部件的德国汽车制造商也受到严重冲击。在它们艰难构建新系统之际,其工厂处于停产状态。但是,就连供应商或业务不在冲突最激烈地区的公司也认识到,它们需要做出改变,从假设全球化不受限制变为建设地区性的——甚至是当地的——生产和消费中心。它们还看到了进一步去中心化和配备冗余系统以规避未来冲击的好处。投资企业RBA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伯恩斯坦说:“目前供应链中断现象的持续时间比1973至1974年以及1979年的两次石油禁运的总时长还要长。”这并非暂时现象,而是新常态。(摘自参考消息网)

俄乌战争开始损害“前沿经济体”

路透社伦敦4月4日发表文章指出:乌克兰战争造成的负面影响导致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如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陷入全面危机,而且那些面临危机风险的国家名单——以及排着队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援的国家名单——从现在起只会变得更长。在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公众对经济管理不善的长期不满已到了严重关头,还有一些国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已处于债务危机的边缘,然而,乌克兰战争导致能源和食品价格暴涨,无疑使情况变得更糟。土耳其、突尼斯、埃及、加纳、肯尼亚和其他一些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以及小麦和玉米等基本粮食依靠进口的国家,也面临着沉重压力。进口成本上升,加上对日常必需品进行补贴,已经使开罗决定让其货币贬值15%,并在最近几周寻求IMF帮助。突尼斯和斯里兰卡也请求IMF援助。(摘自网易)

亚洲国家外汇储备减少

《日本经济新闻》网4月8日报道,由于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带来的利率上升,亚洲各国的外汇储备正在减少。日本财务省4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截至3月底的外汇储备比上月底减少2.1%,降至13560.71亿美元,比上月底下降约285亿美元,创下自2000年4月公布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韩国的外汇储备也呈现减少态势,各国货币当局有可能被迫加以应对。报道称,外汇储备是各国政府持有的外汇资产,用于市场混乱时的外汇干预和国家对外债务偿还。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利率上升导致债券价格下跌,美国国债等买家持有资产的时价缩水。由于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外汇储备按美元计算的市值也出现下降。(摘自新华社)

猜你喜欢

外汇储备乌克兰人民币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认识人民币
201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31399亿美元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新摩登时代
省着点花
Currency Exchang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