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6-02齐娟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目标内容

齐娟

从学科素养角度展开分析,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于学生能够具备基础知识理解、应用能力的同时实现综合发展、全面发展,于学习过程中为后续发展、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具备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具有逻辑性的学习思维。由此而言,还需教师应用项目式学习,于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际情况,切实选择教学策略以展开教学。

一、明确项目目标,提升学习效率

所谓项目式学习,即将教学视为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在教学“项目”中作为发起人、引路人,引导、辅助学生,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培养与方法应用,形成学习思维提升与学习方法优化,使学生获得较以往教学模式更大的进步。就实际而言,教学过程中若想使项目式学习更为有效,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做到的便是明确项目目标,为学生合理设置问题,使问题既能对学生产生锻炼作用,亦能够保证学习过程中不产生困难。简而言之,即需要合理选择项目目标,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均衡难度。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若想展开项目式学习,使其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则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特点展开综合考量,明确项目学习的目标所在,将其分为教学目标与整体目标,结合实际内容实现分析与研究,使其更为契合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以阅读方面的项目式学习为例。教师首先可根据执教班级的学情制订项目目标,在阅读材料选择上确定主题,允许学生自行选择阅读资料的同时,通过项目主题目标实现对问题的分析,最终形成自己的思考,结合写作方式体现思考内容。

除此以外,项目式学习的目标制订上还应考虑当下教学环节,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尝试为学生制订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起到查缺补漏或是起到拓展提升作用的目标。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项目式学习并非教师为了实现目的而制订的教学计划,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确定解决策略,应用自己所學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精准选择主题,拓宽学习视野

项目式学习的主题是项目目标的延伸,亦是项目式学习作用在教学中最直观的部分。主题的选择可作用在某一阶段的课时内容或是教学活动中,根据学习内容展开设计,进而引导学生在主题作用下实现学习活动中的知识理解与应用,一切以实现学生的提升为主。就项目式学习而言,这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进而使学生较为自主地在学习过程中应用以往知识积累尝试解决问题。从这一点而言,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实现提升的主要方式。因此,结果统一的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学生的主观习惯进行调整,在不作限制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实现基于自己熟悉的方法、擅长的方法开展项目式学习。

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写作的内涵展开分析,基于对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文化作品、文化现象展开分析,结合教材或是教师所提供的内容实现分析,提出想法的同时形成论点,基于论据的提供、语言表达及书面写作尝试阐述这一观点,以教材为基础的同时并不局限于教材,基于实际地实现发展与提升。以此而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有效应用自身以往所学知识,在针对主题实现项目式学习的同时更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学习提升。在学生完成写作内容后,教师可针对写作内容实现对项目的评价,即在评价学生写作内容的同时重点以写作中展现的思维、写作的内涵与学生展开探讨,在探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就此类内容而言,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基于实际引导学生基于主题在网络中获取相关信息,或直接将现阶段的热门事件作为教学活动中对项目展开有一定作用的资源加入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分析相关内容的同时实现提升,走出课堂,客观看待问题的同时更能够在写作项目上获得较大的发展。

除此以外,教学过程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还可作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教师将“日常生活记录”作为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记录甚至是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形成项目成果,将语文知识应用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形成成果的同时既能使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亦能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引导学生实现发展,了解以往所不了解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调整问题结构,形成学习思维

项目式学习以解决问题作为提升学生能力、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点。相对而言问题是否具有一定逻辑、对学生是否具有作用便成为项目式学习中的重要设计内容。语文知识相较于其他学科知识虽然在知识结构上较为松散,但这并不代表语文学科知识之间没有关联。语文知识的关联性在于承上启下,在于语文学科能够作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若是语文学习存在问题,那么其他学科的学习亦会存在一些困难。如阅读速度较慢造成的理解能力低、写作水平欠佳导致表达过程中词不达意,等等。教师还应调整问题结构,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创造条件解决问题,将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以逻辑结构解决问题。

以教学实际为例,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写作过程中尝试以批判性思维进行写作,在对文学作品展开分析的同时以批判性的视角审视作品,对其中某处或者是某种现象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同时将其作为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尝试展现。很多学生可能会认为既然其属于文学作品,那么必然是没有问题或是问题较少的,在这种情况下若能理顺问题结构,必然能够基于语文知识或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渠道。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质性角度分析问题,以批判性的视角尝试审视作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描写景物、描写人物的行文中是否存在与现实不符的情况。这种与现实不符的情况属于必要的文学修饰还是你认为的不合理?若你作为作者应如何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问题从主观角度展开,在写作过程中亦能较为顺利地实现分析研究,项目进展在学习思维的引导下以逻辑为基调展开。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项目式学习在当下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相对于以往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进而尝试理解的方式而言,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以目的作为驱动,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思考,结合现阶段自身学习情况主动获取信息,应用资源与技术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还应切实为学生设计问题“项目”,以学生实际情况、近阶段教学目标作为基础,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习,必要时提供帮助以使项目顺利推进,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目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主要内容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