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2-06-02张慧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一致性教学活动

张慧

在以核心素养为重心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贯彻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这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师急需探究的重要课题。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过程,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一、以新课标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

(一)短期目标的设计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在实施“教学评一致性”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结合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特征,开展单元语文教学。结合单元语文教学要素,设置一个短期教学目标,以此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师基于学情,将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阶段性的短期目标,便于学生一步一步地实现,逐步获得阅读能力上的提升,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保证“教、学、评”的一致性。

例如,在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这几篇文章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则可以开展单元阅读教学活动,并结合单元主题和课程标准,设置短期阅读教学目标,以便于“教学评一致性”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短期阅读目标设置为:①结合课文阅读,认识和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②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阅读主题;③对每篇文章进行精读,仔细推敲其中的好词好句,掌握写景的方法和技巧,实现以读促写,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这些目标的引导下,学生的单元阅读学习变得更具目的性,对单元文章的主题有清晰的认知,提升阅读水平。短期目标的设置,也可以促使教师调整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对学生阅读进行科学评价,进而有效保证“教、学、评”的一致性。

(二)长期目标的设计

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除了短期目标的指引外,还需要有长期目标,才能保证阅读教学不偏离正轨。短期目标的设计,主要是根据语文要素内容,充分体现教材的教学价值;而长期目标的设计,则要求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和价值,并树立起立德树人的长期目标。以《和时间赛跑》一文的阅读教学为例。这一课文讲述的是如何珍惜时间,是一篇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能够给学生成长启迪。因此,在对这一课文阅读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还应充分挖掘文章中的德育内容,引导学生精读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并促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以学生实际为基础,设计课堂活动

(一)做好课前预测

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把握,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设计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让阅读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活动之前,必须要做好课前预测工作,了解和分析学生基本学情,进而为教学评一致性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为此,教师则可以通过设计导学案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自主预习,通过学生提交的导学案,对学生文章了解程度和阅读水平进行预测,明确学生的起点。在此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策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保证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为例。教师需要结合本课的主题“倒不了的老屋”设计出相应的导学案任务,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找出依据,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分析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导学案完成预习任务,对阅读文本形成初步的认知。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阅读水平以及阅读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阅读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为教学评一致性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优化学习活动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活动强调的是“教”与“学”的协调统一,因而除了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前预测的情况,对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并从整体的角度,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的阅读变得更具连贯性,促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一文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了解学生对于本课中6个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并对生字词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生字词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

三、以學生课堂表现为依据,完善教学评价

(一)合理使用量化评价表

为了保证“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师可以引入量化表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打分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发展需求,设计科学的量化评价表,将阅读教学目标转化为具有表现性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对学生任务完成环节的观察,在各项评价指标中打出相应的分数,然后以表格为依据,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应的量化评价表,将阅读教学目标任务化。在阅读教学结束后,设置相应的问题,对学生的阅读结果进行考查。如,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文章的主线,是否能够利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是否理解了这个故事的寓意等。最后教师再结合学生阅读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在量化表中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打分和评价,以此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二)依据评价结果,优化阅读教学

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客观反馈,便于师生了解其中的亮点和不足,以此为阅读教学活动的优化提出科学的参考依据。在教学评一致性活动结束后,教师还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对阅读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水平。还以《巨人的花园》教学为例。当教师利用量化评价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后,发现学生在利用图片讲故事环节所表现出的能力相对不足,为此,教师则可以就这部分的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调整,完善阅读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的合理引入和应用,可以实现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优化和创新,提升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和研究,并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和组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活动,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实现高效教学,让学生在获取阅读知识的同时,语文核心素养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进而将阅读教学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作者简介: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育才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致性一致性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地理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研究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评一致性”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