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借鉴诗词意境创写情境作文

2022-06-02张磊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古典意境诗词

张磊

在作文中融入古典诗词,能够丰富语言,构建文章意境,提升情感表达效果。在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借助诗词意境,展开想象,在语言、立意、谋篇、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设计,在提高学生古典诗词文学素养的同时,有效提高情境作文的创写效果,助推课堂教学生成精彩。本文结合实际,浅析借鉴诗词意境创写情境作文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一、借鉴诗词意境,锤炼作文语言

我国古典诗词的语言具有高度凝练、优美生动的特点。诗人为构建意境,会对语言进行反复锤炼、推敲,古时素有“一字之师”之称。因此,语言极富韵律美、意蕴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字詞推敲在古典诗词表达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品析古典诗词,借鉴诗词意境,进行关键字词推敲斟酌,对作文意境的开拓和语言的锤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初中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抓住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结合诗词意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同时重视学生对诗词语言的灵活运用,以丰富语言的韵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的经典名篇,诗人因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抒发感愤,寄以慰藉。诗人通过对春光消逝萧条景况的描写,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并通过寄情于景的手法抒发情感,最后对友人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在写作教学指导中,教师结合学生刚进入初中的心理精神状态,了解到一些学生小升初后与原来的朋友分别,再加上与新同学又不太熟悉,因而心里对小学朋友十分怀念。针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对这首诗意境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炼字领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意境,并且鼓励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接着启发学生以“寄友人”为主题进行创作,化用诗词中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离别后环境的描写抒发对朋友的思念,表达对朋友的情意。这样的教学指导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词语言,了解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并尝试化用、迁移,在丰富自己习作内容,提高写作表达技巧的同时,也能增加自己人文积淀,为其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借鉴诗词意境,优化作文结构

东方文化讲究含蓄表达,体现在古典诗词中就是留白,或者是无声胜有声。比如在布局谋篇上就十分讲究。诗人为表达丰富、真挚的情感,通常会利用语言进行渲染,层层推进,最终收束、升华,将情感完美地呈现出来,并给人留下意犹未尽之感。教师可以借鉴古典诗词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其蕴含意境,鼓励他们主动与诗人对话,整体驾驭古典诗词,并从中借鉴诗词含蓄表达意境,启发他们思考诗人创作的逻辑,引导他们从中学会“排兵布阵”,通过草拟各段写作内容方式,梳理习作脉络。这样,就能在丰富学生古典诗词积累,提高古典文化素养的同时,有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刘禹锡的《秋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作者一反常调,另辟蹊径,以其最大的热情赞美了秋天的美好,有理有据,读来令人信服。在诗词鉴赏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在支撑“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一观点时进行的描写,然后根据后两句客观的景色描写以及主观的行为来佐证。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借鉴这首《秋词》进行布局谋篇,即别开生面提出论点——客观陈述论证——主观感受分析——总结论点。这样可以优化文章结构,让议论文更具逻辑性和说服力。可以说,引导学生仿用诗词不仅能借助诗词的形式指引学生走进原诗的意境,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学生在写作结构上“学以致用”的本领,使文章出彩出新。

三、借鉴诗词意境,提升作文立意

在写作指导中,高远的立意可以促使学生以广阔的视角分析问题,收集材料,提升作文质量,让其习作更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我国古典诗词在创作中讲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诗人对立意的重视。也就是说,诗词的创作需要新颖的立意,而不是拾人牙慧。同样在学生习作中,也要强调别出心裁,强调立意高远。具体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炼字炼句以及其中所含立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要写作的内容,并且融入自己的思考、想象,从更新的视角、更高的角度看待习作,以准确把握主题,提升立意,丰富习作内涵。

例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首诗里,诗人借助落花表达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在李商隐的《无题》中,则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的“百花残”是诗人借助落花表达自己的思念、悲痛之情。虽然都是写“残花”,景物相同,但由于诗人立意不同,自然其高度也不同,一个积极向上,一个独自惋惜。两首诗虽没有高下之分,但对学生影响却不同。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比较这两首诗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思考“落花”这一自然现象,尽可能尝试从青少年自身、从国家需要、从展望未来等角度进行立意。有的学生从“光阴易逝,珍惜时光”的角度进行立意;有的学生从“待到明年花又发”的角度,表达在挫折中要充满希望;也有的学生从“落花”与“花木”之间的关系出发,思考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这些写作角度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文章的立意。

四、借鉴诗词意境,丰富作文内涵

诗歌是诗人情感迸发的结晶。诗词的意境让原本平淡的文字充满了情感意蕴,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丰富了诗词的内涵。因此,化用意境,能让读者在透彻掌握文章思想与艺术表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独特领悟,智慧地选择角度进行新的演绎。这是对原有意境的着色与补充。但是通过对初中生作文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在写作中缺乏对情境的构建,在情感抒发中过于直白,难以展现文字的魅力。针对此,教师可以利用诗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借鉴诗词丰富文章内涵。如有可能,可以在其习作中借鉴古典诗词诗句运用和意境描写,并融入自己情感,以丰富写作素材积累,奠定写作情感基调。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言辞简单却意蕴深远。诗人将枯藤、老树、乌鸦等诸多意象直白呈现,最后用“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表达羁旅之思。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改编、扩写,利用现代汉语描写作者营造出的孤独、萧条的秋景,最后用自己的体会表达诗人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指导可以为学生设计作文情境提供素材,丰富学生的作文内涵。我们鼓励学生在古代优秀诗词中汲取写作营养,锤炼语言,以此打开作文的意境。古人用朗朗上口的诗句吟诵出个人情怀,今天我们不妨就向这些大诗人学习,用优美的笔调借用或化用诗歌的意境来表情达意,丰富自己的文章内涵。

总之,在初中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应重视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意境,理解诗词的意蕴,进而启发学生根据意蕴完成对情境作文的设计。在诗词运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鉴诗词意境,锤炼作文语言,优化作文结构,提升作文立意,丰富作文内涵,以提升写作水平。

作者简介: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古典意境诗词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