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网红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

2022-06-01陈家民鞠国泉岳海峰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螺蛳法律法规网红

陈家民,鞠国泉,岳海峰

(河北经贸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网红食品是指利用互联网快速传播的持续性进行广告宣传,借由口口相传、人人转发而获得迅速传播,从而在网上刮起一股消费风潮的食品。它们既为美食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又促进了整个食品市场的发展[1]。网红食品依托互联网科技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和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凭借有利时机不断发展[2]。

商家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网红博主将食品打造成网红在短视频直播平台、电商平台等进行宣传和销售,在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跟风从众的消费效应,从而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3]。然而,网红食品在受到美食消费者追捧的同时,也被接连曝出使用过期原料、篡改生产日期、违规使用添加剂、虚假宣传等一系列让消费者堪忧的问题。因此,要想推进网红食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准存在的问题。

1 网红食品的发展现状

网红经济代表了当前社会的流行趋势,它主要是以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为代表,通过网络红人的影响和推动,带动了新消费趋势和习惯。这些网红群体在社交平台上有着极高的人气和影响力,根据他们的粉丝数量及受众群体进行个性化营销进而实现流量变现[4]。在网红经济中,网红食品处于重要地位,给消费者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网络高速发展和移动支付工具的普及,网红食品凭借互联网迅速走红,其市场的规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且其发展模式和手段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食品市场上网红食品话题性不断增强。

《2019年淘宝吃货大数据报告》[5]显示,主要受消费者喜爱的网红食品有辣条、陕西擀面皮、自热小火锅、东北烤冷面、成都无骨鸡爪、脏脏包、武汉热干面、广西螺蛳粉、网红青团、安徽幸运方便面、蛋黄酥、义乌红糖麻花和潮州牛肉丸等。其中,广西螺蛳粉在2018年销量高达2 840万件,击败了东北烤冷面、武汉热干面等知名网红小吃,位居网红食品销量榜首。螺蛳粉因缺货而受到全民呼唤,频频登上新浪微博的热搜榜,“螺蛳粉还不发货”“和螺蛳粉最搭配菜”“螺蛳粉真香”“自热螺蛳粉火锅”等相关话题累计超过数亿次阅读,见图1。

图1 2019年主要网红食品淘宝销量

当前,网红食品业态不仅存在于线上,如淘宝、微商、直播平台等,也包含线下各类网红餐饮,如蜜雪冰城、奈雪的茶、小龙坎和喜茶等。网红食品深受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但由于网红食品新业态发展模式迅速蔓延,使得很多网红食品存在虚假宣传、无证无照售卖等违法违规现象。2019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食品类投诉9 118件,同比上涨25.8%,其中,一些网红饮品、网红冰淇淋等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显现,频频被媒体曝光,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6-7]。目前,我国网红食品行业仍处于发展中阶段,依然存在许多食品安全问题亟待 解决。

2 网红食品目前存在的安全问题

2.1 商家操作不规范,食品安全隐患多

随着网红食品种类的不断增多,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良商家为了牟取利益,只追求生产数量而不重视质量,完全忽视了网红食品的安全问题。由表1知,网红食品的高人气并不一定意味着其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甚至可能存在着更多的食品安全隐患。

表1 2021年以来中国网红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2.2 网红食品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各种美食网红化趋势蔓延。由于网红食品行业正处于发展中阶段,且具有虚拟性、隐秘性、混合性特点,现有的政策、法律法规和监管力量难以全面覆盖。在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没有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对网红食品行为进行规范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在监督执法过程中易出现法律依据不清、职责分工不清等问题。例如,部分违法行为定性就存在争议,一些当下流行的平台上存在大量“网红私厨”,这些“私厨”往往无实体店、无食品经营许可证,在家庭厨房烹饪网红食品,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进行推广销售,提供自提取餐和上门配送的服务。这类行为属于小作坊还是餐饮服务,按照目前的食品经营类型划分,没有明确的规定,且这种交易行为很难被行政执法部门发现,给执法工作带来不便。

2.3 部分消费者缺乏对食品安全的认知

当下,部分网红食品商家为了追求利益而抓住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大力宣传其食品特色,如冒烟冰淇淋、沙皮狗蛋糕等,非常适合美食消费者拍照、利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部分年轻消费者选择购买网红食品是为了用消费定义自我,给网络社交平台中的自己贴上潮流的标签而选择盲目跟风。他们往往忽视了食品本身的质量,包括食品的生产原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并不了解其生产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操作规范,这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8-9]。

3 解决网红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当今社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5G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网红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机遇,网红食品逐步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但其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当网红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时,会极大地伤害美食消费者对网红经济的期待和信心。如果无视那些不遵守规则、损害消费者利益网红企业,这无疑会给整个行业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10]。

3.1 督导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

食品安全问题要从源头进行控制。政府相关部门要督导网红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网红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切实提升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企业还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同时企业应建立起网红食品方面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以此来更好地控制、预防食品安全隐患,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3.2 完善网红食品在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近年来,尽管我国为保障食品安全制定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但网红食品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涉及的方面较多,有时会面临被举报、被投诉甚至被控告的情况。在这种政策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食品企业与消费者间的合理维权难免会遇到多重阻碍[11]。现有政策法律法规和监管力量很难全面覆盖,关于网红食品的法律法规需要政府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推动我国网红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 发展。

3.3 提高消费者和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意识

在互联网技术的背景下,数以亿计的网民纷纷转战于短视频平台,巨大的用户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交互以及高效共享,为网络舆论传播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平台[12]。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微视等传递政务“好声音”,采用短视频形式在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发挥作用,向消费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宣传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既能提高消费者对伪劣网红食品和“问题食品”的辨别能力,引导消费者规避购买网红食品过程中的风险[13],又能提高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4 结论

网红食品在给美食消费者增添新体验的同时,还存在商家操作不规范,食品安全隐患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消费者缺乏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等问题。针对上述这些问题,笔者建议,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督导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完善网红食品在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利用短视频平台提高消费者和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意识,进而促进我国网红食品行业的全面健康有序发展,让更多消费者共享网红经济带来的健康生活。

猜你喜欢

螺蛳法律法规网红
螺蛳树
螺蛳粉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不要上“网红”的当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网红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