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旅游演艺发展与地方文化选择

2022-06-01

影剧新作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实景演艺

刘 凤

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合体既强强联合,又相辅相成。近些年,全国遍地开花的旅游演艺项目便是旅游与文化融合的较好案例。

一、江西旅游演艺项目现状

江西和其他大多数省份一样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红色、古色、绿色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11个设区市中,已有9个设区市打造了大型实景旅游演艺项目,部分设区市也处于筹备阶段。目前,已演出的旅游演艺项目相关信息见表1。

?

?

我国旅游演艺项目的发端可追溯至1982年的《仿唐乐舞》,它是我国第一台歌舞类旅游演艺项目,至今已有40年。然而,备受观众喜爱的首台山水实景旅游演艺项目直到2004年才出现,《印象刘三姐》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观众的极力追捧,也引起了全国各地的效仿,大量的山水实景旅游演艺项目在随后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此影响下,江西省第一台实景旅游演艺《井冈山》于2008年公演。从表1可知,在此之后的十余年间,江西省又先后产生了10台大型实景旅游演艺项目,其中2015年 2台 , 2016年 1台 , 2018年 4台 ,2020年1台,2021年2台。这11个项目分布于九个地级市(暂未推出旅游演艺项目的地级市有萍乡和新余),其中在演的有10项,停演的1项。从全国来看,早在2015年10月,我国的旅游演艺项目数量便已达到390台,江西属少数总量在10台以下的省份,排名23,在全国居后。从内容上看,各项目所展示的皆为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除少数项目在红色文化上有所重合外,其他的文化元素基本上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可以说,江西省的旅游演艺项目,起步较早,分布较广,但发展程度不高,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提升。

二、旅游演艺项目与景区文化

旅游演艺是基于旅游业与演出产业融合这一大背景,以旅游者为主要观众,以地域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在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或其附近选址推出的,能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大型表演活动。据此可知,旅游演艺与旅游资源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很大程度体现在旅游演艺项目与知名度高的景区文化之间的关系上。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1A至5A,质量随之递增。在对5A景区的评定中,景区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重要的评价内容,故而可以说被认定为5A的景区一般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目前,江西共有13个5A景区,简要信息见表2:

?

从表2可知,江西除了新余市,其它10个设区市均有5A景区,其中上饶有3家,居全省之最。结合表1和表2,不难发现,旅游演艺项目在演出场地上对5A景区虽然没有强烈的依附关系,但对景区所体现的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在11个旅游演艺项目中,只有少数是在5A景区内,大多数是在景区外的专属剧场演出,但11台演出展示的主要文化绝大多数为景区文化,只有《寻梦牡丹亭》与当地唯一的5A景区(江西省抚州市大觉山景区),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文化相似度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各旅游演艺项目公演的时间绝大多数晚于景区成为5A的时间。从上述数据可知,江西的山水实景演出在很大程度上是随5A景区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方面,绝大多数演出项目是在景区成为5A之后才开始制作的,这与实景演出的高成本以及5A景区对游客的强大号召力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虽然旅游演艺项目是以地域文化为主要内容,但面对多元的地域文化,绝大多数旅游演艺项目更多地倾向于景区文化,如《井冈山》《寻梦滕王阁》《浴火瑞京》《寻梦龙虎山》等。这种倾向并非是旅游演艺项目对景区文化具有强烈依赖性,而是将这种文化选择和倾向作为二者的桥梁。

实景演出对5A景区具有强大的吸附性,同时二者又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旅游演艺项目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的延伸产品,其核心资源是地域文化,虽借助5A景区的影响力而问世,但问世后便已作为一张传播地域文化的华丽名片而存在。5A景区实行的是动态管理,故而5A景区并非恒定,但地域文化却是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沉淀下来的,经久不衰。故而,旅游演艺项目与景区一样,作为独立的个体都属于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三、旅游演艺项目对地方文化的选择

四十年来,我国旅游演艺项目的发展渐趋成熟,从最初的歌舞类演出,发展到后来的以各专业艺术门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项目,再到当下广为流行的各类实景演出。演出的内容经历了从较为单一的文化元素到综合性的地域文化的体现,这种变化体现了主创团队对地域文化的不同选择。

最具符号性的典型文化成为旅游演艺项目的首选。《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21)》指出,红色旅游成为了旅游景区新亮点之一,红色旅游引领景区行业新时尚。井冈山、瑞金、赣州成为该报告红色旅游模块中为数不多的例子。在《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中,江西在“‘红色旅游’热度飙升省份TOP10”榜上排名第六,热度涨幅为142%;在“‘红色旅游’全年占比TOP5”榜上,吉安排名第二,热门景区是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2021‘红色旅游’热门风景名胜区TOP10”榜上,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瑞金叶坪红色旅游景区分别排名第七、八。可见,江西的红色资源丰富且在全国具有一定代表性,井冈山和瑞金具有强大的“吸粉”能力和号召力。实景演出《井冈山》和《浴火瑞京》体现的就是浓厚纯正的红色文化,也是当地最具符号性的文化。虽《明月千古情》对红色文化也有展现,却并非主线,也难以支撑整个项目。除此之外,《景德镇·china》《寻梦滕王阁》《寻梦龙虎山》属于专题性的文化展现,相对全域而言,这种专题性文化便是典型文化。

综合性的多元文化成为旅游演艺展现的常规选择。相对于《井冈山》等专题性文化作品而言,展现更广地域的综合性多元文化似乎在现有市场上占有更大份额。例如《明月千古情》呈现了宜春的月亮文化、红色文化、禅宗文化、温汤文化;《遇见武宁》讲述了武宁历史、武宁山水、武宁民俗等;《梦里老家》展示的是徽州文化、婺源文化、山水文化。宜春、武宁、婺源等地知晓度高、符号性强的单一性专题文化(如井冈山、瑞金等地鲜明而浓郁的红色文化)似乎不如井冈山等地,更多的是多元性的地域文化。故而,综合性的多元文化呈现成为了此类地区旅游演艺项目的常规选择。

充满生活气息的民间文化成为旅游演艺的情感黏连和吸睛文化。民间文化进入旅游景区在当下已十分普遍,而经过选择得以进入景区的民间文化基本上都属非遗。非遗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很多人正是因为文化的多样与差异,因而着迷于各地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了旅游的需求。故而,进入景区的以非遗为主体的民间文化既是当地优秀民间文化的代表,能满足旅游者猎奇的心理,又能提高当地百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成为当地百姓与地方民间文化及旅游景区文化的情感黏连。在江西11台旅游演艺项目中,民间文化的融入随处可见,典型项目有《遇见武宁》。该节目将国家级非遗项目武宁打鼓歌和草龙舞(湖口草龙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巧妙地融入项目中。《梦里老家》亦是如此,即便《寻梦滕王阁》《滕王宴乐》等专题性文化演出也适时地融入了历史上市井百姓的生活场景。此类项目一方面通过科技感十足的质感吸引本地观众,另一方面通过差异化的文化吸引外地游客。对于实景旅游演艺项目而言,巧妙合理地融入高质且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是项目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项目质量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结 语

江西文化资源丰富,旅游演艺项目发展尚未与之匹配,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从数量不多的现有项目中可以看出,因为旅游演艺项目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等各方面原因,项目很大程度依赖于当地著名景区,尤其是5A景区,期待用知名景区的人流量支撑项目的长期高质运转。在文化选择上,旅游演艺项目与景区文化之间并未有较强的依附关系,即便有也是因为景区文化正是当地重要的文化代表。旅游演艺项目应该跳出景区,以全域视角,或区县,或市,亦或是从更大的视角出发,展现和传播当地文化。这种文化可能是一枝独秀,也可能是满园春色。视角不同,文化环境的特点差异等均是影响旅游演艺项目对文化选择的重要因素。

注释:

①雒树刚《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上的讲话》。

②数据来源于《基于空间视角的中国旅游演艺发展研究》(毕剑,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年,71-75页),在表4-1中江西的旅游演艺数量为7,这一数据不仅包括山水实景演出还包括歌舞类等其他类别,本文表1统计的数据只是江西省内的山水实景旅游演艺项目数据。虽然统计的时间不一样,内容也不完全相同,但并不影响数据分析结果,即江西旅游演艺项目的数量在全国排名居后。

③景区相关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网址:https://zwfw.mct.gov.cn/scenicspot?currentPage=1&ssName=&province=%E6%B1%9F%E8%A5%BF&ssYear=.

④抚州虽有《寻梦牡丹亭》,但该演出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文化相似性上都与江西省抚州市大觉山景区有较大差距,故而此处未将《寻梦牡丹亭》作为大觉山景区的旅游演艺项目。

⑤《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21)》刊登于“中国旅游研究院”微信公众号,2021年12月6日。

⑥《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刊登于“中国旅游研究院”微信公众号,2021年12月17日。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实景演艺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文化强国语境下的文化学研究新探索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阳江江城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第四届20强+1实景家装节开幕
宝马首次在中国实景演示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随便走
旅游演艺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