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需要什么?

2022-06-01兰勇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老头儿灰色生活

生活需要什么?对于嗷嗷待哺的婴儿来说,生活需要牛奶;对于埋首题海的学生来说,生活需要放松;对于勤学苦练的运动员来说,生活需要不断超越......停,如果我们反向思考,那么生活又需要什么呢?面对一成不变的现状,生活需要跌宕;面对止步不前的大脑,生活还需要灵感哟。要是你时常面临“文思枯竭”的困境,不妨就来看看兰老头儿的文章吧!

这次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生活需要。有一名学生写了一篇《生活需要灰色》。这个角度很是独特,但第一遍怎么看都觉得不对。改了三遍始好,为何?

因为标新立异?不,他是有感而发。纪念日,网络世界都变成了灰色,游戏玩不成、视频看不了,感触很深。

那是哪里出了问题呢?问题在于:在全民同悲的背景之下,只要在开头处表达出了一丁点儿不同情绪,后面怎么说怎么别扭,最容易犯欲扬先抑、手法使用失当的问题。

反向切入是个难点。如何才能将小众思考大众化,让个人体验也得到尊重呢?我决定自己试试。

生活需要灰色

灰蒙蒙的天空让人压抑,灰色的景象使人茫然,灰色的性格叫人捉摸不透,灰色的人生令人颓丧,但我仍坚持以为:生活需要灰色。

蓝天白云、姹紫嫣红,色彩鲜艳固然让人喜欢,但如果周边全是、永远是大红大绿,难免让人疲劳。素一点、净一些,就那么一小会儿,有什么不好?不要红彤彤,也不要黄灿灿,更不要黑黝黝。既然蓝莹莹不错,白茫茫也可以,灰蒙蒙为何就不行?我们的眼睛想歇一歇、换一换,这是奢求吗?

不知是谁规定的,“个性鲜明”是对人的性格的褒扬,我以为这不妥。我能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个性鲜明的人:简单、率真,相处不累。但生活时时如此吗?有些时候,我们想安静一点、低调一些、内敛一丢丢、朦胧片刻,即灰一点,为何就不可以?

其实,人有时候是需要用灰色来遮挡的。道理很简单:里里外外都透明,岂不成了皇帝的新装?内衣彩色,外衣也彩色,岂不太花哨了?而灰色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性格亦如此:李逵外黑内红,快意恩仇,但也不总是让人喜欢,有时就搞得他的大哥宋江下不来台嘛。黑张飞也是属煤炭的,燃烧起来蛮可爱,有时也胆大心细,玩点儿灰色的小计谋,更加令人着迷啊!不过分寸要把握好,如果他真把诸葛亮的房子给点着了,真把千里迢迢来古城寻兄弟的关二爷给杀了,你还会喜欢他吗?由此说明,性格也是需要灰色地带来过渡的。不能非黑即白,亦不能是红与黑简单对立的二元结构,应该是多元的。《亮剑》之所以是“神剧”,关键就是主人公李云龙的性格——既积极又消极——有利的事情积极,赔本的生意不做。这才是真实的人,而非虚妄的神。猪八戒比沙和尚的花花肠子更多,宋江比晁盖更耐人寻味,岳不群比任我行更让人匪夷所思,这恰是人物的魅力所在。

巴金先生最有魅力的小说不是《家》,更不是《春》《秋》,而是《寒夜》。觉慧是纯净的白,觉民是简单的红,觉新则是复杂的灰。相比较,汪文宣的人生灰暗程度更甚,所以它耐读。灰色知识分子的典型还有《围城》中的方鸿渐,真实得像邻家大哥,也因此有了永恒的魅力:文似看山不喜平,人亦如此。

大风大浪令人亢奋,但你不能老亢奋啊!风平浪静让人安宁,但你不能总安宁吧!灰色就是不动声色,是包容大度,绝不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它可以和任何色彩搭配。灰色很有弹性,进可攻,退可守,前进一步是色彩缤纷,但绝不是大红大紫、如日中天,它比红色更有内敛的分寸;退后一步是海阔天空,但绝不是灰心丧气、悲观失望,它甚至比黑色更有潜在的力量!偶尔也有点小微澜、小跳跃、小激动,挺好!

兰老头儿开了好头,其弟子也就豁然开朗了:

生活需要灰色

⊙文/谭皓文

黎明终将驱散黑暗,阳光照亮你的脸庞,隧道尽头微光闪烁,为此我正努力追寻。爱是永恒,无论你我来自何方......

——題记

4月4日上午,阴冷,天灰溜溜的,像一床被褥。似乎天都在告诉我们:这正是赖床的好时机。

好不容易坐起身,想打开游戏却发现玩不了。心情烦躁的我起了床,一出卧室就发现我妈在沙发上发呆,心中的烦躁被疑惑所取代:

“妈,你在干啥子(重庆方言,意为“干什么”),我起床了你都没发现?”

“我给你讲,刚才在我刷视频,那些页面全都变灰了,差点以为这新买的手机出问题了。”

“哎呀,我也是。正准备玩游戏,点都点不进去!”

“正好,你还想偷偷起来打游戏,这下我看你啷个(重庆方言,意为“怎么”)耍!”

“奇怪,今天是啷个回事哟?游戏进不去,小视频的页面也变成灰色。”

“哎呀,其实我也是刚晓得,今天是‘哀悼日,娱乐活动都要停一天!”

天灰沉沉的,就像是一张蚊帐,笼在大地上,带来压抑的感觉。

窗外突然传来防空警报和汽车鸣笛的声音,整条街空无一人,电视也没有发出声音,唯有几只鸟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惊起。生活就像被踩住了刹车,整座城市变得清冷。我突然想起昨天看到的新闻,今天要默哀三分钟。我和妈妈面色凝重地低着头,站在阳台上。好像整座城市都在反省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暂停,防空警报和汽车鸣笛的声音变成沉重的乐器,奏响了灰色的葬歌。

这时天气不是很好,仿佛随时都会打雷下雨。天灰蒙蒙的,就像被罩上了一块旧布,闷得让人心慌。

陪我妈哀悼完,她便嚷嚷着要给我看个视频,还说什么“我都看哭了”。缓步走上前,打开一看,原来是蔡丽萍声嘶力竭地呼喊着灵车中的丈夫刘智明的视频。视频中的她哭得撕心裂肺,厚重的防护服也遮掩不住弯下来的背脊。她想见自己丈夫最后一面,但她看不到——她的丈夫是感染新冠肺炎而死,尸体必须第一时间送往火葬场。这位白衣天使此刻应该穿着黑色的衣服,在火葬场哭个痛快,但她做不到——她的背后还有无数病人,她没办法离开。

此刻,我不禁抬头望向天空:“那天一定是和今天一样灰吧。”忽然发觉自己此刻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是被窗外的声浪给震撼了?还是被刚才的视频给感动了?抑或是被这天给影响了?我不知道,只觉得灰色是此时最恰当的颜色。CB31317D-015D-4C8D-80CB-C8B1A73711DC

顶楼的桃花,在灰色的天空下,徐徐飘落......

有时候,没灵感也能成就作文,不信?你看:

生活需要灵感

⊙文/胡欣妍

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的头炸了,心态也崩溃了。被迫“营业”写作文,难受啊!

若把生活比作手握生死、权御天下、规格甚高的皇帝,那他的后宫佳丽何止三千啊?!我挑谁来献舞呢?

“仪式感”?我以为它只能算是生活这位君王的嫔妃。我可以打包票,一定有很多人写它,因为百度“生活需要什么”,仪式感的成品最多。第一个这样写的人不错,再写一定会被兰老头儿嫌弃的。

“理解”?“帮助”?“挫折”?“友谊”?这些破玩意儿,连嫔妃都不算,最多是“答应”“常在”之类的。兰老头儿总是挑三拣四、挑肥拣瘦。

“房子”?“车子”?“票子”?俗不可耐,会被兰老头儿直接彻底打入“冷宫”的,连面都不让见。

“5G”?“4K电视”?“拼多多”?......这是要开网店吗?我实在没能力去理解这个古怪的兰老头儿到底是怎样想的。

《朗读者》?《声临其境》?《经典咏流传》?《奇葩说》?《吐槽大会》?我一样没看过。都怪我妈,一天到晚把电脑、电视看管得那么严,防贼一样地防我,这下好了,董卿、周涛、马东、李诞......我一个也不认识。而且他们一个个都跟兰老头儿很熟,我就不去凑热闹了——一不小心就会撞到枪口上。“诗和远方”?我是俗人,没品,怎能高攀?“难得好心情”?我从来就没有过,如何能

写?“田园牧歌”?天天关在学校上课,好不容易

延长了假期,还要在家里上网课,我什么时候去放牧?到哪里去歌唱?阳台还是天台?

我虽然写作水平不高,心却比天高。我想写的是天然去雕饰、天生丽质,能被兰老头儿一见倾心、天天翻牌子的“贵妃”“娘娘”,甚至是“皇后”啊!可我到哪里去寻觅这样的尤物呢?搞不好就要写成人人嫌弃的“怪物”。西施被范蠡访去;王昭君被送去大漠;貂蝉在吕布死后就不知所踪了;杨玉环也被赐缢死,尽管有人传说她去了其他地方,谁见过呢?况且这样的美人一路数来也才四枚,早就被班上那几个语文“大神”圈定了,我可以“上贡”的是怎样的普通文章啊!

望着我辛辛苦苦、绞尽脑汁硬挤出的不成器、不像个什么好玩意儿的作文,不禁悲呼:苍天啊,大地啊,姜Sir(奇怪,写不出作文呼唤英语老师有什么用?——编者补注)啊,谁能借我一朵灵感啊!我快要......等等,灵感?对啊!灵感!它可是我身边最重要的人,至少可以算“丞相”吧,管它是右还是左,没它可不行啊!兰老头儿时常与它为伴,所以才那么潇洒自在。

兰老头睡觉时一梦到灵感,就立马开灯起床奋笔疾书,因此好文章不少。英国的J.K.罗琳,在火車上看到了一个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于是《哈利·波特》横空出世,红遍全球,成为经典。

生活也需要灵感,就像皇帝需要丞相一样。有灵感才能产生好文章,写出来的文章才自然。最最紧要的是,好灵感可以解我的燃眉之急啊!

说到灵感,我不得不提一个人,我很佩服他。他就是马岩松——“马大大”,一个玩建筑的中国人。这些都是兰老头儿告诉我们的。这个老头儿似乎无所不知。当然,如果我妈让我天天看电视、玩电脑,我也会如此聪明,只是不要像兰老头儿那样早早地就秃了头就好。马岩松,你可能不认识,但这不影响他厉害。兰老头儿给我们欣赏过他设计的作品的图片,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亲眼看看的。我劝你也去,实在是太有创意、太有想象力、太有未来感、太好玩。加拿大的“梦露大厦”知道不?它就是这位长得像黑社会的男人——马岩松,以玛丽莲·梦露的身材为灵感来设计的。你说,是不是很牛?还有一个作品令我无比神往——马岩松为北京市某幼儿园设计的教学楼。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操场在屋顶上,旁边还有梭梭滩(重庆方言,意为“滑梯”),可以“嗖”的滑到楼下,不用走楼梯。这一灵感又是怎么来的呢?中国有一句大人威胁小孩儿的话: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于是马岩松就让孩子们上屋顶玩了。怎么着?嘿,连威胁人的话也能产生灵感,真拽!

生活需要灵感!

反向切入,逆向思维,往往能出其不意,一鸣惊人。但这是“富贵险中求”,要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发生。如何避免?立意一定要正,不举有争议之事,不涉及敏感话题,一定要言之有理,至少能自圆其说。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兰勇讲语文”。CB31317D-015D-4C8D-80CB-C8B1A73711DC

猜你喜欢

老头儿灰色生活
浅灰色的小猪
路遇老头儿当学徒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黄永玉:这个老头儿不寻常
我家的“老头儿”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