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若恨,更要深深爱;若写,更要深情写

2022-06-01王君尹东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全网咖啡厅学生会

王君 尹东

如果你是有心人,一定会发现:2021年-2022年,王君老师在本刊专栏推出了好几期鼓励青春期少年“叛逆”的文章。如《这群孩子竟然敢对教材“指手画脚”!》《做个青春期“杠精”,需要什么样的思维素质》,以及2022年3期的《“Yee”之保卫战》。这些文章一经发表,就像投入水中的一颗炸弹,在读者群里炸开了花。有老师说,王君老师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正是自己心中真正的作文教学;也有学生说,自己也想像清澜山学校的同学那样“叛逆”一次。这一期,王君老师决定将“叛逆”进行到底!从她的文字中,你会感受到鲜明的情感态度,然而永远不缺的,是态度背后的温度。

2021年,连续推了好几期鼓励青春期少年“叛逆”的文章,我感觉很安心。安心是因为觉察到自己在慢慢地抵达真正的语文教育——从“语文教学”抵达“语文教育”。

做老师快30年了,走南闯北,我可能还算有点儿见识的。但经历了太多之后,我还是遗憾地感觉:当下的语文教育,在追求“短平快”方面,是惯性的,是刚性的。把语文简单地作为字、词、句的训练来抓,是大家最习以为常、最容易上手的教学方法。思维训练、文化教育、价值观教育,特别是个性养成教育,虽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中,依旧还是稀缺之物。

经由语文教育,让孩子更成为他们自己——不是我们不想,而是我们不敢,或者说,我们懒得去实验,去折腾,去冒险。一股脑儿地把考试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塞给学生,更经济适用。所以,我对自己作文教学的方向,是有底气的。“鼓励学生批判”,只是表象,内核是我终于越来越敢直面学生的心灵状态和认知状态,也越来越拥有了引导和调整的力量。

我很清醒,“批判”不是为了“恨”,“批判”是为了“不批判”。就像我最近经由端木蕻良的经典名篇《土地的誓言》开发的一系列写作课,两个课时,各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课题。第一堂课叫《若爱,深深爱;若写,深情写》;第二堂课叫《若恨,更要深深爱;若写,更要深情写》。是的,恨、怨、牢骚......都是抵达不了真正的认知高度和情感高度的,只有爱,才能够。

怀疑和对立,只是写作的由头;相信和接纳,才是写作的终点。经由写作,孩子们那颗仁爱敏感、对世界充满热爱和好奇的本心更被呵护了,更被唤醒了,更被激发了,写作的终极目的,才真正达到了。

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批判”的时候,把他们连自己可能都未曾觉知和重视的“批判中的爱”引导出来,呼唤出来,表达出来,是“批判类写作”成功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在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引导学生充满爱意地去表达“批判”,委婉的、温和的语言,比直接的、犀利的表达往往更有力量。

第二件事:提点孩子们,想在写作中表现自己的认知高度,未必靠“批判”。精神的高度,来自灵魂的热度和智性的成熟度,和“批判”与否并无直接关系。

这一期,先说第一点。近段时间非常有意义的两次写作小故事,就来自这个认识。

班上有个学生叫万子源,是那种让我特别喜欢欣赏的小才子,一腔青春热血,时时都在喷薄:爱质疑,喜批判,生机勃勃,也咄咄逼人。最近,他写了《清澜新闻三则》,每一则都直面学校的各种问题,头头是道,很有见解。

我琢磨着,怎么样用这么漂亮的素材,引导他,也引导班上同学,学会在“批判”中表达爱呢?

比如下面这一则:

学校咖啡厅纪律情况并无改善

(提伯社十一月二十二日七时电)近日,我社成员在咖啡厅游走时发现,本应被改善的咖啡厅纪律实则并无改善。“根本没开始改!”一位着手办理此事的学生会纪检部学生如是说。据悉,纪检部在一个月前就已开始筹划改善咖啡厅纪律,但政策一直不得实施。纪检部成员透露,咖啡厅目前最大的问题有三点:打牌太吵、低年级同学四处跑动、垃圾的清理问题。经过本次查看,似乎应该被改善的这些方面都没有得到改善。学生会与纪检部的能力与权力正在被我们怀疑。

在上作文课时,我先表扬了这一则新闻。事实上,万子源就是纪检部的一员,他这样写,是朝自己“开枪”呢!他不仅看到了问题,直面了问题,而且,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献身之心,着实可敬。但,这则校园新闻,其实还可以写得更好。

我跟大家讨论了这些问题:

第一,读者读完这则新闻,是不是能够充分感受到万子源对学校发展的拳拳之心呢?

孩子们说,好像不能,抱怨比较多,似乎对学校很有意见。

第二,从文章可以看出来,学生会与纪检部其实是做了不少工作的,只不过,成效可能不是很好。这样的新闻写出来,会不会让他们特别尴尬,无地自容,甚至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呢?

孩子们说,肯定的啊,文字太尖锐了,大家读了都会不开心。因为所有人,都被这则新闻否定了,包括那些不懂事的低年级的孩子。而学生会与纪检部的同学们,肯定最受伤最委屈。

我于是提出建议:首先,指出问题是必须的,但是,在表述的時候,不仅要有自己的角度,还要有别人的角度。其次,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问题背后他人的努力。肯定他人的努力,是让批判更有力量的原因。最后,尝试把批判型语言变为鼓励型语言。

然后,大家分组继续讨论,合作修改。其中有一个修改版本是下面这个样子的,我很欣赏——

咖啡厅纪律问题成管理焦点,

学生会纪检部被寄予厚望

(提伯社十一月二十二日七时电)近日,我社成员发现,本应被改善的咖啡厅纪律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根本还没开始改!”一位着手办理此事的学生会纪检部学生也对自己的工作很不满意。据悉,纪检部在一个月前就已开始筹划改善咖啡厅纪律,出台了各种管理措施,但很多还未落实。经纪检部成员分析,咖啡厅目前最大的问题有三点:打牌太吵、低年级同学习惯四处跑动、垃圾清理不及时。纪检部已经据此深入研讨,跨越各学部的听证会已经在筹备中,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将会出台。全校同学都希望学生会与纪检部能更有效地行使权力,在此“老大难”问题上充分展现出他们的能力。216D5842-606B-464E-ACFE-989AA7A5D378

我的点评:这个修改水平高,原因就在于,把

“曝光”变为“探讨”,把“批判纪检部”变为“激

励纪检部”。同学和纪检部不是敌我关系,写作如果能充分地传递信任和爱,效果就不一样了。子源小才子频频点头,大家都若有所思,我知道,这次作文点评,是有效的。

第二个故事的作者是邵天泽,上一期“Yee事件”的主角。这一回,他的“火力”也很猛:学校全网直播课程,对中国师生家长而言,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甚至,被直播的班级和老师,都会引以为荣。但这个从国外回来的少年,对此提出了质疑。

天泽是个懂事的孩子,新闻第一稿,已经写得算克制理性了。但显然,从中国校方和中国学生的角度看,还是有“杀伤力”的。我跟他商量:咱写这文章,不是为了“声讨”谁,是吧?我们都希望咱们的学校更美好。天泽说,是这样的。我继续说,你只是想把自己的观点传播给大家,只是希望这个问题能够被校方理解和重视,让更多的同学被尊重。那,你可不可以换一个角度,以“探讨问题”的方式来写,而不是以批评谁的方式来写。如果能够在自己的文字里,让各种观点都展现得很充分,尽可能地表达出对所有人的理解和尊重,是不是会更有力量呢?

天泽和天泽的父母,都觉得我的建议很好。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篇修改稿:

学校全网直播课程引发讨论

东西方文化冲突又有新思考

⊙文/清澜山学校G8-1 邵天泽

近日,学校全网直播课程引发了师生讨论,同学们对东西方文化冲突又有了新的思考。作为国际学校,这样的讨论和思考让每一个人都受益良多。

学校全网直播课程,是一个惯例。但今年,在8年级学生中却引发了讨论:有人热情支持,有人激烈反对。在讨论过程中,大家看问题的角度都丰富起来。

热情支持的一方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直播课程是学校与时俱进的表现。第一,全网直播课程客观上促进老师認真讲课和学生认真听课,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第二,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状态,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制订更适合的学习方式。第三,对学校有兴趣的家长或其他人员可以通过直播了解学校的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帮助自己做出决策。

激烈反对的一方则认为,学生是未成年人,互联网良莠并存,直播有很大风险。第一,互联网虽然开放,但也是是非之地,网上生活必须谨慎。第二,学生们都是未成年人,全网直播暴露了学生肖像,也增加了危险因素。

对于两种不同的观点,大家分析,乃是因为文化冲突所致。

比如8年级的邵天泽同学这样解释:在我以前生活的国家,大家都非常看重肖像权。家长假如给自己的孩子拍照时有其他孩子入镜,即使是在很远的地方,图像很模糊,也不能发到网上,否则就会被告上法庭。所以,肖像权应该是学生的个人权利,如果在学生不知情并且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就全网直播,曝光隐私,潜在的风险是必然有的。

邵天泽同学还提到:学生在报名一所学校的时候,确实也将一部分在学校管理区域内的权利让渡给了学校。所以,对直播,也不是完全反对,只是希望学校能够做得更严谨,尽量规避风险的发生。

邵天泽同学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第一,直播前通知家长和学生,尊重知情权。第二,直播可以,但“全网直播”要谨慎。应该限制只有当堂课的学生家长和本校老师才可以观看。假如有校外家长或其他人士想要通过直播了解课程,应该在规定时间段开放窗口,并通过验证码才能观看课程,随后观看权作废失效。

邵天泽同学还反复表达:这件事本身没有对错,正反双方也都是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出发来做出判断的。理解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家庭的想法,并且找到一个平衡各种文化的解决方案才是最重要的。

实话实说,直面孩子们作文里的各种“状况”正在成为我的重要人生经历。经由少年们的思考,我觉察到了自己不少的文化空白和认知空白。这些空白,也一度让我感觉不适。承认代沟的存在,承认自己的狭隘和无知是需要勇气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认识到:谦卑的写作和谦卑的写作教学,正在帮助我填补这些空白,抵达新的认知高度和情感高度。

有一个段子不是这样说的吗:社会之所以发展,乃是因为下一辈不听上一辈的话。笑过之后,深以为然啊。216D5842-606B-464E-ACFE-989AA7A5D378

猜你喜欢

全网咖啡厅学生会
Tanatap环形花园咖啡厅
《唐宫夜宴》火遍全网的背后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双十一带货6500万,他凭什么?——靠一句“把价格打下来”,牛肉哥火遍全网
电力系统全网一体化暂态仿真接口技术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首尔“世事难料”咖啡厅
CupOne咖啡厅
In's咖啡厅
王天戈首支中文单曲《心安理得》全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