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珅与纪晓岚为什么不能做邻居?

2022-05-30四海夕阳

今日文摘 2022年1期
关键词:内城旗人八旗

四海夕阳

各位看官,认识和珅、纪晓岚这二位吧,可是您知道他们家住哪儿吗?

到过北京的游客,多半去过和珅的宅子,也就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恭王府,它位于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东依前海,背靠后海。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起,和珅开始在这里修建他的宅第,时称“和第”,几经扩建,最终包括住宅和花园,有1000多间房子,占地6万多平米,豪华程度堪比皇宫。

纪晓岚故居位于虎坊桥(珠市口西大街241号),两进四合院格局,占地500多平米,原先是雍正时的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岳钟琪的房子。纪晓岚从11岁住到39岁,再从48岁住到82岁去世,前后在这里住了60多年。

问题来了,既然和珅、纪晓岚同为朝廷大员,两人关系还这么“好”,为什么两家隔的这么远呢?

和府在什刹海,纪家在虎坊桥,查阅手机地图上的步行距离是6.2公里——这个距离放在现在的北京,不算什么,但在明清时期基本上就是穿城而过了,老纪要是上和珅家吃饭,坐轿子来回得两三个小时。为啥纪晓岚就没动过心思买个房子靠近和珅家,顺便监督和大人?你也许觉得是纪晓岚不愿沾染“和第”的铜臭,或是买不起那片高档小区的房子。不!不管老纪有没有钱或是想不想买,他都没法去跟和珅当邻居,因为根据大清朝帝都房市的规矩,老纪住不进和珅的小区,和珅也不能住到老纪的小区,这叫内外有别。您是不是觉得新鲜?且听我慢慢道来。

“满汉分城”的居住格局

话说从明代营造北京城开始,北京就有皇城、内城和外城之分。其中内城在北边,包含皇城,一共有九座城门;外城在南边,有七座城门,俗称内九外七,富贵豪门多数住在内城。清军入关后,八旗兵丁四处圈地占房,首先看重的就是内城的豪宅。

顺治五年(1647年),摄政王多尔衮下令:内城除了宫观庙宇之外,只准旗人(包括满人和加入八旗的蒙古、汉军)居住;民人(除旗人之外的居民,主要是汉人)都必须搬到南边的外城居住,内城的原住户每间房给四两银子的拆迁安置费。非经特许,民人不准在内城过夜,旗人也不准在外城居住。

康熙时期更进一步强调,官员无故在城外过夜,误了上朝的要革职;确系因扫墓、看病等事情耽误进城的,扣一个月工资。乾隆皇帝也强调:“八旗满洲官员,向来只许居住内城”,至于南边的外城,“并非满洲官员应居之地”,发现违规居住的,一律迁回内城。因此和珅是满人(旗人),他的宅子就应当在内城;而纪晓岚是汉人(民人),他们家就只能在外城,两人就根本住不到一块去。这就是清代前期北京“满汉分城”的居住格局。

“内外有别”的产权制度

和珅与纪晓岚的房子不仅区位不一样,产权性质也不一样。

老纪的外城住宅是普通商品房,可以自由买卖、出租、抵押。比如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时候,紀晓岚从老家回京,因为虎坊桥旧宅抵押未赎回,就先住在朋友的空房子里,后来赎回了才搬入旧宅。纪晓岚去世后,子孙又另觅住处,把旧宅变卖。而旗人在内城的房子产权性质属于国有房,主要靠皇上赏赐和公家分配,严禁私下买卖、租赁、抵押。到了乾隆时期,略有放开,内城房子可以在旗人之间相互租售,但是不得卖给民人(汉人)。类似于今天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只能在村民之间交易,不能上市交易,违者重罚。这就是“内外有别”的住房产权制度。

“围城”敌不过市场

“满汉分城”的居住格局和“内外有别”的产权制度,不只是经济问题,其根本在于为军民合一的八旗体制服务。

根据清初规定,凡属八旗子弟,都可以在帝都分房;到了康熙时期,大力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动用国库,于八旗教场,盖设房屋,分给“无屋穷兵”居住;而在乾隆时期,还推出了定向销售的解困房,朝廷对于无人租住的公房,只许旗人认买。

应该说大清朝的房市双轨制有其合理性,历代皇帝为了维护这个制度,更是煞费苦心。但到了清朝中后期,这个制度终究是维持不下去了。一方面是因内城的穷人分不到房或住不下,不得不搬到外城和郊区住。内城的面积毕竟有限,而八旗人口却越来越多,同时更有若干多吃多占的大户。

另一方面,外城有钱的民人想到内城买房。于是很多没有生计来源的旗人把房子卖给民人或私下抵押。据军机处奏折记载,嘉庆年间,内城居住的各省民人,较之旗人已经有“十分之二三”,而从嘉庆道光年间的房契数量看,旗人与民人之间的房产交易更接近总量的半数。到了咸丰二年(1852年),朝廷不得不放开禁令,允许旗人和民人之间相互买卖房产(“旗民交产”),帝都实行了200年之久的住房双轨制宣告结束。

(沈豪荐自《记者观察》)

猜你喜欢

内城旗人八旗
北京内城河湖水质情况分析及思考
万众一心
基于英美国家实践的中国内城贫困问题化解思路*
满族八旗被革命
清代东北驻防官兵装备与操演枪械状况考
清代八旗察哈尔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贡献
八旗察哈尔的编立及其与清朝可汗间的关系
八旗之殇
清代如何疏解京城人口
晚清东北旗人的婚姻与死亡风险关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