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惩戒的教育属性与实施策略把握

2022-05-30许明观

基础教育参考 2022年10期

许明观

[摘   要]教育惩戒与赏识教育同为教育手段,皆有其存在的学习心理学、教育学与法学依据,但惩戒不同于惩罚。文章从惩戒的教育属性阐述了教育惩戒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并从策略把握角度提出了教育惩戒的规范性、适切性、科学性与艺术性实施建议。

[关键词]惩戒教育;教育属性;策略把握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对此,有的教师拍手称快,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对调皮任性的学生进行惩戒有了依据;也有不少教师感到失望,觉得此规则硬度不够,所设置的“禁令”会使教育者放不开手脚,很难改变当前存在的教师不敢管、不愿管的现象。笔者认为,这两种理解都有偏颇之处。为更科学地实施教育惩戒,首先应厘清其教育属性,并从属性出发探究教育惩戒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惩戒本质的教育属性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惩戒教育是基于青少年心智发育尚未健全完善的情况下,与正面教育一起构成德育范畴的底线性手段,是指“通过给青少年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1],两者殊途同归。

1.基于学生心智的成长需要

教师难免会碰到任性的“熊孩子”。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任性”其实就是学生心智成长过程中的认识偏差与行为自制力缺乏造成的。

学生的认识偏差,可能会导致他们“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愿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当正面教育不能收到预期效果时,教育者必须考虑先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譬如,许多青少年不认同学校限制“早恋”的规定,自然会对教师与家长的说教置之不理,或者阳奉阴违地从公开转入“地下”。

学生行为自制力的缺乏也是导致其任性的原因。“屡教屡犯”是一些问题学生的共性,他们的成长障碍不一定全是认识问题而是自制力缺乏。譬如沉湎游戏的学生自己也能认识到行为不当,但却欲罢不能。这种情况下,温和的正面引导往往“药效不足”,难以根除学生的“上瘾”行为。这时,学生的自制力就需要通过恰当的惩戒教育予以培养。

惩戒就是给有认识偏差的对象先画出一条行为的界线,然后再进行逆向心理纠偏。若学生迷失方向,则当予以当头棒喝,以促其幡然醒悟。例如,对交通违规行为就不能只进行正面教育,若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必然会出现更多严重违规行为甚至导致交通事故。让学生受到惩戒,是为了激发其悔改,痛定思痛后,对自己的认识与行为真正进行反思和纠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人的愿望和冲动并不都是合理的,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依据社会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认识与行为。

2.基于育人目的的终极要求

教育专家李镇西说:“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什么?那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使学生成人成才。

学生的心智成长具有渐进性与差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无论教育对象是沿着正面引导的预期成长,抑或出現逆反偏差,德育都需通过正反两面手段承担起使之健康成长的使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循循善诱、启发式、激将法,抑或批评、惩处,都是教师因材施教的不同方法与手段,而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朝着社会需要的目标成长,不管是成为精英,还是普通劳动者。

犯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当教育者始终对育人终极目标保持清醒,就不会将犯错的学生置于对立面,任性的学生更需要爱护和引导。许多老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毕业的学生中,往往是那些一直挨批评、受惩戒的“调皮蛋”与自己更亲近,时常感念老师的教诲。可见,学生会在成长中不断反思,终将领悟惩戒者的育人初心。

3.基于教师职业的使命驱使

现代教师的职业使命是什么?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等。其中,也应包括学生各种思想认识偏差与成长障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放任犯错、明哲保身是教师的失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学生思想行为方面出现的偏差,教师应理直气壮地予以纠偏。“惩者,以正其心也。”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教师不能因为个别家长与学生的极端行为而放弃自己的责任与权力。严而有度,宽严相济,以关爱之心施以惩戒,应成为教师的基本素养。

二、惩戒教育的策略把握

基于惩戒的教育属性,教师应在实施教育惩戒的过程中注意规范、科学与艺术性的把握,使德育方式更全面,效果更完善。

1.惩戒教育的规范把握

提倡惩戒教育的规范把握,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精神体现。

(1)有利于学校育人的法治建设

教育惩戒是校内执法行为,规范的教育惩戒不仅是规避学生违规违纪行为的手段,还是培养学生民主意识与法治精神的有效路径。对于惩戒的具体细则,不仅教师要理解把握,学生也要心中有数。惩戒教育的出发点应是“画一红线,禁止入内”。惩戒总是给人带来不适,学生为了规避惩戒,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从而逐渐形成遵规守纪的习惯。从行为干预的角度考虑,就是要降低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率,这需要通过预警和惩戒机制,纠正学生的偏失,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许多学校都有合乎德育本质的校纪校规,有集体认可的班级公约,即凡事告之于前而禁之于后。而在实施过程中介入听证、申诉等程序,也将有利于从法治角度避免任意、武断、错误或不当,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惩戒实施的分寸把握

《规则》第七条列出学生六种违纪情况,说明了教育惩戒的针对范围;第八、九、十条分别将学生违纪按程度分为三种情况,要求必须根据不同程度采取相应惩戒;而第十二条所列八种禁止性内容,更是明确了教师在教育惩戒实施中可能出现的模糊判断与越界行为,以提醒教师避免违背教育属性与德育初衷,不可对学生进行体罚或人格侮辱。现实中的师生冲突,起因往往是学生的任性,但“质变”却多因教师惩戒分寸失当。

2.惩戒教育的科学把握

惩戒失当可能表现为惩戒不足或过度。鉴于一些家长的过度保护或蛮不讲理,一些教师也不得不退让以明哲保身。也有些教师坚守“师道尊严”,缺少民主意识,常把对学生的惩戒演变为惩罚,导致过犹不及。

惩戒教育的科学把握需要有针对性与适切性。《规则》根据程度轻重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较重和严重三类。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口头或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學或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明确教育惩戒的分类依据,将使惩戒教育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惩戒的目的是纠偏,是育人。学生各异,违纪原因不同,实施科学的惩戒教育,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因人而异,因人施教,以达到“惩而戒之”的育人目的。

3.惩戒教育的艺术把握

国家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并非要教师对违纪犯错学生简单化惩处。要追求学生成人成才的最大值,就必须注重对惩戒教育的艺术把握。

(1)把握好表达方式

批评也可以让人如沐春风。不同表述的批评也会有不同的收效。好的表述可以让学生愿意接受,深受教育,“亲其师而信其道”;反之,则有可能会让学生心生厌烦,甚至产生抵触与怨恨。因为“恨铁不成钢”而大加责罚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教育效果。所以,把握表述的艺术性,让学生心服口服,应是教师的基本德育素养。

(2)把握好教育场合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尤其那些经常违纪、对教师成见较深的学生,如果教师惩戒学生不分场合,很容易造成师生对立。笔者从教四十年,凡遇到学生违纪,在大庭广众下多为和风细雨、诚恳说理,个别面对时才会义正辞严、直击痛点。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颇有成效。

学生在学校犯错往往不希望家长知晓,在家中犯错不希望教师知晓。所以,笔者不会利用学生这点脆弱的心理去击垮他,反而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如此,犯错的学生虽然受到惩戒,但仍心存感激,更容易达到口服心服的效果。总之,不分场合的随意惩戒是缺少策略的表现,善于选择惩戒场合也体现了教育惩戒的艺术水平。

(3)把握好批评时机

教育惩戒的时机应尽量选择犯错学生情绪渐趋冷静的时候。例如,两个男生由争吵发展到动手,笔者赶到现场时俩人正在气头上,所以没有以雷霆之势压镇,而是先把他们分开冷静10分钟,再让他们各自思考并整理出彼此的对与错,冷静后的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冲动,接下来的惩戒批评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有时,教育惩戒还需要家校配合,涉及学生“隐私”的也要有所“遮蔽”;一些冲突应当场制止,而一些矛盾可以缓一缓再冷静化解。这些都是对惩戒时机的艺术把握。

三、结语

总之,惩戒不是惩罚。“惩”是手段,“戒”才是目的。教育者要基于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不忘教育的终极目标,科学合理地把握惩戒教育之“度”,使教育惩戒成为德育舞台的边界,而非教育手段的镣铐。

参考文献

[1]劳凯声,郑新蓉.规矩与方圆:教育管理与法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268.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