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晓春:像守护亲人一样守护“国宝”迎客松

2022-05-30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迎客松国宝黄山

勇于担责,十二年只为守护一棵松

2006年8月,黄山脚下谭家桥镇中墩村26岁的胡晓春,从部队退役后来到黄山风景区工作,成为玉屏景区护林防火队的一员。每天,当他巡视责任路段路过“国宝”迎客松时,他都会有意无意地看上一两眼。“迎客松跟其他的松树相比,更加雄伟、高大。”胡晓春说。

但2008年1月的那场特大雪灾,却让胡晓春对迎客松有了更深的了解。那场雪灾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黄山也遭遇了50年不遇的冰冻雨雪极端天气,迎客松一枝丫下垂达1.5米之多。1月26日,雪还在不停地下。黄山管委会紧急启动最高规格的迎客松防雪防冻应急应对预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才一年半时间的胡晓春,始终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主动请缨,和队友们在黑漆漆的夜晚,打着手电,带着头灯,踏着山道上80多厘米厚的积雪,人运肩扛,从山下十几里的慈光阁往海拔1670米的高山上搬运了1346根7米多长的毛竹和木材。他们迎着风雪,在悬崖旁连续奋战15个小时,为迎客松搭起了一座5层楼高、顶部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支撑平台,为“国宝”撑起了一把遮挡暴风雪的“保护伞”。当天气放晴,四海游客登上黄山,看到的是屹立在冰峰雪山中的迎客松,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看到大家纷纷在迎客松前驻足合影时,胡晓春和他的同事们心头涌上了无限的激动与自豪。

不论是面对2012年超强台风“海葵”,还是2018年初低温冰冻雨雪等极端恶劣天气,胡晓春总能凭借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守护着迎客松的安全。2022年初,黄山景区遭遇持续降雪天气,胡晓春和迎客松保护先锋队的队员们认真落实迎客松24小时值班监测制度和“白天不间断、夜间轮班巡监”的要求。大雪不断地下,迎客松积雪越来越厚,枝丫在不断下垂,在专家的建议下,胡晓春和其他工作人员对迎客松进行全面支撑。冰天雪地里,他们扛着毛竹和玻璃纤维支撑杆赶往迎客松保护现场,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有的锯毛竹,有的做支撑架,有的捆扎,有的拉纤,经过4个小时的奋战,圆满完成了迎客松全面支撑工作,确保了迎客松的安全。

12年中,胡晓春既是护林员,又是宣传员,也是讲解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守护好黄山每一寸资源,也要宣传好大美黄山,同时还要做好黄山迎客松的讲解工作。这些年来,胡晓春参加景区各类救援行动百余起,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令胡晓春深受触动,胡晓春说:“我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做好本职工作,像守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守护好迎客松。”

刻苦钻研,在工作中磨炼意志

2010年,胡晓春从上一任守松人手中正式接过接力棒,成为迎客松第19任守护者,开始了“一个人一棵树”的相守相伴生活。“刚开始的那段日子真的很难熬,没有家人、朋友的陪伴,有时甚至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夜幕降临,白天熙熙攘攘的玉屏广场空无一人,只有偶尔几只野猫从门前窜过。”

2012年深秋的一个夜晚,胡晓春像往常一样独自站在迎客松下,皎洁的月光穿过枝丫洒落在他身上。那一刻,胡晓春心灵一颤,迎客松仿佛灵动起来,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站在那里,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大山。“从那时起,对于我来说迎客松不仅仅是一棵树,他就是我的家人、亲人,是一个令人敬畏的长者,一个日夜呵护着八百里黄山的老人。在我心中,迎客松与家人一样重要,我如何照顾家人,就如何照顾迎客松。”

迎客松旁有座矮小的“迎客松保护工作室”,那就是他的值班室兼卧室。一张简易床、一副桌椅、一台监控电脑和一些监测工具,就是他在山上的全部家当,在这样的环境里胡晓春一干就是12年。

刚参加工作时,只有高中学历的胡晓春,深知自己凭着仅有的一点文化知识难以胜任本职工作。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专业书籍,特别注重林学、病虫害学等相关知识阅读和积累。

观测迎客松日常生长状况必须细致入微。每天早上6点,胡晓春就对迎客松开始了一天的巡护观测,通过检测装置记录松树枝丫、松针、树皮的细微变化,检查支撑架、拉索、防雷设施情况。白天,每隔两个小时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夜间,根据红外线防侵入报警系统信号,随时起床查看情况。重复的工作在胡晓春看来并不单调,在结束巡护工作之后,他每天坚持撰写一篇迎客松日记,每篇字数不少于300字,目前已写下70多本、超过100万字的《迎客松日记》。从气象、水土到枝干、松针,他事无巨细地将迎客松的一切状况记录到本子上。作为守松人的工作传统,《迎客松日记》不仅承载了迎客松从1980年到现在的生长演变,更为专家研究守护措施提供了直观的第一手资料。胡晓春深知自己所肩负的重担,他主动向老同事学习,向技术专家请教,向实践经验求知识,特别是每年专家给迎客松会诊时,胡晓春采取“一问、二看、三学、四做”的方法,逐项“销号”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疑惑。很快他就掌握了林学、病虫害学、力学、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松针的开花时间、梢头的生长量、支撑杆件的更换以及各种天气的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我的日常工作内容。”胡晓春说起工作便津津乐道,“雷电高发时期要时刻观测接地情况,下暴雨时要注意树枝周边的水土流失,遇到干旱则要看根部是否出现发白的情况。树枝的每个支撑点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包括林学、力学和工程学等多种知识……”守护迎客松12年,3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使胡晓春掌握了迎客松日常守护管理体系相关知识,成为景区古树名木保护的“土专家”。胡晓春在工作中率先垂范,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次荣获省、市和管委会通报表彰,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有愧家人,却感无比骄傲

胡晓春长期坚守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黄山之巅,时常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和妻儿。2012年8月,超强台风“海葵”席卷黄山,对迎客松造成严重威胁,恰在此时,他刚出生29天的女儿因为突发肺炎住进了医院。接到电话后他非常心疼、纠结,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胡晓春最终选择守护在迎客松旁。“迎客松和女儿都是我的寶贝。”胡晓春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是谁都看得出,胡晓春对待迎客松要比对待女儿偏心得多。下雨了,他担心迎客松的土壤流失;打雷了,他担心迎客松受到雷击;下雪了,他担心积雪压弯迎客松的树丫;天晴了,他又担心迎客松周围出现火灾隐患;甚至一阵风吹来,他都会为一块小小的树皮被风吹落而心疼半天。

2021年,由于胡晓春不能兼顾照料生病的父亲和守护迎客松,为了协调好工作和家庭,妻子又一次挑起大梁,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担,从而让他全身心投入到迎客松的保护工作中去。尽管胡晓春心里装着不能陪伴妻儿的自责和不能照顾年迈父母的无奈,但他始终牢记他第一天走上守松人岗位时的“初心”。他深信,每一位在黄山工作的守护者,无论从事什么岗位、肩负何种职责,对迎客松和黄山的热爱是始终不变的。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松针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迎客松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海内外游客。不知不觉间,胡晓春与迎客松相依相守了12年。胡晓春说:“人生有多少个12年?但我无怨无悔,因为这是我迄今为止最值得骄傲的身份——守松人。我将守护好‘国宝迎客松,做好迎客松的‘哨兵!”

猜你喜欢

迎客松国宝黄山
“国宝”竞拍会
黄山守松人
黄山日落
《登江阴黄山要塞》
漫话国宝
咏迎客松
祝融峰上迎客松
黄山冬之恋
日夜守护迎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