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A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股骨下段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2022-05-30方燕

婚育与健康 2022年17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方燕

【摘要】目的:对ERA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股骨下段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本院的48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实施上述不同护理方式,主要目的是比较两组不同护理干预方式下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比较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股骨下段骨折患者护理期间采取ERA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将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行改善,同时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

【关键词】ERAS理念;股骨下段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Application effect of ERAS concept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lower femoral fracture

FANG Yan

Li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Liyang, Jiangsu 213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erioperative application valu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ERAS concept in patients with lower femoral fracture.Methods:48 patients with fractures of the lower femur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mentioned above were implemented after grouping. The main purpose was 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Results: After comparison,it was found that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guided by the ERAS concept during the nursing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lower femoral fractur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physical state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recovery speed.

【Key Words】ERAS concept; Fracture of lower femur; Perioperative period; Nursing effect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股骨骨折也成为了现阶段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这种骨折类型的主要发生原因基本是由于高处坠落或车祸所导致,一旦发生股骨下段骨折现象,治疗难度较高,同时也需要长期的恢复时间。而手术是治疗骨折患者的主要方式,在手术期间,患者要承受较大的疼痛,同时心理压力也比较大,这就导致在患者在这一期间有较大的概率产生心理或生理应激反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都造成了较大影响。加速康复外科(ERAS)其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为患者提供更加快速的康复护理工作,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为患者展开护理,例如麻醉、疼痛和切口愈合等细小环节中,从而促使患者可以获得更加快速的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的预后。ERAS护理理念在当前外科治疗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护理措施,且已经获得了医务人员的普遍认可,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1]。本文就ERAS理念对股骨下段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分别是本次研究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后差异较小(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和ERAS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分别应用在兩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照组主要是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以及用药指导和生活护理等日常护理步骤,观察组则是在这一基础上采取ERAS理念展开护理工作,详细护理步骤如下。

1.2.1 术前准备。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根据其身体状况和病情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提升患者对其疾病治疗大概方式的了解和认知。同时,需要提前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做好充分的准备,一般患者在治疗前会存在严重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的来源一般是由于身体疼痛、对治疗的恐惧以及家庭经济负担所引起[2]。护理人员要及时和患者沟通,了解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实际因素,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患者出现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为患者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工作。在手术开始前,再次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健康宣教的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以及健康手册的方式,充分地让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有深入的理解认知,引导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以及身体承受能力,选择更加适合患者的疼痛缓解方式。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和患者家属进行充分的交流,让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引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手术前1d,无需禁食禁水,仅需让患者在术前6h开始使用非固体性的食物,并在术前4h为患者提供10%的葡萄糖补充患者所需水分。在手术前,如果患者依然存在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还需要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缓解患者由于对手术恐惧所产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确保患者术前充分营养摄入[2]。

1.2.2 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充分的监测,观察患者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如有异常需要马上汇报医师进行处理。同时还需要保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并帮助患者做好保暖护理,控制患者温度正常,并配合医师完成手术过程。

1.2.3 复苏期护理。麻醉后患者的吞咽反射消失,容易误吸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等,进而造成咳嗽、呼吸困难、紫绀、窒息等症状。在麻醉复苏期时及时调整患者体位为头低脚高位,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便于吸除气道内分泌物、呕吐物等。特别是拔管前要清理患者鼻腔和口腔分泌物,严密观察各项生理指标的恢复状况。需要全身麻醉的患者,下颌关节松弛,容易发生舌后坠,则会给呼吸道造成堵塞,进而引发脑缺氧甚至是窒息的严重后果,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脉搏、呼吸等生命指征,一旦发生患者有舌后坠现象,必须及时将其下颌抬起以分离后坠的舌根与口咽后壁来帮助其呼吸道保持通畅,可适时应用开放性通气进行帮助。

1.2.4 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协助将患者送回病房,并在恢复期间帮助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在手术后的几天内,护理人员尽量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尽早的下床活动,同时尽量加速患者的肠道蠕动,帮助患者做一些有助于其倡导蠕动的运动,避免患者出现肠道黏连或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如果患者的疼痛感较为强烈,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采取适当的缓解疼痛措施,例如中医的耳穴贴压、敷贴止痛,在耳穴表面贴敷小颗粒状物体,贴敷后,用手按压耳穴,产生良性刺激以缓解病痛。在手术后,患者需要持续地进行输液,大概的输液量在2L左右。在手术后的6h内,可以适当地将饮水量降低,并在6h后恢复进食[3]。在手术后1~3d,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和下肢肌肉的长收缩锻炼,并强化患者腰背部肌肉的锻炼,锻炼时间根据患者的实际接受能力进行调整,并在这一期间引导患者正确的呼吸,减轻由于呼吸所导致的疼痛感。很多患者认为手术后不可以运动,因此在护理期间不愿意配合,对于这一类患者,护理人员要将早期锻炼的重要性进行详细的讲解,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加速其康复,提升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VAS是本次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的表格,满分为10分,分值和患者的疼痛程度成正比,同时比较在护理期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建筑行业和交通行业取得了飞速的进步,而在这一同时,由于高处坠落以及交通事故所导致的骨折事件发生率不断增加,其中股骨下段骨折在骨折疾病治疗中发生概率也是比较高的。在患者出现股骨下段骨折后,通常会出现极度疼痛感,然后在骨折处还会有疼痛和肿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如伤口是开放向,其病情和疼痛感则是更为严重,部分患者甚至在骨折后出现休克症状。在出现股骨下段骨折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在股骨下段骨折的第一时间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治疗,而在治疗期间患者也会承受较高的疼痛感,同时心理压力较大,如果部分伤口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也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临床中,针对该疾病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其中锁定钢板、髓内钉等术式都是常见的手术方式,手术治疗虽然可以给患者的疾病帶来一定的改善,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手术毕竟是侵入性操作,在治疗期间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应激,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造成影响[3]。ERAS理念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护理理念主要是通过麻醉干预、微创以及术后有效镇痛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概率。在本次研究中,比较了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效果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ERA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在护理期间的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概率,加速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海霞.ERA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股骨下段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20,28(4):189-190.

[2] 胡洪伟.基于ERA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 29(6):11.

[3] 顾岳.ERAS理念下护理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麻醉苏醒情况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0, 29(2):138-141.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