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位德国男高音给大熊猫“娇庆”唱生日歌

2022-05-30

世界知识 2022年16期
关键词:格陵兰岛冰盖企鹅

7月15日,德国柏林动物园Youtube官方账号上发布了一条充满爱心的视频:12位德国男高音身着西装,为大熊猫“娇庆”深情献唱了一曲生日快乐歌,而生日的主角“娇庆”还在旁若无人地啃着竹子。网友纷纷笑称:“气氛都到这了,不感动一下都不礼貌了。”

2010年出生于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娇庆”,于2017年和熊猫“梦梦”一起前往德国柏林,开启为期15年的旅居生活。一来到德国,它们就享受着顶级待遇:抵达机场时,它们享受了国宾才有的“水门迎接礼”;来到柏林动物园,它们不仅坐拥5000平米豪宅,还有十种主食竹可供选择。

据了解,2019年中秋节,芬兰动物园为缓解大熊猫们的“思乡之情”,也曾特地请来了合唱团,为它们献上了一曲中文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国外问答网站Quora上曾有人发问:“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大熊猫?”据神经学家推测,人们之所以会觉得它们可爱,可能是因为熊猫大大的眼睛、短圆的鼻子、肉肉的脸颊会让人想到人类幼崽,从而唤起人类本能的怜爱之心。

研究发现企鵝是迄今鸟类演化速率最低物种之一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近期发表的一项演化研究认为,企鹅是迄今为止鸟类中观察到演化速率最低的物种之一。这项研究帮助人们理解企鹅如何转换到海洋环境中,以及动物如何能够适应地球最极端的环境。

该论文称,企鹅起源于6000多万年前,演化出了高度特化的海洋身体模式;在极地冰盖形成之前,它们就已经失去了飞行能力,但能够进行翼驱动潜水。过去的研究强调了现代企鹅的多样化,但受取样所限,尚未将已灭绝物种整合其中。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维尔姆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中心特里萨·科尔和中国浙江大学张国捷等科研同行合作,结合所有现生和近期灭绝世系的基因组数据和化石数据,通过分析重建企鹅的演化历史。他们发现,企鹅的多样化受全球气候在冷期与暖期之间的震荡驱动,这种震荡导致单个物种种群的收缩和随后在整个南冰洋的扩张。

沙特计划建世界最大建筑

近日,据外媒报道,沙特阿拉伯正计划斥资一万亿美元在该国西北部塔布克省新未来城(NEOM)建造一座名为“镜线”(Mirror Line)的建筑。

该建筑预计将由高达488米,全长120公里且互相平行的玻璃幕墙组成,一路从海岸延伸至山脉,再延伸至沙漠,可容纳500万人。若建成,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同时,“镜线”下方还将会有高速列车运行其间,其内还将设有垂直农场、游艇码头,及在地面上方约305米高处的体育场。

“镜线”由墨菲西斯建筑公司设计,该公司创始人汤姆·梅恩此前曾获国际建筑大奖“普利兹克奖”,此外还有至少九家设计公司和工程顾问公司参与。

据悉,NEOM是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改革沙特经济的一项重磅项目。此计划同时也是该国“2030愿景”的主要内容之一。

研究称玛雅都城政治崩溃和废弃或因干旱气候导致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的一篇考古学论文认为,干旱可能导致了玛雅都城玛雅潘内部冲突增多,随后发生了政治崩溃及城市废弃。玛雅潘是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人公元13~15世纪的都城,这项研究发现支持了气候对古代社会稳定性的影响。

论文作者研究了历史文件中记录的暴力事件与来自玛雅潘的人类遗骸中的外伤迹象,随后将这些实例与干旱环境的指标作比较。作者发现,降雨增加与玛雅潘人口增长有关,但后续降雨减少与冲突相关。作者认为,公元1400~1450年的漫长干旱加剧了当时已存在的社会紧张局势,最终导致了城市的废弃。

论文作者表示,玛雅潘崩溃后,居民迁徙到了其他更小、更丰裕的城镇,这些适应活动提供了区域尺度的恢复力,让玛雅政治和经济结构延续到了公元16世纪。论文总结称,人类在尤卡坦半岛对干旱的反应是复杂的,这或可作为人们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例子。

美国南达科他州遭遇强风暴,现罕见绿色天空

7月5日,美国南达科他州苏福尔斯市遭遇强风暴袭击,导致部分地区的天空变成了绿色。美国国家气象局称,袭击苏福尔斯市的风暴为“德雷乔风暴”,它是一种影响广泛、生命史相对长的直线风暴,常常伴随快速移动的雷暴群。据悉,与其他风暴不同,德雷乔风暴似乎总是突然出现,风速可超过93千米/时。该风暴常出现在美国中西部和内陆高地,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出现频率较少。

该气象局同时表示,天空呈现绿色与光学原理有关。傍晚,随着太阳接近地平线,天空呈现出微红色。雷暴云中的水或冰颗粒主要散射蓝光。当大气中散射的微红光照射云中的水或冰颗粒时,就会产生绿光。气象局补充说,雷暴云中需要大量的水才能产生这种绿色,这通常预示着风暴会带来暴雨或冰雹。

北极圈温度飙升,格陵兰岛加速融化

据英国天空新闻网报道,今年夏天,热浪席卷欧洲,就连北极圈的温度也一度飙升至32.5摄氏度。7月19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穿着短袖出现在格陵兰岛新闻中,她在视频中说:“格陵兰岛温度已接近60华氏度(约15.5摄氏度),足以穿短袖了。”

该记者称,受温度上升影响,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化。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7月15~17日,格陵兰冰盖每天流失冰量达到大约60亿吨,足够填满720万个奥运规格的游泳池。科学家们十分担心2019年的悲剧再次上演。2019年的极端高温天气导致格陵兰岛的冰盖融化了约5320亿吨,直接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5毫米。

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全岛约80%的土地被冰盖覆盖。如果高温等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持续,格陵兰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5米。

猜你喜欢

格陵兰岛冰盖企鹅
格陵兰岛积雪区地表径流增加研究
格陵兰岛Nioghalvfjerdsfjorden冰川表面运动特征研究
格陵兰岛的冰盖悄悄融化
回不去的格陵兰岛冰川
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冰期冰盖数值模拟研究
南极洲冰盖不减反增
They Loved It!企鹅的喜好
卫星数据更准确预测冰盖融化和海平面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