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2022-05-30王赞

兰台内外 2022年22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时代必要性

王赞

摘 要:进入到大数据时代,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工作领域中高度关注管理信息化建设,旨在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促进不动产档案信息交流和共享。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大数据时代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及路径,以期为不动产登记部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不动产档案;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且广泛应用的宏观环境中,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个专业领域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而对于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而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样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在于大数据时代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面临高效处理大量不动产数据挑战,且新时代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工作面临高要求的挑战,这就要求不动产管理部门积极探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模式,以此满足于大数据时代对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利用要求。鉴于此,基于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提升角度考虑,本文研究“大数据时代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显著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一、大数据时代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概述

不动产登记指由权利人申请,并由国家专职部门在不动产登记簿中记录不动产权物权的事实,也是我国物权法中一项基本物权制度,该项工作的落实效果直接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合法权益息息相关,使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在现阶段,不动产登记工作牵涉面相对广泛,如海洋、林业、住建、国土等,而这些工作领域分别属于不同部门的管理范畴,导致在对其进行统一管理时,往往会出现信息壁垒等障碍,进而导致不动产登记工作难以高质高效地开展,显然难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为更好地管理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整合性、即时性、开放性等优势,对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分类管理,可以消除传统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壁垒问题,从而有利于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不仅有利于我国不动产登记工作落实,还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除此之外,传统以纸质方式保存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的模式,其主要以文字记录方式进行信息保存,且要使用原件方式进行存储,一旦档案信息使用者对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具有利用需求,需要到相应的单位机构,待身份信息审核通过后,才能通过原件复印方式来获得不动产登记檔案信息,这样不仅耗费了较长时间来开发利用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还会让部分人对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怀疑。而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各类不动产档案登记资源可以上传到网络数据库中,借助网络平台进行长期保管的同时,可以通过检索引擎为档案信息使用者提供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且档案信息使用者及服务者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在线实时交流,实现不动产档案信息快速传递和分享,能够大幅度提升不动产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由此可见,从多方面考虑,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必要性。

二、大数据时代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及现状问题分析

1.不动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创建基于大数据和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式,这是推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在实践中,不动产登记部门应深刻认识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应基于现有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完善更新和升级改造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一套完整且安全的现代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另一方面持续增强不动产登记部门的大数据共享意识,促使其在思想层面深刻领会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系统在整合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应集成档案系统和业务系统,并要建立健全评估反馈机制和信息系统,科学处理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提供支持。

2.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日渐突出。因此,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中,应充分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促进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充分发挥。但事实上,当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档案管理人员综合水平不高、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具体如下:一是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胜任岗位的综合素质。由于传统档案管理思想、专业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人员难以与时俱进地使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方式,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展开档案管理工作,使得其能力难以胜任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不仅如此,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但事实上,档案管理人员严重缺乏相应技能素养,不利于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二是信息安全问题。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工作,在此过程中,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相应能力,才能规范展开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主动更新升级档案管理系统,以此提高档案信息安全防范水平。但事实上,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素质,使得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存在较大风险,不利于档案信息安全使用。

三、大数据时代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分析

如前所述,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内容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从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的角度考虑,还需掌握必要的信息化建设路径方法。具体而言,主要路径方法如下:

1.系统整合与迁移档案信息,提高档案信息安全水平

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对现有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迁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践中,相关人员应对不同部门的档案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且要按照类型对建筑、海洋、国土等不动产档案进行统一登记,在此过程中,应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此提高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精细化管理效果。同时,相关人员应注重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的迁移,在此过程中,要求相关技术开发人员对不同部门的数据库进行科学深度分析,旨在找出不同部门数据库之间的内在映射关系,随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的完整迁移,只有这样,才能为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资源支撑。

除此之外,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整合和迁移档案信息的基础上,还要提高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才能为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夯实基础。在实践中,档案管理部门应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开发和更新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以此保存重要文件资料,从根源上提高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尤其是在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管管理方面,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将系统安全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摆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同步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及系统安全建设,才能降低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安全风险发生概率。同时,在不动产登记档案安全管理方面,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法规,推动各部门管理工作和行为规范化、法制化,以此有效提高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为更好地开发利用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价值提供支持。此外,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安全部门的政策,并要积极响应国家安全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指导,这样才能提高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为充分发挥不动产登记档案服务价值夯实基础。

2.集成档案系统和业务系统

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收集与整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管理模式在档案信息收集方面存在效率不高、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原因在于传统管理模式未能实现档案系统和业务系统的有效衔接。因此,集成档案系统和业务系统是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实践中,相关人员应积极展开不动产登记档案数字化工作,且将档案数字化工作前置在不动产登记业务环节,这样在不动产登记业务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即可将不动产登记档案扫描件上传到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如此实现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和不动产登记业务系统的有效衔接,既可以大幅度提升不动产登记档案收集效率和质量,又可以为不动产部门今后开展类似业务工作提供便利。与此同时,不动产部门应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业务信息自动归档,并保证两项系统独立运行,互不干扰,在此过程中,应基于技术层面建立相应的接口服务,确保不动产登记档案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进而才能高效完成不动产登记业务信息的自动归档工作,助力于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除此之外,不动产部门应实现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保证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可以在业务系统、档案系统快速获取准确的相关数据,以此支撑高效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为实现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目标提供支持。基于此认识,不动产登记部门应主动加大技术革新,设置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的双向接口,以此集成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使得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可以有效整合在一起,助力于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

3.拓展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服务功能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動产登记部门之所以开展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因为大数据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因此,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求,满足于相关单位和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实际需求,应积极拓展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服务功能。首先,不动产登记部门应基于互联网展开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服务工作,为档案信息用户开通网络业务办理渠道,申请者可以在网上提交查档申请,并上传查档所要的各项文件资料,随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即可按照流程进行系统操作,并将查询的档案信息提供给查档人员,如此可以形成一个完整且安全的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服务流程。其次,依托信息技术来创新档案查询手段,为提高档案信息用户的体验感,可以基于信息技术手段提供24小时的自动查档服务。如在服务中心设置24小时自助式查档服务设备,查档者可以通过身份证扫描、人脸识别等方式进行自助查档操作。最后,不动产登记部门应针对相关单位和部门的特殊需求,提供一些特殊的查档服务,如内部网络、CA认证等,以此不断完善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服务功能,满足于档案信息用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只有这样,不动产部门才能借助于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手段,使得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4.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

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是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和保障。在实践中,不动产登记部门应重视现有档案管理人才的针对性培训,结合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对档案管理人才进行业务流程、信息素养、专业知识等培训,促使其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实践技能,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推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此,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动产登记部门需要与时俱进地落实相关工作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不动产登记部门应与时俱进地优化和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从源头上保障档案管理人才具备胜任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需求的能力,尤其是兼顾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和信息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应在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激励、福利等手段留住人才,以此不断提高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为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最后,加强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人员的定期考评和指导,建立完善且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励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人员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的充电学习,以此助力提高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以考核为例,对于参与培训学习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管理实践技能等多个层面的考核,考核过关方可持证上岗;考核不过关,则继续学习,以此使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二次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传统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模式显然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加快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不动产部门应在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的有效衔接,并要注重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服务功能的完善,同时加强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才能推进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智斌.大数据背景下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方法研究[J].城建档案,2020

[2]曲 娟,马 静,王郑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青岛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为例[J].兰台内外,2020

[3]蒋爱军.大数据时代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

[4]乔硕功.机构改革背景下的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机遇、挑战与创新方向[J].档案学通讯,2020

[5]杨小莉.大数据背景下不动产登记档案海量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

[6]江丽玲.大数据环境下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

[7]李伟旭.关于构建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新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

[8]韦勤鸿,黄世鹄,农静琦.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

[9]胡梅娟.大数据环境下的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8

[10]张敬波.我国不动产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思考——以瑞典为借鉴[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5

(作者单位:滨州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中心)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时代必要性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