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2-05-30梁静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梁静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是现代化教育背景下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为了高效使用这一教学策略,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获取学生的反馈并不断思考,以优化教学模式,深入探究整体教学的有效方法,并将单元整體教学核心思想贯穿小学数学课堂始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整体框架的构建和基础知识的巩固,逐步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策略

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教师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学习兴趣为主,在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下,教师会注重教学的衔接性和整体性,学生会在教师组织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感受到知识被串联起来了,这时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有效回忆旧知识,并且构建知识之间的桥梁,有效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知识转化效率,作为教师,应当不断提升教学本领,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抓住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组织小学数学课堂。

1   合理筹划,向重难点倾斜

在小学阶段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做到合理统筹,实际上,原有的教学课时安排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继续寻求变革,要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课时进行重新安排和划分,将教学重点放在重难点板块,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知识的突破,做到难易结合,通过一个核心点的发散,将主次知识联系起来,将单一知识积极有效地合并,尝试减少课时,为学生留出更多的课后练习和评价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开展“小熊购物”——  这一课时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先进行单元整体探究,为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分析的时候确定了本单元的核心及重点——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及运算技巧。对此,教师在设置课时的时候需要有侧重点地进行训练,将引入、新课传授以及练习巩固等部分进行合理分配。在探究完本课时的教学背景之后,教师再进一步完善教案,在单元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具有高度融合性和统一性的教学目标。比如,学生需要通过“小熊购物”这个情境进行知识学习,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实际学习情况,引入这一环节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故教师应当精细化打磨情境,将新课引入部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情境引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PPT为学生呈现一系列图片,帮助学生构建学习背景。比如,小熊在和熊妈妈对话时得知春节即将到来,小熊需要帮助熊妈妈采购新年物品;随后教师再展示出一系列春节超市的场景,列举一些常见的货架图片,图片上展示了各类商品的单价及开展的销售活动,比如,旺旺大礼包20元1包,买1送1,买3份免单1份,还送一个价值18元的精品保温杯;德芙巧克力特价5元一条,现做活动买10条打8折等等,这些图片能够让学生回忆起日常购物的场景,随后教师再让学生在“小熊购物”这一课的学习情境下接触乘法和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律,并由此进行延伸学习乘法和减法的运算顺序,总结相应的运算规律。

教师可以利用小熊购物这个情境,将数学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学习兴趣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展示以下例题,假设小熊想要买10条德芙巧克力以及3份旺旺大礼包,此时需要多少钱,100元够不够?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内容,比如脱式计算的书写,学生会在教师的示范下进行学习,开展乘加、乘减这两个步骤的计算。最后教师还为学生明确教学重难点,并且在教学重难点的引导下进行核心知识的发散,让学生将知识进行有效串联。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重新研读教材,并且在把握教材核心和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构建,要为学生有意识地减少课时,并且提升教学有效性,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是融会贯通的过程。随后在评价和练习过程中,教师也要为学生渗透单元教学意识,尽量将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综合应用,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而并非某一板块的单一训练。

2   有效整合,突出知识内在联系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优化教学课时安排,将内容相近且有关联的知识安排在同一板块进行教学,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教师也可以集中备课和讲解,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并且以专题知识展开单元整体教学,以此来提升教学有效性。

比如教师在开展“数与代数”这部分教学时,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尤其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将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提升教学效率,减少课时量。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实际教学成果,教师发现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接受度较高,且学习效果较好,而学生在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时往往能够和之前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构建一些内在的逻辑框架。对此,教师可以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两个部分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并且让学生学会迁移。例如,教师先带领学生回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并且通过一些例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如8+7=15,2+9=11,4+7=11,9-4=5,8-7=1等等,随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到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个板块,教师先让学生依据现有的知识解答提出的问题:11+17=?14+16=?15+14=?16-12=?18-11=?等等,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教师发现有些学生能够以10以内数的加减法为基础进行运算,例如,有的学生在计算20以内数的加法时,先将十位数相加得到十位数的结果,然后再将个位数相加,若个位数相加结果大于10则需要在10位数上加1,随后教师再进行“不退位减法”以及符号的具体含义教学。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在前一部分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能力提升,要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接下来,教师用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注重思考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在进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在梳理的过程中完成教师所设计的练习题。教师在设计题量的时候,需要考虑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提供数量和层次比较合理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而且在进行“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的时候会不断变化题型,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在学生完成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这三部分之后,教师再给学生设置具体题量,由易到难进行设置。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学学习的愉悦。

实际上,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将各个板块的知识进行细分和重新架构,将具有联系性的知识放在一起,为学生进行系统、连贯的教学,这样就可以有效整合资源,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有利于将知识有效串联起来,进行高效学习,这样记忆会更加稳固,且对知识的应用能够更加灵活。

3   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实际上是为了合理安排教学课时,提升课时的凝练程度、整体性和有效性,让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认知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准确把握,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有所不同,要做到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避免因为知识的整合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而掉队,因此,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习到与自己认知水平相对应的知识。

在开展“比例”这部分教学时,学生要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首先,教师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在接收到学生的反馈之后,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有所提升,但也容易产生两极化差异。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课程。比如,对于认知能力较为一般的学生而言,教师要设置比较基础的学习任务,重点对比例的概念和定义进行教学,然后让这一部分学生对基本比例例题的计算进行训练,力求做到又快又准,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自信心。例如,教师会先为学生讲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并且用具体例子进行展示,随后再让学生结合定义尝试用生活中的案例举例说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邀请数学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进行回答,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这一问题,如,有学生回答温度计水银柱的长度和气温成正比例,温度越高温度计上水银柱长度越长,随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表示肯定。这样,学生在其他板块的学习中会更加积极。对于数学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数学思维,要为其找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例题,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延伸和知识迁移,开拓视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较为灵活、机动的任务,比如调查比例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和比例独特的优势等等,让学生自行探究如何将比例知识用在生活当中,找出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尝试用数学视角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有学生发现正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在路程当中运用,在走路速度恒定的情况下,走路的时间越长路程就越远,在这种情况下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通过这一特性,学生能够自主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将这一现象改编成数学问题进行探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还有学生延伸出了体积和质量的正比例关系,以及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当路程一样的时候,走得越快,即速度越快,用的时间越少,学生在尝试自主命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自觉与课堂上的知识联系起来,尝试设置成为数学题目进行高效学习。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要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教学目标,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设置了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当的教学目标之后,每个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

4   注重总结,开展多元化评价

教师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需要注重课后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开展多元化评价体系。由于整合后的知识体系连续性较强,且学习量较大,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给予准确评价,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做到有效查缺补漏,提高和巩固课程教学效果。

教师在开展“百分数的应用”这一课的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学习完单元整体知识之后进行多元化评价,教师要将学生的自评也纳入评价参考体系。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别为学生自评、小组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在学生自评过程中,主要关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掌握的程度和个人学习的态度;在互评过程中,要注重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和他人较好的学习方法等,并且进行借鉴,学会取长补短,教师在评价时会依据学生的进步程度和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打分,教师在这一过程着重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并非结果,每一个学生的态度、进步、思维方式、积极性等各个因素能够尽可能被量化。最后为了让学生对自我认知有更加准确的把握,教师再让学生对自己个人的表现进行点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在收到教师及他人的反馈之后能够进行相应改进,并对比找出差距和不足,发现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之间的差距,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了解个人的学习模式,找到更加适合的学习方式。在展开多元化评价之后,教师较为全面地收集了学生的学习反馈,之后,教师再为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总结,并且让学生及时意识到目前这一阶段数学学习所存在的不足,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

学生可以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成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进来,在单元整体学习中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有所提升。教师在让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之后,评价的角度会更加多元,且内容会更加全面,结果也更为科学合理,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现状。

5   结语

總之,在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优化设计,并从小学阶段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出发,着手进行单元整体设计,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挂钩,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延伸,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完整消化。

参考文献:

[1]王亮.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3):184.

[2]高子林.基于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8(26):42-44.

[3]朱俊华,刘晋扬.大观念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20(14) :38-43.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