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校共育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2022-05-30贺欢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优化策略高中语文

贺欢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语文作为高中阶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因此,在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成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家校共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教学内容紧密围绕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全面开展,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通过文字形式描绘出生动的作品,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家校共育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家校共育;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0-0007-03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home-school co-education

HE Huan  (Xingren Minzu Middle School, Guizho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Chines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 school teaching, has a high degree of unity of tool and humanism. Therefore,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bringing forth new ideas in teaching, innovat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and writing ability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current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ome-school co-education,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with their families to form an educational synergy.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students' family lif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so that students can experience and comprehend in life,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enables students to describe vivid works in the form of words, thereby improving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home-school co-education,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achieve better development.

【Keywords】Home-school co-education;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隨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语文教学在不断地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呈现出纷繁多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条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当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就应深知“教书育人”的道理和使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应尊重学生之间个性化差异,当然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对于家庭而言,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出类拔萃,成为众多人群中的佼佼者,作为人民教师,非常理解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从学生角度考虑,从家庭出发,只有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成长中,才能让学生成为那颗闪亮之星。在家校共育背景下,教师积极引导,创设多样化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们用发现美的眼睛书写真实情感。

1.家校共育的基本概况

所谓家校共育,指的就是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家校共育模式下的教学活动,需要让家长参与进来,开创全新的教学育人格局,在这一模式引领下,学校可以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与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无法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这便点明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道理,即教师在培养人才时,不能只侧重学校这一方面,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家校合作的共育模式不是在已有的学校工作中叠床架屋,而是要悄无声息地“潜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不需要占用人力和物力。当家校共育能力得到提高后,便可以激发家长的育人智慧,挖掘出现有的家长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朝着培养核心素养的总目标前进。

2.家校共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陶行知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告别以往传统的应试观念,在思想中注入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呈现焕然一新的语文课堂,打开一个全新局面。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指挥官,要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能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转变为自觉、自愿、自主学习的方式,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真正地学会边学习、边思考,善于动脑思考和探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亲自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活动中,由于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在教学中常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习内容枯燥、乏味,课堂学习氛围冷淡、凝固,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随着教学的不断革新,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延伸到教与学应当存在互通性,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相互补充,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实现教与学共同发展。而新时期下的新理论、新模式、新动态,应当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是学生的合作者、倾听者、促进者,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自行组织,尝试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而这样全新的方式离不开家校共育的支持,需要教师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家长能够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近况和表现,同时也能通过与家长的密切接触、全方面了解学生生活的一面,更容易找准切入点,根据学生诉求、认知、成长规律等调整教学方法,从而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呈现的状态更加乐观。

3.家校共育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1)优化教学方法

第一,转变观念,确立目标。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应当先转变老旧传统的思想观念,积极接触全新教学理念,认真研读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优化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立体饱满,为学生打开新的学习领域。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影响非常关键,关系到一堂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如果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那么在教学期间会遇到重重困难,师生都会感到茫然,摸着石头过河很容易摔跤,结果难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课前充足准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安排,将总体目标细化到每一堂课中,体现语文听说读写这四大方面的能力,积极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一是阅读。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将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有意识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听课,在情境创设下,使学生们能够投入阅读情境中,以读促思。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阅读段落、全文,還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语句,透过字里行间细细品读文章内涵,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积极寻找问题的线索,在深度思考中解决问题。二是听说。听说是两种能力的集合。听是获取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用动听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内容,美好的瞬间成为永久的记忆,让耳朵成为声音过滤器,听美好的声音,用心去体会,能够培养学生听的专注力和理解能力。说,是一种口语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思想、想法转化成他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像朗读课文一样,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优美的语言,默默地看和有声地听,对于同一篇文章会有两种不同的感受。三是写作。语文可以分开理解,语是口语表达,文是书面表达,写作在语文学科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是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在教师进行写作指导时,应当让学生正确掌握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学会观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描写,抓住细节特点,还可以引入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来增添文章色彩,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将自己的想法进行描述,拥有自己独特的写作之风。

第二,学案制度,整体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情况下最为关注的就是学生课上专注力,导致学生专注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分为三大方面。第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上课听不懂,旧知识掌握不牢固,新学知识难以吸收,导致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第二,有一些学生已经听懂的知识,教师会反复讲授,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乏味心理,排斥感增加;第三,师生之间在课上缺乏默契度,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对等,难以产生思维上、认知上的共鸣。因此,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分析,“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团结合作。学生会的知识、理解的知识不讲,相互间合作探究、加强思考,有问题相互提问、共同解决,最后,教师再做出客观的评价。在高中教学中,一个班级中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普遍,而采用学案制是解决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备课期间,一定要结合家校合作这一教育理念来设计学案,问题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要有明确的目标、突出重难点内容、难易程度适中,有针对性、有层次、有梯度地进行,尽量做到对每个学生都能顾及。这样的教学策略符合当前教学实际需求,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得到学习上的进步,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整体质量。

(2)培养审美能力

第一,感受作品形象之美。在高中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很多优秀名篇、文学经典、诗词歌赋等,通过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学生能够在众多名篇文章中学会鉴赏,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尤其是接触到一些著名作者的作品,学习起来耐人寻味,作者在写作时如果难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会借助一些事物,通过描绘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们在感受作品的同时,能够揣摩作者在写作时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笔下优美、灵活、生动的形象,充分体现作品的形象之美。

第二,品位作品语言之美。在高中教材内容中,所呈现的课文内容几乎篇篇都是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字词句组合而成。为什么集成的结果截然不同?而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写作的水平也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学生写出来的内容丰富饱满,成为例文,有的学生写出来的内容就石沉大海?这主要是那些优秀的作家对语言运用非常注重,多阅读一些文学作品,能够学到很多不同的写作手法,教师要在教学中科学指导,让学生能够学会品位作品、鉴赏作品,感受文章带来的语言之美。例如,在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将文章中一些优美的语句进行梳理和归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进行整合,然后逐句分析和赏析。分析作者在写这句话的时候运用怎样的手法,体现出怎样的气质,通过分析优美语句,使学生的脑海中不断呈现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通过学习领悟作者在写作时的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感受到语言带来的无限魅力和遐想,让学生在写作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写出具有感染力的文章。

(3)培养写作能力

借用苏轼的一句名言:“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本着“以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多读书使人心胸广阔、视野宽广,能够提高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和文学修养。阅读和写作才是语文学科的重点组成部分,在语文学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是单独的,而是一个整体性、连贯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两者之间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写作是一个表达个人思想情感和思维模式的直接途径,要提高写作能力,最根本的方法是要通过阅读进行积累,阅读可以积累词汇和语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从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循序渐进。词汇量增加、思路打开,就能够提升写作能力。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经常表达的是口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写作主要以文字形式来体现,表达的是书面语,书面语需要用词汇去点缀和润色,体现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并能够采用独特的语言风格来吸引读者。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包括诸多语言形式,其中包含叙述性、描写性、对话性、议论性、抒情性等语言风格,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无疑成为写作教学的范本。细细品读每篇课文,都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这种精神领域的传递对学生有深远影响,课文中的文章结构、布局 ,优美生动、感人至深的言语,为学生提供写作范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基础,写作则是阅读的知识延伸,大量的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词汇、优秀的篇章,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写作也能助力阅读水平的提升,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今后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有助于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家校共育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全面开展。

综上所述,在家校共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应不断优化升级,只有让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才能达到优质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创新,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认知和学习技能,有效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许可新.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J].新课程,2022(10).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优化策略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