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白银平川区中药材种植现状与产业发展建议

2022-05-30柯梅

西北园艺·蔬菜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药材药材效益

甘肃中部的白银市平川区海拔1 500~     2 000 m,降水少(年降水量240 mm),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风沙大,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年均温8.2 ℃,平均无霜期143天,光热资源丰富,气温日差较大;黄河流经平川境内32 km,水资源丰富;耕地面积26.32万亩,宜农荒地8万亩,可灌溉面积8万亩左右,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以农作物、蔬菜为主,效益低下。为有效提升农业种植效益,近年来平川区對种植业进行了调研,发现药材种植效益明显高于粮食作物,以党参、黄芪、牛蒡、板蓝根、红花、柴胡等为主的地道药材在平川区异军突起,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药材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之一。

1   平川区中药材生产现状

平川区中药材种类多,分布广泛,中药材利用以采集野生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中药材野外采集成本增加,平川区开始有农户进行野生药材驯化种植,到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规模。目前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2万亩,年产值约0.8亿元,有相当数量的农户通过种植中药材过上了好日子。概括起来,平川区药材产业有以下特点:

1)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平川区药材种植面积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30多亩,增加到目前的1.2万亩,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平川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种植优势种类形成。每种中药材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只有在最佳适生区,其优良性状和药效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如果越界种植,其抗性、产能、药效均会大打折扣。由于中药材均是野生驯化而来,因而以原产地为中心,相似环境为辐射的区域化种植是中药材生产的主要特征之一。平川区野生药材种类较多,经长期实践,效益较好的种类有党参、黄芪、红花、板蓝根、柴胡等,这几类药材已成为平川区药材种植的当家种类。

3)良种化程度大幅提高。长期以来,中药材种子多从野生采集获得,其适应性、抗性、丰产性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平川区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渭源县先后引进陇芪2号、渭党2号、BY-1半夏新品种推广应用于生产,大幅度提高了药材植株的抗性和丰产性,有效提升了药材产业经营效益。

4)基地化生产特征明显。因受季节和生产周期长等客观条件限制,中药材产业对市场供求变化反应较为迟缓,零散种植难以实现与市场及加工企业的有效对接,实现基地化生产可提升产业竞争力,国家也大力倡导建办中药材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以示范引导中药材基地化、规模化发展。

平川区充分挖掘生产典型,树立样板,采用典型带动发展战略,走基地化发展之路,扶持建成王家山镇宜春森农民专业合作社、黄峤镇甘肃景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白银瑞田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白乡白银五星德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白银青创恒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药材种植经营主体,形成了龙头企业主导带动,农户散户参与的“合作社+农户+基地”药材种植新模式,带动发展了一批药材生产专业户、专业村,在主产乡镇通过建办中药材交易市场、贮藏加工设施,完善配套设施,实现以销促产,中药材生产基地化生产特征明显。

5)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通过中药材品种GAP基地、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建立,推广应用中药材现代种植规程,通过统一育苗、统一施肥、统一管理,有效保证了中药材种植质量全程控制,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提高。

6)生产安全性得到保障。由于国家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措施,倡导普及绿色无公害生产,强化药材种植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各中药材生产基地积极实施GAP认证,有效降低了药材农药残留物和重金属含量,中药材生产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7)产能得到有效提升。随着中药材区域化布局的优化,新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有害生物防控能力提高,配方施肥措施的应用等技术普及,生产中制约药材产量形成的因素得到有效改善,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高产和优质同步,生产效益逐渐提升。像平川主产中药材党参,由于渭党2号优良品种的推广,亩产量提高到了450 kg(鲜党参)以上,较传统品种增产率超过20%。同样的,陇芪2号的平均亩产超过600 kg(鲜黄芪),比传统品种增产15%以上;半夏新品系BY-1平均亩产超过540 kg,较传统品种增产40%以上。科学化种植大幅度提高了产能。

2   平川区中药材生产存在的问题

在平川区中药材产业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

1)种植无序特征明显。由于中药材种植技术相对简单,生产周期较短,受销售和库存影响,种植规模和售价起伏不定,库存量大的情况下易出现滞销现象,导致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库存少时销价会快速反弹,容易出现跟风种植。多年来,中药材“多了是草,少了是宝”的局面没有彻底改观,特别是散户种植特征明显。

2)生产标准化程度参差不齐。虽然平川中药材呈现基地化生产特征,倡导推行标准化生产,但在具体生产管理中,以户为主要单位的生产经营者管理水平、投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生产出的药材质量千差万别,不但影响生产效益,更影响药效。

3)化学投入品影响药效发挥。中药材是从野生状态驯化而来的,野生状态下植株生长速度慢,生长周期长,物质积累充分,药用效果好,而人工栽培受利益驱动,人为干预多,特别在肥水管理和有害生物防控方面,大量应用化肥农药,使中药材生长节奏发生变化,植株表现速生性和高产性,物质积累不足,药用效果呈下降趋势。

4)采后加工能力不足。药材采后加工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受劳动力、环境条件、气候因素等影响,有的药材采收后不能够及时加工,霉烂损失严重,影响种植效益。平川区中药材加工能力远远跟不上生产发展速度,特别是在规模化药材种植基地,没有大型中药材加工企业作支撑,种植效益很难提高。

5)市场建设滞后,销路不畅。平川区药材种植较为零散,药材销售以小商贩收购销售为主,压级压价现象明显,生产效益提升受到极大限制。

3   平川区中药材产业化生产建议

1)扩大种植种类和品种。在种植药材前,要了解药材市场行情和库存,对种植前景要认真研判,种植市场需求量大、库存量少的品种,确保种出来能卖出去,而且效益理想。

2)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通过建办龙头企业,完善“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建办家庭药材种植农场,实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提高药材种植组织化程度,一方面提高药材种植标准化程度,一方面提高应对市场能力。

3)实行药肥双减,提高药效。在药材生产中推行有机肥入园,控制化学肥料应用,普及有害生物的生物、物理、农业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促使药材种植绿色无公害发展,以有效保证药效。

4)大力发展加工业。药材种植基地要多方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发展药材加工业,提高药材消化能力,以减少产后损失,提高种植效益,促使药材种植业高效运行。

5)建办药材交易市场,加快流通。多年生产经验表明,药材的生产效益与流通环节密切相关,凡流通渠道畅通的地方,药材种植效益好,可促进种植业快速发展,反之药材种植难成气候。因而在规模化种植中药材时,市场建设应先行一步,保障所产中药材货畅其源。

6)充分利用宜农荒地扩大种植规模。平川区有宜农荒地8万多亩,种植中药材有充足的土地资源。在坚持耕地红线基础上,利用好宜农荒地,发展中药材大有前途。可鼓励药材种植能手、大户、企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进行药材规模化种植,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柯梅,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农业农村局,邮编730913。

收稿日期:2022-02-14

猜你喜欢

中药材药材效益
河南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